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雷军对比法的时候,我惊呆了。 原来,比一元硬币还要薄是把硬币竖起来, 这么一说其实也没错,人们之所以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这种对比方式,没有任何意义和诚意。 这种对比还有很多,尤其是电动化之后,各种夸张的对比铺天盖地而来。 经常被用来对比的是特斯拉,作为中国市场中销量最好的电动车品牌,特斯拉在各种“雷式对比法”中被比对的一文不值。 比如说在说比Model 3强这件事儿上,很多企业是这么比的: 比亚迪说,汉比Model 3更大,小鹏P7比Model 3配置丰富, 这种流于表面的对比的确能够在数据上压倒Model 3,的确,特斯拉的配置、尺寸都不是最强。 甚至目前来看,特斯拉的续航都不是最长的,自主品牌非常善于在参数上超过对手,特斯拉的550km左右续航能力放在当下普遍续航突破600km的市场中,非常弱。 不仅仅如此,特斯拉其实还有很多短板,比如说目前的用料、设计、舒适感都不是最好,放在25万级市场中来看,Model 3甚至没有任何的长处。 雷军对比法的核心根本,是忽略本质,做一些流于表面的对比。 特斯拉的强势,不在尺寸更不在配置上,从核心根本上来说,特斯拉其实是一家科技企业,科技企业的核心根本是价值以及底层设计、运营、生产逻辑。 这是一家经常降价的企业,之所以敢于降价,是因为从生产上特斯拉就拥有非常强大的提升空间和改进空间,比如说车身一体化技术的落地,以后生产Model 3可能就是五步走,成本、时间、工序节省很多。 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特斯拉敢于降价,你们敢不敢? 特斯拉财报显示,目前的Model 3单车还有7000美元的利润,一台车还有5万左右的降价空间,整个电动化市场这种价格降幅基本没有。 另一方面,特斯拉的魅力是充电体系。 所有电动化品牌都在聊焦虑,只有特斯拉能够把焦虑瓦解,二线城市都能轻松找到V3充电桩,并且让用户用20分钟时间充满电,这种优势是很难通过对比法弥补的。 仅仅是这两点,就没办法让其它企业超越,对于电动化企业来说,核心点也是续航和成本,电动化的最大问题是价格越来越高,特斯拉的价格能向下,并且做到良性盈利,这就是其他企业做不到的。 国内新势力的问题,是很难打出差异化竞争。 其实我们来看,新势力很少生产轿车,因为轿车根本斗不过特斯拉,所以绝大多数新势力都主要发展SUV,一方面国内消费者更喜欢SUV,另一方面SUV定价可以做得更高,拉开和特斯拉的竞争区间。 所以我们也能看出来,电动化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无法树立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堆配置、用料、尺寸的新势力很难在不断降价的特斯拉面前实现价值最大化,雷军对比法也是遮掩新势力价值不高的一种手段。 当然,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吃这一套,毕竟表面的豪华和舒适,也能打动消费者。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智能、电动化的落地让高端出行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尤其是25万级高价值市场,已经有过多轮争夺。人们对智能、舒适、电动有额外的需求,同时,对大5座车型的需求度也越来越高。魏牌全新推出的新摩卡DHT-PHEV非常有借鉴 ...
即便是留下来的几家新势力,未来的生存状态也不会很好。今年的重庆论坛上, 再一次的掀起了行业风暴,各大企业对未来的预测并不乐观,主要集中在“如何在电动化转型路径上盈利”,投入增大的电动化转型并没有为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