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都是相对的,我一直都不认为传统企业造不好电动车, 原因是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它们需要考虑的点太多,有更多的工作要处理,使得它们的电动化转型速度会更慢一些。 慢是对比出来的,因为在中国市场, 有一群拼命三郎想要在市场中立足脚步,新势力的乱拳打死老师傅心态,的确也做出了一些成绩,前后对比会让人觉得,传统企业可能没希望了。 如果我们退一步来看整个乘用车市场,全球8000万量级的消费市场中,理想、蔚来的这些10万级年销量,真的能够推翻一个老旧的市场秩序吗? 10万对8000万,制造业拼的是积累和研发,新势力即便销量翻了一倍,李想即便是天天上热搜,也很难真正的打破传统牢笼。 没错,新势力也是传统企业,只是在传统企业的架构上做出新的改变,更好的车机系统、更好的动力系统、更好的设计理念,摆脱传统发动机、变速箱、四驱系统的限制,新的赛道留给了电池、电机系统。 01 新势力也是传统车企 新势力的新,只是新在一个动力架构和智能系统上,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魔幻,毕竟仍然逃脱不了车的定义。 它也要有严谨的白车身设计,也要有稳定的耐久性,更要遵守交规,有些企业把新势力定义为IT产品,这本身就是在误导用户群体。 IT商品可以三年一换,新能源汽车能做到3-5年一更迭? 当我们退一步来看新势力,有没有做150万公里耐久测试?有没有一个长线的产品迭代计划?有没有强大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没有在白车身设计上做多次调整和努力。 很显然,和时间赛跑的新势力很难去做这些沉浸式运营。 02 一定会慢的传统企业 传统企业造车一直都很慢,尤其是巨头企业速度不会太快。 因为品牌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一台不成熟的产品可能在短期获得认可,但长线的发展一定会受到挑战,因为全世界任何一个家庭的购车目的,都要求有极其稳定的可靠性和极低的维修费用。 这也是丰田这种不具备操控属性的产品,每年能够稳定销售1000万台的核心优势。传统企业转型需要考虑两个点:一个是现有业务如何处理,另一个是新业务如何开展。 现有业务必然不能全部割让,供应商、团队、研发、技术储备、现金体系以及产品体系,这些老一套的资产一定要有平稳落地的时间和空间。 丰田、大众、本田、日产这些企业每年销量大几百万,它们背后的传统架构非常牢固,想要打破现有运营体系一定会付出代价,这些困难和必要,新势力完全不需要处理。 同时,新业务的开展一定要建立在持续、耐久、稳定的基础上,所以在研发、测试、供应商选择上,传统企业也必然会更慢一些。 我认为,不是传统企业快不了,而是它们的百年生产基因告诉它们,快了一定会出事儿,中国市场中倒闭的企业不在少数,比速、幻速、众泰等企业都曾经打出过最快速度,但背后是一片狼藉。 中国市场中车企倒闭的代价太低,破产清算就可以,不会有任何额外的处罚,但对用户来说却是血淋淋的代价,目前的新势力也有大量的危机出现,威马、小鹏都已经出现了危机,过快的发展一定会让企业遇到不可控的问题。 转型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关系到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背后是市场信任的基石,这种基石不能撼动,所以它们会慢。 暂时性落后对于它们来说不是问题,因为现有业务能够支撑它们稳定发展,新业务的慢慢开展很重要,设计理性、质量稳定、技术可靠,才是它们要做的事情。 和时间赛跑那是新势力要做的事情,毕竟跑慢点就有融不到资倒闭的风险。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Hello大家好!这几天北方又迎来了一波降温,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个虽然老生常谈,但每年冬天都会被无数网友问到的问题,那就是冬天到底需不需要原地热车。这个问题,既可以说老生常谈,也可以说常问常新,因为这是几亿 ...
2023年,注定是近代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在经历了三年的疫情肆虐后,千疮百孔的中国车市,看似迎来了春天的曙光。实则,却犹如跌入了另一个深渊。开年的新能源购置补贴取消,犹如导火索,彻底打乱了新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