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愈发严苛的排放标准,是挤走大排量发动机的主要诱因,那纯电动时代的到来,则是压垮小排量发动机的“最后一根稻草”。就五菱宏光MINI EV、长安Lumin等微型纯电动车来看,其不仅能够将经济优势发挥至最强,还能带来较为均衡的动力和操控响应,成为1.0L排量以下燃油车型的替代之选。 说到主打微/小型车的品牌,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会是smart,而它之所以饱受关注,在于常常一同提及的“奔驰”。就smart本身而言,自1998年销售至今,其最好成绩是在2004年取得的15万辆,此后逐步下滑,2021年全球销量仅有3.85万辆。销量不佳的直接结果便是亏损严重,据美国勒茨银行统计,截止至2019年,smart累计亏损约40亿欧元;直到吉利入股并积极推动电动化转型,才令smart重新看到了希望。 2020年,梅赛德斯-奔驰与吉利控股集团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前者操刀产品设计,后者负责平台与生产,在此合作背景下的首款产品smart精灵#1,终于在今年6月上市、9月底启动交付。最新数据显示,smart精灵#1在11月份交付2410辆,环比增长48%;算上9月交付567辆、10月交付1629辆,新车累计交付量已达4606辆。 对于早在2019年,旗下燃油车型便退出中国市场的smart而言,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成绩单。一方面,smart精灵#1以全新车型的身份上市,说明其品牌号召力、产品竞争力仍被消费者肯定,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环比增长的态势,手握尚待交付的订单,展现出销量增长潜力,也意味着后期盈利的可能。 当然,smart精灵#1的崭露头角,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就“天时”来说,国内消费者具备较强的纯电动车型消费意识,市场空间大;就“地利”而言,国内的充电基建布局、配套供应链体系,在全球属于领先;在“人和”方面,奔驰的品牌溢价、吉利的SEA浩瀚架构和智能工厂,为产能、销量打好了基础。就像刘备拥有了诸葛亮,二者的合作产生了“1+1>2”的效果。 正如12年前收购沃尔沃一样,吉利控股集团入股处在“低谷期”的smart,离不开胆识与魄力;而国内生产的smart精灵#1交付欧洲用户,似乎也成为吉利布局全球市场、宣传“中国制造”的重要一环。在销往欧洲同期,smart精灵#1在E-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五星评价,这个在“燃油时代”的smart所无法达成的成就,随着吉利的到来迎刃而解,同时也能令欧洲用户重新认识新能源时代的中国汽车品牌。 结语:宝马MINI联合长城、丰田联合比亚迪,在新能源赛道上,越来越多的全球品牌向中国车企抛出“橄榄枝”,在合作中实现互惠共赢。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的smart获得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抵抗风险的能力,至于奔驰与吉利的未来还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汽车情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CNMO新闻】吉利是目前国内发展比较好的自主车企,旗下拥有几何、领克和极氪等汽车品牌。而在汽车等主要业务之外,吉利也会进行一些投资,比如投资供应链企业或者干脆成立一家投资公司。据CNMO了解,吉利近日于三亚 ...
买台油车吧,焦虑油耗;买台电车吧,焦虑续航……大多数中国家庭只能负担一台车,你说到底怎么选?这个时候,很多朋友推荐插电式混动汽车,它能油能电,还能上绿牌,确实是一个折中的选择。但大家有所不知,其实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