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油车与电动车竞争由来已久 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则推动了汽车产业发展。1886年搭载一台单缸四冲程发动机的“奔驰一号”诞生,汽车产业由此拉开序幕。“奔驰一号”上这台发动机采用单缸结构,排量为0.59cc,动力输出为0.89Ps,虽然仅能支撑“奔驰一号”每小时跑15km,但是其已经具备了传统内燃机的雏形。 1886年卡尔·本茨先生造出了这辆车,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为其提供动力 以1886年为节点,往前推10年,奥托刚刚提出“四冲程”概念;往前推26年,电火花点火应用;往前推53年,气缸和活塞才出现;往前推80年,内燃机才诞生。内燃机发展了80多年后才碰上汽车的诞生,但汽车与内燃机并不是唯一组合。 1806年,瑞士科学家里瓦兹(F.I.Rivaz)设计的以氢和氧混合物为燃料的内燃发动机 “奔驰一号”的诞生让人们看到了原来车子可以不依靠马拉,但是人们也看到了车子不靠马拉跑的并不快,还存在难以启动、噪声大等缺点。人们需要找到合适的动力来源,1894年,巴黎至鲁昂举办了一场“无马马车”拉力赛,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参赛的100多辆车里包含内燃机、蒸汽机、液压机等多种形式的动力驱动系统,当然也包含现在大热的电力驱动系统。电动机与内燃机的竞争从汽车诞生之初就开始了。 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电动车凭借着噪声低、舒适性高等优势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在20世纪初销售情况一度超过燃油车,但是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步以及电动汽车自身发展遇到技术瓶颈,燃油车得到快速发展,而电动车则逐渐没落。 在20世纪初,电动车一度成为上层社会富商贵族的“标配”。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在汽车发展早期,电动机技术、电池技术落后,电动车无法和燃油车匹敌,但现在不同了,电动机与电池技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动车正在快速发展,而燃油车却因为环保排放问题而逐渐受到冷落。但要说燃油车被电动车终结还为时尚早。 2短期内没有赢家 今年以欧洲国家为主导的燃油车禁售政策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不少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在网络上流传,其中透露出来的禁售时间表主要集中在2030年前后,这么来看,似乎燃油车存在的期限也就十来年了,但是细究这些信息你会发现,欧洲各国提出禁售燃油车政策大多只是表态、计划式的决定,真正立法并进入执行层面的几乎没有。对于中国来说,相关部门也仅仅是有考虑制定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打算,会不会制定出来,什么时候执行还都是未知数。 就目前来看,禁售燃油车只是各国政府释放出来的一个信号,是让汽车行业在节能减排、提高空气质量方面更进一步,让车企有更多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促使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力或者在内燃机技术提升上花更多功夫。 从短期来看,电动机与内燃机没有绝对的赢家,一方面是电动车正快速发展,但体量相比燃油车还差得很多,充电站基础设置建设、电池技术、车辆成本等问题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是燃油车目前虽占据绝对优势,但是政策导向以及技术发展路线都在朝着电动化方向发展。两者目前都有自己的优势以及劣势,很难分出高低。 目前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仅为1%左右,产销量近些年虽然增速很快,但是所占汽车总销量比例微乎其微,总体数据在多年内都没有太大波动,政策制定一定会参照国情,短期内完全取缔燃油车不现实,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内燃机与电动化水火不容?恰恰相反! 很显然,内燃机和电动机可以很好得结合起来。在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积销量达到了50.7万辆,纯电动汽车占比为81%,剩余的19%便是内燃机和电动机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汽车。 燃油车面临着监管和约束,燃油经济性受到越来越严的管控,内燃机燃烧效率提升也越来越缓慢。电动车在续航里程、成本、充电便捷性等方面也有待提高,两者都存在明显缺点,而且有意思的是两者优缺点正好互补。 混合动力汽车在续航里程、使用便捷性、经济性等方面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从目前来看,混合动力汽车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也更加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今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大众集团CEO穆勒公布了大众集团电动车战略,同时他也强调:“传统汽车和可替代能源汽车并不是所谓的敌人。”如今,燃油汽车是传统汽车企业最主要的产品,公司的收入来源也主要是由燃油汽车提供的,电动车赖以发展的资金恰恰来自于燃油车的贡献。 大众公布大规模电动车发展计划《RoadmapE》,到2030年大众全部车型都将有电动版,投资500亿欧元到电动车电池,200亿欧元到电动车,这部分资金几乎全部来自燃油车销售利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认为:“在今后几十年内,将是电机驱动与内燃机驱动并存的阶段。根据国际能源署2010年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汽车动力的构成,将包括燃料电池、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天然气,以及汽油和柴油等。其中,80%左右的车辆上装有电动机,70%的车辆上装有内燃机,而50%左右的车辆是既有电动机又有内燃机的混合动力汽车。” (来源:爱卡汽车) 本文来源【盖世汽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