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京现代来说,长期透支的品牌价值与经销商渠道,是在下行市场中难以翻身的最大阻力,虽然过去四个月实现了小幅度的销量增长,但其未来依然无法看到可持续发光的方向。 吴周涛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履新的同时,市场开启了“大救市”政策,购置税减半的推动让整个乘用车市场进入到了刺激状态,同时在吴周涛之前,北京现代已经进行了一整轮的产品迭代。 同时,吴周涛也是不幸的。 在北京现代连续两年巨亏之后,北汽和现代不得已为北京现代增资60亿,一方面为了缓解尴尬的运营现状,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升信心,吴周涛可以说是临危受命,但其需要面对的是持续下行的企业背景。 过去几年,北京现代高层变动频繁,从陈桂祥、刘宇再到杜君保,频繁更换高层的背后,是多次不及预期的销量成绩表现,这不仅仅加码透支企业信心,同时又导致企业在战略思路、管理方法上缺乏连贯性、统一性,进而影响经销商信心和销售成绩。 销量越差,越换高层,这成为北京现代几乎走不出的泥潭。 而对于北京现代来说,最致命的是在动荡的这几年,现代又针对产品进行了全新的大迭代,推出了全新的库斯途、帕里斯帝,同时换代了全新的胜达、途胜、索纳塔、名图、伊兰特等车型。 目前的北京现代是一个拥有6+4+1产品布局的完善型企业,6台轿车、4台SUV、1台MPV,定价从7万涵盖到35万,产品序列布局完善。 但因为过去的高层动荡,产品的价值并未完全打出。 吴周涛登场享受的是两方面红利,一方面是完善布局下更好面对市场消费者的产品优势,另一方面则是购置税补贴下的行业回暖现状。 但这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现有的产品体系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做到质变的升级,新能源缺失的北京现代丧失很大一部分发展空间,同时现有体系只能做基础销量支撑。 对于北汽来说,北京现代曾经是无比可观的利润奶牛。 2017年的82万销量提供了百亿营收,成为北汽集团的重要利润来源之一,单月销量可超10万台,但短短5年时间,北京现代年销量下滑到36万台。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现代销量不足18万台,同比下滑幅度超三成,成为乘用车市场中为数不多崩盘的企业之一。 对于北京现代来说,其缺的不是某一个管理者,企业的信心和稳定的发展状态才是关键,但现代起亚韩方高层的调整、现代品牌与起亚品牌之间的内部竞争以及北汽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竞争,北京现代想要一个稳定的发展局面非常困难。 吴周涛作为此前的北京现代高层之一,回归北京现代自然是最好的,但与其当年完全不同的是,如今是一个全新的赛道,北京现代在2018年之前自然是好的,但2022年的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发展增速飞快。 根据预测,2022年-2025年的乘用车销量将会达到2370万、2460万、2530万、2610万,预计增速分别为10%、4%、3%、而新能源市场销量分别为650万、850万、1050万以及1300万。 燃油车市场将会被不断的挤压,新能源的发展未来已经敲定,北京现代在这个市场中毫无参与感,同样将会为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吴周涛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北汽与现代双方施加压力,同样还要面对未来发展空档的问题,虽然在过去四个月完成了一定意义上的上涨成绩,但吴周涛心知肚明,这种短线的刺激很难决定长线的发展。 北京现代当下最要紧的是自救,对于已经输不起,严重匮乏的北京现代来说,连工厂都要卖给理想汽车,还要向两大股东要钱的现状,北京现代需要有一种良性的姿态来重新审视自己,来看待中国消费者,用更加理性的态度和更好的服务,给予吴周涛这样的高层时间和信任,才有可能稳住下滑的局面。 但问题的关键是,北汽和现代有这样的耐心吗? 如果真的有,陆逸在完善产品布局之后为何要悄然离去,布局完善的产品体系让陆逸看不到未来,缺失的新能源车型以及双方高层的不信任与急躁,这种压力依然也会给到吴周涛。 但对于北汽来说,曾经把北京现代送到过神坛的吴周涛可能是一个人选。 但退一步来看,当年是北京现代的80万量级神话创造了吴周涛,并非是吴周涛创造了北京现代的辉煌,盛世出贵人,逆势对于吴周涛来说,更像是被绑在火上炙烤。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现在的老百姓买车,通常都会去体验一款车的底盘舒不舒适、坐着是否有家里大沙发的感觉,毕竟车子这个东西嘛,它就是一个可以移动的小居室,所以底盘高不高级、能不能让家人坐着舒服惬意,也就成为了很多消费者购车所 ...
今年的国产新能源,算是彻底站起来了。尤其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车企,更像是开了挂一般。前不久,比亚迪的第300万辆新能源车正式下线。虽然总量也许不算太夸张。但是要知道,第一个百万辆,比亚迪用了十三年。而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