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动态
新能源车
驾驶宝典
功能手册
交通规章
美容养护
汽配知识
登录
/
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门户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腾讯QQ
微信登录
主页
›
车城头条
›
行业动态
›
查看内容
汽车降价销量反跌,车企战了个寂寞?
我在车城(稿源)
2023-4-5 21:04
No.1825
行业动态
3月,汽车行业打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不少车企开始“掀桌子”,现在一个月过去,战况如何了?
让我们稍微回顾一下这场价格战,3月初,东风系在湖北打响本轮价格战的“第一枪”,各大车企品牌的优惠补贴力度也在持续增加,“宝马降10万元”登上热搜,丰田高喊“买一送一”,前后共有超过30个车企品牌加入了本轮“价格战”,纷纷推出“花式”打折促销。
不降价的车企没热度,降价的车企没销量,大家彼此都左右为难。
3月已过,到了交成绩单时候,汽车的降价是推波助澜还是囚徒困境?未来还有没有价格战?价格战反反映了汽车行业的哪些问题?是时候可以来说说这场价格战的本质了。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在价格战的背景下,3月车市销量反倒呈下滑趋势。
乘联会显示,3月1日-26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02.1万辆,
同比下降1%,环比下降17%
。乘用车厂商批发114.6万辆,
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19%
。
在新能源车方面,销量也涨不动了。截至26日零售仅38.7万辆,
同比仅增长了10%,环比增长1%
。批发量40.6万辆,同比增27%,环比下降了11%。考虑到去年上半年还在受疫情封控影响,新能源车这一点增幅只能说是账面上的胜利。
以小鹏为例,其下车型整体降幅为2万-3.6万元,不过小鹏降价并没有给销量带来太多的增长,其3月份的交付量为7002台,小鹏作为“电车三杰”的其中之一,已经大幅落后其他两家,甚至跟曾经的自己相比,小鹏7000台的销量也显然不够看。
零跑汽车在3月1日集中发布了四款新车,2023款T03、2023款C01、2023款C11以及C11增程版,价格相比老款车型大幅降低。但3月份销量也仅有6172辆,同比下滑38.64%,没有表现出2022年的黑马潜质。
反而是那些没怎么降价的新能源车企,在3月份拿下不错的成绩单,理想3月的总销量为20823辆,这应该是新势力首次单月首次突破2万量。还有吉利家的极氪和smart,各自的销量为6663台和5911台,吉利系的这两个高端新能源品牌加起来破万了,势头也比较猛。
可见,降价潮并没有给本就强势的车企造成影响,同时也没有给原本销量低迷的车企带来增长,更像是一场虚假的狂欢。
“降价换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更大的弊端也会在后续会慢慢浮出水面,一旦恢复正常价格,销售额也将随之大大减少,毕竟当你把桌子掀了之后,想再上桌,那就难了。
为何会产生降价,却反而卖不动的现象?事实上,本次降价潮更多的是车企的作秀,而不是基于正常的市场发展逻辑。
什么才是正常的市场发展逻辑?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上另外2次大型的汽车降价潮。
第一次降价潮发生在2008年前后,其原因可追溯到2001年中国进入WTO,只不过这颗子弹飞得比较久,到2008年才影响了整个汽车市场,2008年,中国全球化带来了重大的成本下探,加之中国自主品牌开始初步崛起,共同让原本虚高的汽车定价发生了变换。
当时合资车的定价过高,之后快速下调。比如几乎没有什么配置的丰田花冠从入门定价10万元慢慢下探至6-7万元。这次降价潮导致的结果是,整个合资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定价做重新思考,如何更合理。
第二次降价潮发生在2015年,那一年宏观经济环境增速缓慢,实体经济处于需求不足以及产能过剩状态。2015年4月份,上海大众的一份官方降价声明,迅速让整个汽车行业弥漫不安情绪。根据上海大众官方宣布,旗下全系车型提供零利率信贷钜惠,其中Polo、途安、途观、帕萨特等车型最高可提供10000元优惠幅度。
而经过2个月左右的时间转化,新的市场规律形成,合资车整体的价格都略微有所下探,以应对当时实体经济需求不足的问题。
能够看出,前两次降价潮都是基于市场发展逻辑,由大环境所促成。而2023年3月的这次降价潮,则是由城市/区域等补贴直接下场,车企打算“鱼死网破”为诱发原因,因此大部分消费者也采取了观望的态度,一方面是期待有更大的补贴入场,一方面是害怕这是一些车企最后的挣扎。
除此之外,这场降价潮中还夹杂之一些车企的套路。
比如雪铁龙C6宣传价在12万元,最终实际花费在14万元左右,但整个流程中,需要占用的现金流却来到30万元附近。
实际购买过程中,首先需要给出优惠前的车款,也就是26万元左右,而13万元的补贴会在后续2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完成返还,同时还得加上三个月不过户的保证金等费用。对此有网友也表示了担忧:“看到资料通过审核后45个工作日慢慢进一步发放补贴,我还是有一点担心的。如果资料审核不通过,我又买了车,是不是就意味着得掏原价拿下?”
