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首次下滑,单月销量仅为8.0万辆,同比下降4.7%,环比下滑47.5%。缺少了补贴的支持,再加上整体车市下行,新能源汽车厂商和经销商无疑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规律和逻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19年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研究报告》,看看今年的消费市场有什么不一样? 一、东部、南部人民更爱买 在中国哪里人更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研究表明,东部、南部省市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更有兴趣。由于东部、南部省市经济发达,人均收入较高,购买力较强,特别是一二线大城市对新能源汽车提供相关的政策利好,导致这些地区的新能源消费市场更为活跃。 二、高收入高学历人群更愿意买 报告显示,在消费者学历方面,预购20万以上纯电动车用户的学历是最高的,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20%,其中,不少家庭的年收入超过百万元。显然,经济实力较强的高学历人士对于纯电动车的偏好高于燃油车。 其次,在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用户中,10-20万纯电动汽车支出均值为15.99万元,20万以上纯电动汽车支出均值为35.8万元。此次调研排除了10万元以下的入门级产品,事实上,诸如江淮 三、品牌口碑影响购买决策 从报告来看,超过85%的消费者依然选择传统4S店购买新能源车型,此外,选择网络购车渠道的人群正在扩充,占比超过车展等其他渠道。分析4S店购车的原因发现,消费者对售后维修服务的保障最为看重,也说明购车体验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较大。 研究表明,除消费者本身外,家人和网络口碑对其最终购车决策的影响最大。的确,“人人喊打”的汽车品牌,有谁愿意买呢?车企用于品牌公关和营销的费用逐年增长,也从侧面证实了品牌口碑的重要性。 四、补贴退坡的影响比较小 尽管6月25日之后,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但是补贴退坡对经销商和车企的影响似乎远远大于消费者。研究表明,仅有25%的消费者认为补贴退坡对于购买决策有影响,绝大部分消费者认为补贴退坡对购车影响不大。 五、电池和品牌是关注重点 下定决心购买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首要关注的便是电池技术。这其中,电池技术是否安全、可靠,续航是否够高是最主要的关注点。车企今后还需要继续加强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安全保障的提高。 和燃油车一样,品牌也是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一大因素。更多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专业研发电动汽车的品牌,因为这样的品牌品质相对更有保障。此外,进口品牌、合资品牌的认可度高于自主品牌,特别是20万元以上的预算消费者更倾向于进口品牌。 六、购车预算不断提高 有意思的是,尽管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年龄结构较燃油车偏低,但他们的购车预算却在不断增加。可以看到,超过一半的10-20万纯电动车车主准备购买的新车价格在20-25万元,而20万以上纯电动车车主准备购买的新车价格集中在30-40万元。 可见,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成熟,车主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也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为新能源汽车买单。 七、续航是放弃购买的主要原因 报告显示,近一半消费者放弃新能源电动车的原因是车辆续航问题。此外,由于多起电动车爆炸起火事件的影响,还有近30%的消费者担心电池安全问题。由此可见,提高电池技术依然是车企实现逆袭的必胜法宝。 而其他消费者放弃电动车的原因还有电动汽车的保值率问题,以及电池回收、电视辐射等因素。 八、投诉逐年递增,购车一个月内最易出现问题 数据显示,2019年1-7月,新能源汽车的投诉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倍。纵观近年来的投诉量,投诉率逐年递增,到2018年投诉量最多。车友头条预估,到2019年底,今年的投诉量也将超过2018年。 此外,从首次出现问题的时间段来看,购车1个月内出现问题的占比最高,侧面也反映出当前国内新能源市场中新车的质量问题较为突出,且投诉问题集中在电池方面和电机电控,例如:电池质量问题、频繁熄火、刹车失灵等等。 九、保养一次300元以内 从新能源汽车的保养情况来看,新能源车主首选的维修保养途径是4S店,保养一次的费用集中在300元以内,保养周期约1-2年。如此来看,整体消费者还是偏经济实用型为主。 并且,从调查看,由于车辆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购车1个月内的新车上,更多消费者购车后最希望得到的服务是免费保养,其次是免费救援。若哪家车企能免费提供保养和救援,或许会对消费者购车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总结:从报告整体来看,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了。但车主们一方面享受着新能源汽车带来的使用成本低、不限行等优势利好,同时也不得不去担忧安全问题,面对充电难、续航里程短带来的焦虑。 总而言之,对于车企而言,补贴退坡或许是实现技术发展的助推剂,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而解决消费者的痛点,消除购买焦虑,才能实现销量增长,主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本文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