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然保持自己最原始的观念,无论是什么技术路线的新能源,它首先应该是一台车,其次才应该是电动车,基于这个最为原始也最重要的观点,对行业未来的分析就会清晰很多。 目前的新能源市场现状非常混乱,造车企业百花齐放,处于混沌周期的产业其实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我不认为涌入的“造车小白”会对我们的造车产业有直接推动作用,李想、李斌、何小鹏这种造车门外行拿了一些启动资金,勇者无畏一般的闯入了乘用车市场。 这些企业被人称之为“新势力”,企业非常新,但是不是势力真的很难去评判。 其实,新势力一直都是贬义词,我从未认为这是一个褒义层面的评价,至少用在造车这件事儿上是这样的。 造车拼的是经验、售后、技术团队、工程团队以及对背后的资金力量,只有综合力量强大才能够创造出出色的产品,在服务用户群体的同时,还能够扛得住外资力量的击打。 中国汽车制造业真正发展23年,出海这件事儿还没有搞清楚,却要回头继续搞电动化, 把原本拥有巨大潜力的传统产业迅速拉回来,陷入了新一轮的内卷过程中。 这绝对不是一个让人欢喜的事情。 电动化转型之前,中国产业已经在蓄势待发做出海动作,海外生产基地、技术布局、资金储备已经有了起色,并非电动化的转型不好,而是电动化的转型成为了拖慢中国企业出海的速度。 退一步回来聊这些所谓的“新势力”企业,2023年仍然是一个大劫难。 一方面,新势力发展了这么多年,仍然没有解决底层意义上最基本的资金问题,蔚来、理想、小鹏这些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有营收、无盈利”,一部分企业甚至连毛利率都是负的,比如说零跑汽车,卖了10万台车最后一核算成本,赚钱的苗头还没有呢。 另一方面,产业真正的震荡才刚刚开始,2018年-2022年只能算地震的前哨,2023年之后才是真正的颠覆。 原因很简单,因为统治这个时代的永远都是销量巨擘,比如说国内的长城、吉利、长安、广汽,国外的丰田、本田、大众、通用等。 这些企业随便拿一个出来就有百万级的销量,背后的实力远没有被激发出来。在2023年这些企业拿出来了巨大的资金、人才储备、产业链支持和研发换道来生产电动车。 新势力也必然会迎接更多的冲击。 全新企业的问题有很多,在顺风时这些问题能够被很好的遮掩, 但逆风时问题就会暴露无遗,除了以上的财务危机之外,还有质量生产的短板。 华丽的装饰无法掩饰底层架构生产上的不足,新势力的问题将会在2023年之后全面爆发,此前理想ONE已经爆发过一批发动机、悬架问题,问界也爆发过车机系统、异响问题。 无论是什么车,都需要考量基本制造、设计能力,新势力没有成熟质量管理系统的最终结果就是质量稳定性不高,异响、不稳定性、产品耐久性容易出现问题。 真正的新势力,应该在做好质量的基础上,再去凸显产品的科技感、舒适性、全新动力系统竞争力,这些才是成为一台好车的基本、关键要素。 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势力? 应该是传统企业的全新品牌,比如说吉利的极氪、长安的阿维塔、长城的欧拉、广汽的AION、上汽的智己等品牌。 当然,这些品牌不一定都会成功,但这些企业一定拥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耐力,一方面这些企业拥有巨大的资金、人才、生产经验推动,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也组建起来了和新势力一样的营销体系、定价体系、产品调研部门,他们拥有比新势力更好的“定向设计”能力。 传统新势力的价值已经已经被一定程度上榨干,蔚来、理想、小鹏这些企业有着重要意义,他们把互联网思维带到了汽车产业中,点醒了传统企业。 传统企业在这种基础上生产出来的全新品牌,才能叫新势力,他们拥有生产一台高质量车型最基本的能力,同样也拥有更好的动力系统、科技座舱和全新的设计理念,真正意义上想要改变用车生活,还得靠这些企业。 靠李斌、李想和何小鹏来推动产业发展,你先问问他们的财务赤字解决了吗?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吉利星越L雷神HI.F super睿,提车时间2022年5月28日,到目前行驶里程13527KM。驾驶感受:市区驾驶起步平顺,用电驱动,告别发动机的噪音轰鸣,除冬天冷车启动发动机轰鸣声比夏天稍大外。随着速度提升,发动机介入车 ...
智电出行获得了极氪全新SUV ZEEKR X的实拍图和部分配置信息,新车预计将于二季度上市。ZEEKR X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打造,定位小型纯电SUV,车侧取消电动式门把手,车内提供4座或5座两种布局。新车提供单电机/双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