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自主品牌出海,零部件供应商的新机遇

云智驾(稿源) 2024-1-6 09:44 No.14477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国自主品牌遥遥领先于除特斯拉之外的一众老牌车企。在国内竞争加剧,国外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逐渐提升的背景下,一些自主车企正在“走出去”,通过品牌出海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出口已经成为中国汽车重要的增长引擎。
展望未来,当在海外站稳脚跟,中国品牌将思考产业链的出海,在当地建设工厂,完善供应链体系,进一步开启价值链的全球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有望进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借势“出海”,从中获益

德国《经济周刊》最近的一篇报道显示,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将持续在中国扩大投资,充分利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在其中获得经济效益。
采埃孚管理委员会的一位高层透露,该公司希望借助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战略,实现业务的大幅增长。到2030年,采埃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比将从2022年的18%提升至30%。随着中国品牌真正扎根海外市场,采埃孚有望从中获益。
在今年9月的慕尼黑车展期间,比亚迪、阿维塔、零跑等中国品牌已经惊艳了欧洲的平民百姓,赚足了眼球,引起轰动效应。不少媒体纷纷用“征服欧洲”、“教欧洲人做电动汽车”等字眼来形容中国品牌给欧洲汽车产业带来的冲击。中国车企依靠新能源汽车叩开欧洲市场的大门,看起来未来可期。

慕尼黑车展上,采埃孚采埃孚集团董事Stephan von Schuckmann接受采访时称,采埃孚不但支持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发展,也支持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在中国以外的亚太市场,如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越南等地,采埃孚均设立有工厂和区域中心,并且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关系。随着中国整车企业向中国以外的亚太地区进发,采埃孚作为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将为这些整车公司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并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


本土供应商,积极布局

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同时,本土零部件供应商也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翻看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供应商,中国品牌已经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占据领先的份额。随着自主品牌出海,本土供应商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今年以来,欧洲和北美对中国动力电池的出口推出一些限制政策,要求披露更多的信息。在整车方面,反补贴法的推行对整车出口是较大的挑战,作为产业链的上游,动力电池供应商正在考虑在欧洲进行本地化生产,在欧洲建造工厂的意义更胜以往。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等主流动力电池供应商披露海外布局规划。在欧盟公示的今年的动力电池工厂项目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超过半壁江山。
随着中国车企一起出海,与欧洲本土的老牌零部件供应商竞争,除了已经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的动力电池企业,在其它零部件领域,中国供应商需要从进一步发挥成本优势、提高响应速度、以更开放的模式和主机厂合作,从而在海外市场立足。


竞争&适应,成功的前提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技术优势明显,并且能够快速灵活地应用创新技术,不断地提高车型的竞争力,作为头部供应商来说,这是非常良性的趋势。中国品牌的扩张加剧了零部件行业竞争。
另一方面,不仅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越来越多地选择本土供应商,在日后出海建设产业链的过程中,大批本土供应商也将驶向全球。届时,老牌供应商面临的挑战建蔓延至欧洲。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一趋势并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这是生存下去的前提。”采埃孚高层在德媒的报道中指出。
另一家德国零部件巨头博世也深谙出海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同样在今年慕尼黑车展,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直言,出海并非一蹴而就,一个企业需要花很多时间去适应新环境,把企业的生意、管理团队、技术研发本土化,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车展期间,50位主机厂和供应链企业的代表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出海协作会”的第一批成员,以此作为起点,徐大全呼吁“拒绝内卷,抱团互助。”由此可见,中国汽车产业链出海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车城圈
买车、用车、养车等有关车交流的小圈子,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