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一直说,电动车的焦虑其实不是续航焦虑,而是对电量不足之后的“无法高效补能”的恐惧。 手机、电脑、电瓶车、油车、飞机都有这种焦虑,它们化解焦虑的方式都有,但电动车的焦虑在过去主要集中在充电太慢上。 一台车标定600km续航,日常使用450km左右续航,一周一次充电即可,其实续航焦虑并没有那么突出,突出的其实是高强度用车之后及时补能的尴尬问题。 为了让用户更高效率的充电,不少企业给出了高效率充电解决方案。 比如说特斯拉的V3超级充电桩功率达到250kW,已经是能够做到5分钟充电100km的实测能力,这种速度非常快,一些企业标配的品牌充电桩,比如说AION、小鹏、极氪等品牌的充电桩功率也极高,能够做到5分钟充13度电左右,保证100km左右的续航能力不在话下。 也就是说,找对了充电桩,其实充电焦虑可以弱化。 但我发现用户对充电依然很抵触,好像无论充电速度做得多快,对于他们来说焦虑都不会有明显的减弱。 我们有过几轮的讨论,找到了一些不同的问题。 1、依托电网充电的用户依然有很大一部分,电网的功率依然停留在上一个时代,充满一台60kWh的电动车,仍然需要花费90分钟的时间。 2、超级充电桩的成本非常高,比如说特斯拉综合成本居然最高达到两块钱一度电,一台Model 3如果充电50kWh,费用100元。 3、充电分布太集中,比如说网约车司机是使用大户,经常扎堆充电,挤压资源造成体验感骤降。 这些问题如果无法很好的解决,其实电动车的充电焦虑不会减弱太多,一部分用户选择绕开这些问题,比如说使用家用充电桩,虽然速度慢,但一晚上10个小时的充电也能保证第二天的使用,或者说绕开收费更高的商业充电桩,选择经济性能更强的电网充电桩,能够有效弱化成本问题。 所以人们担心的不是充电速度、充电不方便的问题,其实是担心不能及时得到回应的问题,只要确定了充电桩可用,并且无人抢夺、经济性能出色,就能够缓解一半以上的焦虑,技术层面解读,目前的400V高压充电平台、250kW充电功率,是可以轻松做到5分钟100km充电能力的。 虽然充电功率是会随着电量饱满而下降,但这也说明技术在不断提升。 如果只是30%-80%充电需求,绝大多数全新车型都能做到20分钟充满走人,背后带来的便利性、体验感和经济性的确是燃油车、混合动力车型给不了的。 电动化发展路线我认为有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径,一条是纯电动车,走完全经济化路线,拼的是技术路线,另一种是混合动力路线,走妥协路线,是加油站+充电站两头找补的选择,经济性能尚可、碳排放能力不弱。 单就目前来看,电动车的功率、安全、效率以及充电桩的匹配上来说,未来的发展还会提速。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胡老师好,我有一台18款的辉昂,想置换台雷克萨克斯Es,又觉得不划算?请指点下,谢谢辉昂是一款很冷门的车,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换壳的奥迪A6,就档次来说,辉昂并不比雷克萨斯ES差,它2.0T和3.0T的发动机动力都非常强 ...
全新上市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是一台性能怪兽,除去起步时间,百公里加速成绩只有1.99秒,可以说秒杀在售所有车辆,更为恐怖的是,这台车的售价只要100万。直线快不意味着综合性能强,其实Model S plaid是一台偏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