再加上比亚迪拿出了油电同价的9.98万秦Plus冠军版,降价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就没那么强了,毕竟再香,能香得过9.98万的秦?
在这个背景下,降价潮所引发了消费者情绪波动,也可以称之为市场应激反应。据多家4S店销售反应,近期消费者观望情绪明显上升,大批原本有意购车的消费者选择暂时捂住钱包,都说要再等等,几乎每天都有已经打算付定金的消费者临时变卦,推迟或是搁置购车计划。
车企小降,消费者还能说等等党永不为奴,突然这么大规模的降价潮,就让人怀疑事出反常必要鬼了,那还是选择再等等比较稳,这就是降价潮销量不增反降的原因。
3月过后,价格战还会再继续吗?
先说结论,由城市/区域等补贴和车企自身的降价,可能会止于3月了,毕竟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由其他原因引发的降价,可能会在之后的时间里愈演愈烈,甚至超过3月的这波降价潮。
一是国六B排放标准切换在即。
目前还有大量国六A车型在经销商库存里。目前全国经销商库存量约在300多万辆。数据显示,从1月到3月国六A车型新增产量超过了30万辆。国六A整体的库存量预计可能在100万辆以上。这些车趴在经销商的停车场里,需要在6月底之前全部出清。
因此在6月底之前,燃油车还会继续促销,不着急的可以再等等。
二是碳酸锂的价格持续下跌。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4月4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跌0.85万元/吨至22.4万元/吨,较年初累计下跌约57%,较2022年11月的历史最高报价下跌约62%。
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表示:“我们预计碳酸锂价格还会下降,探到10万元/吨以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意味着,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动力电池成本的下降为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利润空间。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近期透露,当碳酸锂价格在40万元/吨以上,电动车就没钱赚,现在碳酸锂价格最低来到22.4万元/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自主品牌盈利的问题。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碳酸锂价格每变动10万元/吨,会影响蔚来汽车约2%的毛利率,若降到十几万元每吨的水平,就可以释放8%的毛利率。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也算了一笔账,认为碳酸锂价格每降低1万元/吨,对极氪新能源车成本的贡献就是575元,毛利率的贡献为0.2%。
4月1日,吉利旗下新能源品牌几何汽车宣布,4月30日前购车,最高补贴13000元。此外,奇瑞新能源等品牌最近也宣布,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对旗下电动车进行售价下调。加入未来碳酸锂价格的继续下降,也为车企提供了更大的降价空间。
第三点就是最近讨论比较多的“蓝绿同权”。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乘联会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合并蓝牌、绿牌的建议,并且“预计未来两年就将成为现实”。
绿牌制度下,新能源汽车享受免限购、免限行、免停车费等优惠措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乘联会针对的正是“同车同权”。
这些“特权”是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根本原因,一旦被取消,新能源汽车现阶段在技术、成本上的短板就凸显出来。取消绿牌、同车同权,或将对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造成冲击。
这些不稳定因素可能会导致市场格局的重新洗牌,当新能源车在政策上不再存在优势,就等于将新能源车企从电车的竞争中,放到了整个乘用车环境中竞争,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企将唯有降价才能明哲自保,不过这对于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压力不大,尾部的新能源车企就要小心了。
好在,基于这三个原因的降价潮都是基于正常的市场发展逻辑,这也将促使整个汽车行业对中国市场的定价进行重新思考,最终进化成更符合产品定位的定价。
2023年是新能源汽车革命与汽车行业深度转型的阵痛期,整车价格竞争、汽车产业链转型、电池锂价波动、电池产业链转型等领域都面临阵痛。一些车企可能会在这个阵痛期中破茧而出,一些车企也可能在其中沦为牺牲者。无论如何,
价格战都不会是长期的,无论是产业链还是消费者都会回归理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