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是午后,时值大雪节气,天气却格外晴朗,阳光明媚。在友商的新能源汽车店里,简便吃了个午餐,友商的负责人是一位在汽车行业从业多年的长者,见证了某汽车品牌从燃油车刚起步到快速上量再到销量低迷的整个过程,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社会发展,变化莫测。如今的这个汽车品牌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香馍馍级别的了。有的时候,更多的可能是需要一份坚守,一份内心的执着吧。直白点儿说,有了感情,是要守候的。 饭后空闲,两杯清茶,聊及目前疫情影响下的汽车行业现状,百般感慨。达成共识的却也是接待质量的吐槽,有的品牌店仗着往日辉煌,不可一世,对待客户戴着有色眼镜,爱搭不理,不问不回,直奔主题,那叫一个牛气的很。我就在想,这份“可怕的底气”来自于哪里?是公司文化?还是教养所及?亦或是品牌带来的影响力让其飘飘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可能在未来某一天能成为网红算是好的归宿了。 同样是系出名门,有的经销店更注重内在文化的培养和沉淀,紧紧围绕营销和服务的主题,狠抓实干,在外界影响到来时,基本功的练习也不停断。当进这类门店看车购车时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舒服,客情就在这美好的接待氛围里建立了,这种无形的法宝又被多少门店给忽略了呢?差异化导致的不止是产品销量的区别,更多的是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潜文化影响下造成的认知差异那才是可怕的。对的,会越来越好;错的,会逐渐偏离。 经营理念基本上大同小异的,差异就差在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点点滴滴上了。曾有一次,和朋友去某国产品牌看车,当时接待我们的店员是一个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伙子,从我们进店到最后离开那家店整个过程一个小时左右,这个小伙子始终礼貌解答,用语和善。给我们的报价单上写的也是认真有序。我当时出于好奇问了他:我们第一次来你们店,也只是先了解看看,你不用写的这么工整。这个小伙子的回答倒也干脆:你们能到店里来看车了解了解,至少我还是有机会的!也恰恰是这一点,让我们对那家店的那个小伙子印象特别深刻,后来朋友从小伙子所在的那家店里提了车。朋友的选择更多的是对那个小伙子接待的认可吧。 多年前,去京城参加某合资品牌的培训,当时的那个培训老师来自宝岛台湾,我对那次培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老师最后的总结:营销,就是不断塑造自己标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板去解释。让别人以好的印象去产生粘性,那也恰是我们最需要去做的。 趋势而来,新能源的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产生,百舸争流,现在和未来,谁主沉浮?注重差异化接待,才能赢得市场。 文章来源【涛声印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今日的汽车圈悲喜交加。悲的是自游家NV遭遇“难产”的命运,李一男无奈道歉并宣布全额退款,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便经历如此的跌宕起伏,让人唏嘘不已。喜的则是大众安徽首台预量产车型下线,混改约两年半之后,终于“生 ...
前两天在跟大家讲冬季用车技巧的时候,讲了空调,也讲了挡风玻璃结冰的问题,我在评论区里面发现,朋友问的比较多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侧挡挡风玻璃起雾和后视镜挂水珠看不清,还有一个就是后窗玻璃起雾结冰,导致看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