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ID系列最近比较火。 一方面是欧洲销量超过特斯拉,成为欧洲市场最受欢迎的电动车,10月份数据显示,ID.3、ID.4两款车型累计销量达到11665台,超过特斯拉Model 3、Model Y两款车型。 另一方面,国内ID系列个别车型遭遇“舆论战”,车机系统的偶发性瑕疵,引起一部分人注意。 欧洲市场的持续高涨和国内市场的一些小摩擦,引起了我的注意,当然我不认为这是大众在国内市场的一次舆论危机,而是国内消费者开始注意传统企业转型遇到的问题,乐观来看,关注到传统企业转型结果的人越来越多,越说明这家企业新能源转型是成功的。 中国乘用车市场中转型的速度比想象中的更快,国产品牌嗅觉灵敏,率先在新能源市场中做出成绩,但相比之下,跨国企业在电动化这件事儿上反应速度稍慢一些。 丰田、本田、日产、大众、通用、福特、Stellantis集团、马自达甚至BBA、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这件事儿上落后了一步。 立足全球市场,更加专注于中国市场的大众集团,在电动化这件事儿上其实是更成功的。 不久前,一汽大众官方宣布ID系列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0万台,上汽大众销量同样也达到这一量级,不到两年时间就让一个全新的车系完成20万量级成绩,对于大众来说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 传统企业转型造电动车,压力都是巨大的。 需要摒弃传统的造车思维和传统运营方式,放下发动机配变速箱那一套逻辑,跳入到一个自动化、电动化造车圈层中来看,很多企业跳不出来,通用、日产、本田、丰田这些企业没有跳出来,所以没有做出成绩。 欧洲市场一直都是车圈“炼金石”,因为要求更高、标准更高、用户需求更扎实等原因,能够在欧洲市场销售的车型一定是全球最高标准。 大众ID系列在欧洲市场销售,说明其设计标准是高于国标和美标的。 同时,其还能够在欧洲市场获得成绩,说明ID系列在面对用户各种复杂场景时有更多的适应能力,能够为用户带去比特斯拉、菲亚特、本田、丰田等电动车更好的体验感。 背后考量的就是大众技术储备的强势程度。 其实大众这些年一直在电动化上投入了比较多的资金,比如说造车平台方面,更善于设计平台的大众,在汲取PQ、MQB、MEB、PPE平台设计经验之后,设计出来了纯粹打造电动车的MEB平台。 优秀的平台一定是造好车的前提。MEB平台有几个亮点,是值得分析和深思的。 其一、安全性。 电动车也是一台车,是高速行驶的工具,为了保证最基本的安全性,MEB平台设计了针对性保护电池包的白车身,尤其是对侧面碰撞进行了加强,增强防撞能力,其次电池包设计更为规整,为电池包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涉水性能、密封性能、快充下的散热性能更好。 其二、平台科技表现适配能力。 优秀的平台能够更好的推进电气化发展,比如说全新的ID.4,智能化表现更好一些,比如说集成了DOW开门预警、车侧预警这些很多合资车都没有的配置,同时MOS智慧车联也带来了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 MEB更像是比亚迪的e平台 3.0,拥有更超前的安全逻辑、科技优秀表现力。 所以这样的产品无论是在面对欧洲消费者还是国内消费者,都有很强的支撑力,能够在没有历史沉淀、没有太多营销铺垫的情况下,迅速成为行业主流。 当然,在国内市场,ID系列车型并没有国产新能源车那么火热,更多的原因是ID系列起步更晚,大众走了一些弯路,比如说早年间推出了宝来、高尔夫、朗逸“油改电”产品,这些权宜之计下的产品的确不具备竞争力。 这让大众丧失了一些先机,而市场的反馈也是真切的。 全新上市的ID系列短短两年,在南北大众的合力下做到了20万的保有量,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绩,这不仅仅代表大众在电动化领域中有了技术储备和推动力,也意味着国内市场用户群体对大众的品牌认知逐步转变。 从燃油车向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大众依然要比其它对手更快一步,这符合大众的企业文化,也符合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理念。 回头再来看大众遇到的“车机门”事件,在历史的大时代中,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 所有企业在率先制造新技术、新产品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丰田早期的混合动力系统普锐斯上市也遇到了诸多问题,长城炮上市也发生过拖车钩断裂的问题,奔驰G开创越野先河的时候,也因为不可靠趴窝泥潭中。 但这些都阻止不了他们创造历史的神话。 问题是成功路上必须会遇到的,对于已经全力电动化的大众来说,车机系统不算是大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优化软件、跟进用户体验,在电动化的大时代中,谁还没点车机系统的问题呢? 当年安聪慧主导的极氪001项目遇到了那么多的问题,依然不影响其称霸高端电动车市场,从目前的大众技术储备、转型信心以及销量成绩来看,ID系列的成功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电动车的高集成度与维修系数,注定了在后续的养护过程中是一个大麻烦。在人类与汽车共存的100多年历史中,汽车扮演着基础工具的角色,人们对汽车的要求首先是耐用,其次才是安全。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下,人们对安全的 ...
11月,比亚迪海豹释放一定产能之后,完成了单月15356台新车销量。从行业角度来看,20万以上电动车销量破万的产品并不多,作为一台全新的、没有历史沉底的产品,海豹的成功根本在于产品层面的强势,背靠比亚迪强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