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去年下半年动辄就破万的销量完全不同,2023年对于问界来说并不友好。 数据显示,进入2023年之后问界仅售的两款车型M5以及M7月销量表现并不如意,以刚刚过去的4月份为例,M5销量为1609台,M7销量为828台。 作为曾经的销量担当,M5在2022年创下了出色的战绩,巅峰时期单月销量超过7000台,成为20万以上新能源SUV的新选择。 但很遗憾,问界的这种战绩并没有持续很久,这种疲软的状态在2023年砸了下来,无论是对于华为还是对于赛力斯来说,M5销量的崩塌都是一个灾难。 我们更想分析其销量崩塌背后的原因,毕竟这种断崖式的下跌非常罕见。 M5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一台新产品,2021年上市的这台车意味着已经有两年的历史,电动化真正风起云涌是在2022年下半年,大量品牌涌入这一赛道推出全新的产品。 比亚迪、吉利、长安、新势力的产品在设计、配置布局以及定价上更具有代差优势,从产品力角度分析,M5的确很强,但从消费端来看,M5已经不是预算区间内最好的选择。 定价25万-30万的M5面对的对手极其强势。 比如说,长城推出了全新的魏牌蓝山,一台尺寸轻松超过5米的中大型7座豪华SUV,这台车无论是尺寸、配置、用料、安全还是舒适性能,在价格只是比M5贵两万的基础上,完成了性能的完美翻倍。 对于消费者来说,M5尾部的一个HUAWEI车标根本无法从真正消费选择上左右消费者。 再比如说,和M5同级的产品价格一直在下调,Model Y的价格已经从当年的30万级调整到了今天的26万级,和M5没有价格差距,同时比亚迪的全新唐、护卫舰07两款大尺寸SUV定价回调到20万量级。 问界最大的问题是,各方面策略调整太慢。 其使用的依然是2021年的定价体系,但经过了2022年摇摆的一年,电动化竞争压力更大、造车成本降低,聪明的企业会率先调整价格,用压缩成本的方式降低价格,保证销量和利润天平的平衡。 M7倒是一台2022年推出的产品,但问题的关键是,其定价已经达到30万甚至35万量级,单纯意义上的靠大尺寸是无法完成销量逆袭的,对于问界来说,无论是M5还是M7,产品本身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 主要问题是,无法和用户群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鸣。 目前的乘用车市场,电动化竞争非常激烈,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已经多次调整价格,为的就是在目前竞争压力巨大的市场中形成闭环优势,从产品设计、科技感、三电技术、安全以及服务和价格上形成统一的竞争矩阵。 问界系列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华为的智能座舱、电驱系统,的确有很强的竞争力,但这种竞争力并不是独有的,特斯拉、比亚迪、长城等企业也有自己的产品魅力,退一步来看产品尺寸、豪华、做工以及操控驾驶感受、质量表现力,M5的25万起售价以及M7的29万起售价,在定价上已经是输了。 毕竟,拿着两年前的定价标准和产品放在2023年竞争新的对手,总欠缺点意思,被用户所抛弃自然也见怪不怪。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红星资本局5月17日消息,昨日晚间,汉马科技(600375.SH)公告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四川”)持有的南充吉利新能源 ...
打开当下最新的SUV销量榜,你会发现销量排名前五名的车型,它们的内饰居然都使用清一色的中控大屏,而且车里面的物理实体按键也是少之又少,这不禁让人感叹,汽车的发展和变化也太快了。那针对这种现象,我突然就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