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语言的定型是要考虑不同车型之间的差异化问题,如何实现品牌内设计统一,各车型之间还比较协调的感觉,是考验整个设计团队与设计总监的关键。然而,作为前奥迪设计总监的艾格先生似乎非常善于处理这种关系,那具体到车型上,这种差异化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是怎么做到的?资深设计师的经验算是一方面,而这种体现便是在于为家族化语言定调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好这套设计的“万能性”,也就是通用性:不仅要在体型较高的车上看上去具有美感,在尺寸较矮的车型同样如此。而设计功底实力的体现其实就在这里,但这不代表定了家族设计语言就一成不变。在设计轿车的时候,由于车型高度更矮,并且需要营造出更宽更加运动的视觉效果,故在使用Dragon Face的时候,艾格考虑更多地是如何营造出视觉宽度,而非SUV上的视觉高度。 这些设计细节的改变,能够让 秦Pro(参数|图片)相比唐二代来说更宽更“战斗”一些,增强的横向化设计能够让整个车头看上去更稳重贴地,适当的前隔栅比例改进也让整个车头比例看着更加协调一些,不会出现“直接套用”那种产生的那种不协调感。别看都是一些细节上的改变,其实正是这些小细节,才让整车看上去更符合它的定位。 看上去似乎是完全一样的设计,实际上它已经发生了很多细节上的调整,而恰恰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也正是让一套设计语言能够兼容多种车型的“秘籍”,怎样将相同的设计语言分别运用在轿车和SUV上,你学会了吗? 在一台轿车上肯定是不能照搬SUV这样的设计语言了,首先,轿车的高度更矮,并且三厢造型会给人的感官上更加修长,再加上艾格希望让整车看上去更加高雅,采用了类似Coupe车型的溜背式造型设计,那么既然侧面要做出这么大动作,原有的一套设计语言又将如何加以应用呢? 这样的做法也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种设计手法,如果你了解意大利50-60年代的设计,那么你一定对后翼子板上弧的这条曲线会有一些印象。没错,这是意大利设计当中非常惯用的一种设计手法,尤其在GT车型上颇为常见,这种设计为的是在有限的车身高度限制之下,凸显后轮更为粗壮的视觉感受,毕竟轿车的侧面更为低矮一些,而采用这样的曲线变化设计则让其看上去甚至于有一丝后驱车的既视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俯冲效果”。当然了,这种设计手法在SUV上并不好实现,毕竟SUV背了个大尾箱,而应用在轿车上反而凸显高雅气质。再一次,你学会了吗? 化繁为简,便是秦Pro所要做的事情。不仅是艾格这样去说,我也觉得此前 秦(参数|图片)的尾部设计有些太过刻意复杂化,而这个“简”要有度,除了将没有必要的线条统统去掉之外,如何利用好曲面光影变换,便成为体现一台车尾部精致与否的关键,更为平直干练的线条不仅能带来这样的感觉,同车头一样,运用在轿车上还能强化横向视觉宽度,凸显一台轿车扎实稳重的运动感。 艾格先生告诉我说:“家族化的设计就要让人一眼就知道是什么品牌的车,人们在看一台车的时候,车头与车尾一定是他们第一眼所关注到的位置,所以车尾设计要同车头一样,遵循统一的家族化设计。”他对于比亚迪在当时尝试贯穿式尾灯的做法表示赞许,但想要运用在不同车型当中,就必须将这里面多余的线条与造型进行简化设计,而后再用型面变化所展现出的光影效果进行车型上的适配区分,以达到和车头一样的细节差异化处理,保证车尾设计的和谐。 至于说内饰设计,由于目前秦Pro尚未打开车门,所以未拍到实际内饰效果。但通过旁边的多媒体展示区域,多少还是看到了一些关于秦Pro的内饰设计特征。 除了由于视野原因,可旋转屏幕宽度发生的变化之外,仪表盘也从唐二代的设计布局改成了一块悬浮式平板,并且布局位置也更低一些。 从 王朝(参数|图片)概念车确立设计语言,到 宋MAX(参数|图片)、唐二代和秦Pro三款不一样车型上的设计体现,如何做好在不同车型上实现和谐的比例与不同的视觉效果,才是这套设计语言成功的精髓。一套好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要在各种车型上都能体现出品牌辨识度,同时又不失协调与美感. 本文来源【汽扯扒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