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解决了!锂电池、光伏产业链的两大困惑,一篇文章就说清楚了

能源网讯(稿源) 2022-11-20 10:05 No.1720

新能源市场最大的两个困惑,让不少人诚惶诚恐。

困惑一,锂电真的产能过剩了吗?

根据数据,负极材料到2025年的规划总产能相当于当年预计需求的5倍,磷酸铁锂的4倍,电解液、6F、VC、PVDF、铜箔的2倍,隔膜的1.5倍。

各类原材料不具备很高的技术门槛,过剩下的低价竞争是必然的,并且已经有这个苗头了。

具有门槛的是锂电池环节,国内前三家电池企业(ND、BYD、ZCXH)的合计市场份额约为80.45%,前十家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了95%。


解决了!锂电池、光伏产业链的两大困惑,一篇文章就说清楚了

亿纬LN董事长刘金成表示:“预计最晚后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唯一不会出现过剩的是质量上乘、成本低的电池产品。”


解决了!锂电池、光伏产业链的两大困惑,一篇文章就说清楚了

我深入锂电池产业链的研究是,碳酸锂突破60万元/吨,成本压着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导致投资者对未来预期降低。

加上产能饱和后的严重过剩,则会加剧市场激烈竞争导致产业链利润降低,从而严重限制了锂矿、锂电池、新能源汽车股价的上涨空间。

近期由于冬季开采难度较大,加上下游需求仍然旺盛,本来就稀缺的锂矿价格就越发难以下跌,各大企业都苦不堪言。

拥矿为王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一矿难求下,纯粹做锂矿、锂电池的企业没有出路。

只有一体化整合、动力电池回收、储能方向发展的才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空间,股价也才会更有弹性可言。

因此,A股300多家锂电池产业链的企业并非都能无脑去看好,或许现在有100-200%+的利润增长,但产能过剩后的利润大概率会下滑,大部分都将是陪跑者,甚至生存都将是问题。

锂电池板块目前PE34.59倍,PB3.93倍,很可能处于历史最赚钱的阶段。

板块走势也侧面验证了我观点的正确性,8月以来下跌了23%,未来只有个位数的锂电池企业股股价能长期上涨。


解决了!锂电池、光伏产业链的两大困惑,一篇文章就说清楚了

困惑二,光伏产业链过剩了吗?

我长期跟踪风光储产业链,这一点大家都知道,长期方向上,我继续看好风光储,以及半导体、军工、医药的抄底。

10月,TCL某环降低硅片价格,有人将这一轮硅片降价解读为坚挺的硅料价格出现了拐点信号,更有甚者开始担忧产能过剩的到来。

2005-08年,多晶硅价格从40美元/公斤一路飙升到500美元/公斤,“拥硅为王”成为当时业内的共识。

2011年,光伏行业迎来至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产能过剩(当时全球正处于最开始阶段,超过500家光伏企业倒闭)。

相比之下,如今30万人民币/吨的硅料价格只是小巫见大巫。

这也是为何很多企业在硅料价格如此高的情况下,还能够继续开足马力生产电池、组件,因为需求高,规模优势带来的利润依然有。

可很多散户却总是拿硅料和锂矿对比,说锂矿有稀缺性,硅料可没有,本质上就是忽略了供需关系。

光伏的需求来自碳中和,年复合增长率36%大概会持续到2030年,景气度确定性高。

而锂电池则不同,由于新能源有很多种形式(如氢),导致锂电池并非唯一路线,景气度和需求增长率都远远弱于光伏。

所谓的产能过剩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可怕的是长期产能过剩却无法消化。

锂电池肯定会担忧,我个人也认为锂电池是新能源的过渡型产品,而光伏则不同,各个技术路线都脱了不了硅,哪怕钙钛矿的模式也还是会有依赖。

2021年底,我国光伏行业已位列全球第一,全年新增装机54.88GW,并已经实现上下游的完整布局,各环节产量占全球近80%,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也都走在世界前列。

现在光伏行业缺需求吗?

当然不缺。现在全球正处在能源转型期,国际摩擦的加剧使得传统能源价格一度攀升,光伏的重要性被极大拔高。也正因如此,欧洲市场的需求大爆发,国内光伏产业景气度也再上台阶。

如今制约光伏下游放量的最大因素就是硅料产能。

随着硅料产能放量,硅料价格回落,下游需求有望被极大释放,这反而会助力产业链利润分配均衡化以及龙头企业业绩走强。

现在国内光伏企业“长协锁料”基本占满了扩产产能,因为并不锁价,企业撤单的可能性并不大,意味着硅料产能有望被陆续消化。

所以光伏行业并没有过剩,至少目前不是。

那为何光伏股价也跌了呢?

光伏行业目前PE43.3倍,PB2.8倍,尤其是高景气度的逆变器估值始终很贵。

要知道,今年光伏板块可是创了新高的,这点来说,锂电池就弱得多。即便是8月份后的回调,也只跌了15%,比锂电池跌幅小很多。


解决了!锂电池、光伏产业链的两大困惑,一篇文章就说清楚了

调整是多方面的因素,重点看的是调整后还是否具备向上的逻辑。

我研究下来认为,光伏景气度明年依然很高,即便是产能过剩,在行业出清过后,随着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一体化整合龙头企业将继续强者恒强,担忧只是多余。

投资不要看表象,更不要人云亦云,而是要自己去理解逻辑是如何演变的,并把投资预期落实到自己的交易中去。


文章来源【红苕粉个番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车城圈
买车、用车、养车等有关车交流的小圈子,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