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可以认为是一种政策空隙下诞生的取巧型产物,它既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又能完美贴合当下新能源的消费需求。但如果我们退一步来看,这种门槛极低的技术,并无法真正意义上推动产业的发展 。 日前,零跑表示将会推出新的技术架构,全新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将会落地,用来补齐EV产品竞争力,至此,除小鹏、蔚来之外的所有新势力都开始向增程式进发。 为什么要研发增程式技术,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套能够有效帮助企业缩短盈利周期的技术,生产成本更低,研发投入更少,但收效更大。 理想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让财报见喜,预计将会在2023年扭亏为盈,而另一旁定价更高、销量不少的蔚来汽车还在苦苦挣扎,理想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仅是整体投入更少,更在于跑赢了时间成本。 增程式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逻辑上来说就是把发电机搬到了车上,供电给电池电驱系统,美名为能加油的电动车。 但我们仍然需要思考一点的是,我们的电动化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张绿牌吗? 绿牌只是国内特定时间内的产物,我们将重心放在新能源领域的重点是想要利用新的技术体系来打破传统的技术封锁,绕开石油的限时,绕开内燃机、变速箱的技术壁垒,将这些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技术转化为电池、驱动、5G架构,反客为主成为时代掌舵者。 从发展的初心来看,增程式既无法为产业提供很直接的帮助,又享受着时代带来的红利,这让很多急于求成的企业找到了一线生机。 我称之为饮鸩止渴,产业的发展绝不允许这种小聪明数量太多,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去搞增程式,真正意义上的电动化如何推进? 增程式甚至都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原生平台架构。 一,不需要太大的电池包,一般的增程式架构车辆30kWh电池包就行,能保证100km纯电续航里程就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比如说问界系列就不是原生平台,依然拥有不错的续航成绩。 二,对传统产业链的依赖依然在,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出现就意味着在内燃机板块依然需要依附在外资建立的标准下生存,如果所有企业都可以生产增程式,那么靠着大冰箱、大彩电和所谓霸气外形的新势力,根本无法和用心的外资品牌抗衡。 三,本质上来说,增程式只是和THS、i-MMD属于同一类碳减排车型,甚至和大众更小的1.2T发动机是一样的产物,他们都是为了更少的碳排放标准而来。 理想ONE后半段的综合油耗在7L左右,我不认为这要比ES300h更加节能,从结果论上来看他们都差不多。 但增程式却享受着各项补贴,更高级的路权,不用限行限号,更多的购置税补贴,买车能够省下一笔预算,如果我们冷静分析,如果这些补贴全部消失,那么需要购置税、限行限号的这些增程式,是否还能够拥有如此傲人的销量?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本质逻辑,汽车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丰田、大众成为行业巨头的根本,不是他们取巧钻了各个市场的空子,而是真正从用户、技术、产业角度建立巨大的专利壁垒和技术池深度。 显然,增程不是我们想要的技术,电池、电驱、架构、智能中枢系统的技术研发方向,才是我们需要的电动化产品。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成为了越来越多朋友的购车首选,对于这一趋势的发展,相信各位都是有目共睹,如果时光回到十年以前,估计很多朋友想都不敢想,毕竟,那个时候还是燃油汽车的天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走红,越来越多 ...
尝到了2021年疯狂加价的红利之后,如今打折销售的保时捷并不甘心于现状,资本的嘴脸在现实面前暴露无疑。过去半年保时捷热度不断冲高,从销量暴跌的Macan到已经给出20%价格让步的终端诚意,这透露了保时捷销售现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