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研究报告 | 2019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研究报告

电动车观察(稿源) 2022-2-25 13:46 No.1224

政策影响致7月销量走低,经济发达地区需求较旺盛


7月新能源市场销量出现环比、同比双降,主要还是政策变化所致。补贴退坡导致销售成本,数额动辄好几万元,部分车企将之转移给消费者。再者,6月国五车降价清库,部分新能源汽车意向用户转而购买燃油车,数据结转影响到7月销量。另外,近期国际油价回落到54美元左右,较同期的国际油价下跌近20美元,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上的优势稍微弱化。


在地区销量分布方面,新能源分市场与整体车市基本保持一致。汽车作为大件消费品,经济发达的东部、南部省市人均收入较高,购买力较强,特别是重点一二线城市对新能源汽车有牌照、通行等相关政策利好,与之对应的市场表现较好。今后,国家将逐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平衡,广大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或有所改善。


先行者市占率占优,对公用户增速放缓


关于新能源汽车品牌情况,“早起的鸟儿还是有虫吃”。比亚迪、北汽、奇瑞、荣威等凭借先发优势,市占率较高。其中,比亚迪不论在PHEV市场还是BEV纯电动车市场均一家独大,北汽新能源在BEV市场、荣威在PHEV市场表现出色,这跟企业的战略选择有关。


注:纵轴为品牌进场时间


中高端市场依然是外资品牌的天下,大众虽然进场稍晚,但凭借燃油车的强大背书,在PHEV市场表现强势,宝马是豪华品牌中布局较早者,


1系(参数|图片)和


5系(参数|图片)的PHEV车型在细分市场较为成功,而特斯拉在高端BEV市场几无敌手。造车新势力方面,蔚来是个中代表,小鹏、威马势头初显,对于其它还未实现量产的新能源汽车,相信他们不会都上市,大部分上不了市。


消费群体偏好方面,对公用户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A级车最受欢迎。这几年在“低碳出行”等政策号召下,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不断普及公务车新能源化,交通部去年更是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底前,城市公交、出租车及城市配送等领域新能源车保有量需达60万辆。私人用户尤其在BEV纯电动车方面增幅扩大,说明新能源汽车在向市场化转型,广大消费者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尤其更偏爱SUV车型。


高收入高学历人士更青睐BEV 中高端市场存空白


在消费者年龄情况方面,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整体上差异不大。不过在家庭人员结构方面,电动汽车的四口之家比例高于燃油车,由于其样本不多,很难得出具体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显示,在消费者学历方面,预购20万以上纯电动车用户的学历是最高的,而且不少家庭的年收入超过百万元,经济实力较强、高学历人士对于纯电动车的偏好远高于燃油车。


调研显示,在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用户中,10-20万纯电动汽车现有用户支出均值为15.99万元,20万以上纯电动汽车现有用户支出均值为35.8万元,调查总体支出均值为29.49万元。当然,还有一些10万元以下的入门级产品不在调研范围内。新能源车要不然贵,要不然就特别便宜,中间部分特别少,却是需求最大的群体,三四十万的高品质电动车可选车型很少,这一块市场亟待填补。


4S店是主要购车途径,电池和品牌最受关注


在购车途径方面,调研显示,85%的用户是在实体店购买,网络购车和车展上购车的体量都很小。这是由于汽车产品的特殊性,消费者存在试驾等售前售后专业服务的需求,需要在实体店终端进行。事实上,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主体来自拥有庞大经销商体系的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倡导的互联网直卖模式还处于方兴未艾。


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除用户自我肯定占主要以外,家人和网络口碑的影响也很重要。这意味着车企要加强品控管理和口碑建设。价格方面也值得关注,以前补贴下滑厂商自己掏腰包抹平,可7月之后很多厂商无力再承担这部分金额,今后这一问题将越发凸显。


消费者下决心购买新能源汽车,最先关注的就是电池技术。尤其是电池是否安全、可靠,续航是否高,售后是否有保障,企业今后还得继续加强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宣传。针对续航问题,其实这跟用车频率有关,不是大问题。调研显示,电池衰减问题、电池回收再利用、电池辐射等问题关注度不是很高,说明了技术进步和企业解释工作取得成效。


和燃油车一样,品牌也是影响购车决策的一大因素。消费者普遍倾向于专业研发生产电动车的品牌,属于行业标杆的品牌,认为其品质相对有保障。进口品牌、合资品牌的认可度还是高于自主品牌,特别是20万元以上纯电动车用户更倾向于进口品牌,他们比较看重技术先进性、智能化程度以及细微处的驾乘品质。造车新势力的品牌形象普遍未真正树立起来,毕竟至今实现量产上市的不过八九家,品牌美誉度也还无从谈起。


编辑总结:


新能源汽车目前处在一个不断被市场接受的阶段,消费者关注的核心是口碑和电池,需要厂商加继续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夯实产品品质。在20万到30万元乃至40万这一区间,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挖,亟待新品入市。造车新势力整体受认可度不高,还需在生产、运营、品牌建设诸多方面完成突破,行业洗牌也是在所难免的。



本文来源【佳瑞市场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