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共享电单车或将进入洗牌期?

电单车观察(稿源) 2022-12-24 10:04 No.1874

如果说前些年风靡街头巷尾的共享单车“百团大战”是势均力敌的厮杀,那么新物种共享电单车的竞争则更体现出“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


当前在共享电单车市场,存在十数个大大小小的品牌。其中,哈啰、美团、青桔位居行业头部;紧随其后的松果、人民、小溜占据腰部;喵走、小呗出行、芒果电单车、闲驴出行、北源出行、青马骑、蜜果出行、筋斗云、车多多、大哈出行、悟空单车、享骑、拜米出行等分羹其余市场。


共享电单车的身影更多见于下沉市场以及大县域。在数量和渗透率上,共享电单车不及共享单车,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对技术创新、运营能力的要求更为复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共享电单车巨头开疆拓土,小品牌或许无法跟上步伐,加速退出将显得更残酷无情。


行业乱象叠加需求衰退


共享电单车的发展晚于共享单车,得益于大县域人群的出行偏好而兴盛—高频出行距离在2-5公里。这里的大县域,通常指按国家划分县级行政区的统一标准圈定,含县级市及其他县级行政区。截至2021年底,哈啰出行共享电单车覆盖超过300个城市。


根据极光大数据测算,截至2021年5月,共享电单车已在全国1000+城镇投放运营,总投放量约800万辆。可见,相比于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在公交系统不发达的低线城市以及大县域更加灵活,更接近于“点对点”的短途出行需求。以重庆为例,重庆共享电单车20分钟以内出行比例占88%。另一方面,共享电单车+公交的组合,更能补足城市公共交通达成“最后三公里”的需求。


有分析师测算,共享电单车的创收能力约是共享单车的5倍,电单车业务现金流可在第二年回正,且刚需属性更加强烈。除了一些大品牌之外,在低线城市,一些本土共享电单车品牌也嗅察到这个行业存在的掘金机遇,纷纷加入市场竞争,泛大街的共享电单车五颜六色,琳琅满目,虽然丰富了用户的出行选择,但是也增添了区域性的行业乱象。


虽然共享电单车外表看上去千篇一律,但是运营起来却千差万别。究其原因,共享电单车并非一个只需要将车投放进市场,坐享其成的初级业务。一些资金实力不够的小品牌重进入轻投入,采取车海战术,通过往市场大量投放电单车以获得市场份额。


以长沙为例,截至2020年10月,长沙市共享电单车总量超过46万辆,导致长沙市核心城区及主次干道共享电单车“车”满为患。


除了策略打法简单粗暴,部分小品牌以逐利为主,追求以最低的运营成本,在短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得回报,在更加细节的运营上欠缺布局。例如,共享电单车需要重资产运营,为了节约成本部分小品牌通常选择更廉价的电动车,前期时这些车辆体验差别不大,而随着车辆折旧,部件故障等问题的增加,小品牌难以及时跟踪解决 因此在许多县域经济体,人们往往看到,小品牌层出不穷却也如昙花一现。


需求衰退 四大洗牌危机来袭


共享电单车是个高折旧高迭代的产品,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受疫情影响,预计2022年相比2021年整体订单数量下降40%。需求衰退的同时,政府也在逐步出台更具体的管理细则与标准,对共享电单车品牌的进入进行层层筛选,四大行业洗牌危机已经来袭:


在资金方面,共享电单车企业从中获取稳定的现金流之后,仍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以维持电单车的正常运转。在重资金的投入下,不仅需要维持车辆折旧、运维人员费用,还需要不菲的资金投入持续研发。而小品牌往往无力在后续环节蓄力。


在安全层面,共享电单车的车辆性能有待改善,例如车辆容易出现打滑或刹车失灵问题。此外,在使用中,电池安全风险、骑行人安全意识薄弱、道路交通安全等问题也较为突出;今年11月,法院审结了一起租赁未配置安全头盔的共享电单车骑行受伤事件,共享电动车公司承担30%责任。共享电动车配备头盔已成为趋势,而小品牌难以承担研发、增置头盔的成本。


在技术方面,共享电单车涉及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一些研发实力较弱的小品牌车辆由于定位技术不成熟,存在乱定位、定位不准问题,容易造成用户损失,此外也难以解决乱停放问题,而得益于蓝牙道钉、RFID等关键性辅助技术和地方政府重视程度的改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得以充分发挥;此外,小品牌缺乏数据分析能力,导致投放精准度不够,大量投放电单车使得城市交通系统阻塞,增加政府管理难度。


在产品方面,共享电单车不再仅仅是一辆车,而是有望成为“车路人协同”时代,智慧城市管理中的一部分,智能电单车有望在城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一些电单车可以通过安装摄像头,利用AI技术完成辅助停车。通过对智能软件的升级,将共享电单车变成城市交通大脑的底座,为城市交运、安全管理等方面提供即时数据。


政策红利重构格局 用长期投入破难题


虽然前述共享电单车行业遭遇多种乱象,但在企业与政府的协力合作下,整个行业在资源整合和重构中迈向新格局。在多年磨合与摸索中,政府逐步重视共享电单车在促进城市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现其“准公共服务性”,相继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平台发展,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畅通城市毛细血管。


一是通过将共享电单车纳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促进企业加速投放,也加速互联网巨头入局;二是《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出台,全面规范了共享电单车的各项安全性和指标,并对车身重量做了限制,推动蓄电池锂电化,根据东兴证券测算,2021年共享电单车新投放产品锂电化率或超过九成,共享出行平台把握住换锂东风,产品在续航能力、使用体验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


共享电单车平台型企业有望迎来重大利好。12月中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平台经济有望迎来新局面。作为共享出行领域的平台型企业,不仅仅是车辆的投放与服务主体,还是改善、提升城市生活服务质量、整合行业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的重要力量。


如美团、哈啰、青桔等头部企业,有望通过平台力量向上发展电动车整车制造,向下游发展后服务业务,如物联网、智能后台以及换电业务。这些或将对小企业造成冲击。或许只有龙头企业才能引领行业新一轮变革,未来的共享电单车行业,在用户需求、产业创新、数字科技等方面的推动下走向高端化、智能化、便捷化。在这期间,小品牌如果技术研发无法跟进,则容易在技术进步中被淘汰,整个市场进入更高效、良性的运作发展中。


文/赵菲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车城圈
买车、用车、养车等有关车交流的小圈子,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