前两天,有个媒体做了碰撞测试,把埃尔法和岚图梦想家拉到一块做了50%偏置对撞测试,结果不出所料,埃尔法烂了一地。 这件事儿其实在碰撞之前已经有了大概的结果,埃尔法这台车大概率是会输掉的。 这种提前预判大概结果的信心主要来自于三方面: 1、提前内部了解了埃尔法的白车身结构,作为一台有着十年以上历史的“老车”,在日本买到一台埃尔法的成本并不高,内部拆解研究埃尔法的代价非常低。 2、查阅过去埃尔法的事故碰撞案例,这不是一台靠坚固性打天下的MPV。 3、对梦想家这台MPV有足够的信心,在车身刚性、强度设计方面国产车更有心得,或者说在用料上更懂得如何下功夫。 所以说,埃尔法在一场明知道会输的碰撞测试中输了下来。 退一步来看,埃尔法在全球市场中的定位并不高,回归到产品本质来分析,起源于日本的这台MPV,在日本市场的起售价360万日元。 高低配车型的白车身一个结构,也就是说在设计的时候,埃尔法这台车的车身结构就是20万MPV标准。 所以,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的是,一台20万的MPV有什么安全性可言呢? MPV因为自重更大、设计理念为了兼容空间等原因,其实整体碰撞成绩都不好,比如说GL8的碰撞测试也烂的一塌糊涂,更别说埃尔法这种在日本市场只是卖到20万-40万的普通家用MPV。 在国内市场,埃尔法被赋予的是另一种商务出行价值,它在上升社交圈中有更多的用处,在丰田一次次抬价、市场经销商一次次控价之后,埃尔法的价格从最早的50多万暴涨到了100多万。 虽然在国内市场有更多的商用价值,但车身结构决定了它的安全性依然是20万级。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 这台在日本本土只卖20万的MPV,设计的时候不可能按照40万乃至60万的标准来做。 其实从安全性上来解读,埃尔法的安全性和奥德赛可能是一个标准,在日本本土市场他们甚至是直接竞争关系。 MPV想要设计出更好的安全性其实非常难,这是全球企业都在努力的方向。 承载着更多运载使命的MPV还要兼顾到油耗、操控和空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安全性强一定要求更多的用料,更大的质量下很难有好的操控和油耗。 要求更大空间的同时一定会有更大的尺寸,灵活性就会变差,同时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所以说,埃尔法这台车的安全性我一直都知道很糟糕,主要原因是丰田在设计的时候,埃尔法的定位就没有很高,360万日元的低配车型价格也就折算在20万左右。 从设计成本和定位上来说,它的安全性从来都支撑不起来高端形象。 虽然可以通过豪华的内装、更大的座椅、明星效应、饥饿营销来推动价格的上涨,但白车身的低设计标准是无法改变的,败给中国MPV也就成了必然。 不过退一步来看,买埃尔法的人,可能也不是为了安全性,而是为了能够在上升社交中取得面子需求。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吉利收购沃尔沃12年有余,算是盘活了沃尔沃这盘散棋。2009年,沃尔沃全球销量达到了33.48万台,相比于2008年有10.6%的下滑幅度,而2021年的数据显示,沃尔沃全年完成了69.86万台销量,同比增幅高达5.6%。吉利手中12 ...
花有各自的花期,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盛开时间,不用羡慕他人,也不能以现在的困难和失败就否定自己,我们总是需要一些目标来激励自己前行。那么,什么时候开上什么车才算成功?我们来看看,27-55岁,开上哪12款车算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