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孙桐桐 经过三年时间的过渡,国内首个由外资控股的合资车企诞生。日前,宝马集团宣布,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华晨宝马的新合资合同正式生效,从2022年2月11日起,宝马集团在华晨宝马所持股份变更为75%,合作伙伴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剩余25%股份。 根据政策,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合资企业的限制。华晨宝马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外资股比放开之后的首家外资增股车企。 事实上,随着汽车合资股比限制完全放开,不少跨国车企打算在股比层面进行调整,从而掌握更多话语权。在笔者看来,对于像华晨宝马这样盈利能力较强的合资企业,外资希望通过掌控更多股权,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权,分得更多收益,同时控股后也可将合资公司收益纳入其财务报表。这大概率意味着,宝马将对中国市场投入更多资源。 其实,当前不少经营受困的合资车企也寄希望于股比放开的“东风”,寻找发展的新机遇。比如,起亚正在积极调整在中国合资公司的股权,在东风集团退出后,悦达和起亚已宣布增资9亿元成立新合资公司,尽管双方股权比例还没有确定,但业界普遍猜测起亚将占据主导地位。此外,Stellantis集团也在近日宣布,计划将其在广汽菲克中所持有的股份占比从目前的50%提升至75%。 在这些合资车企中,外方股东希望借政策东风掌握合资公司的控股权,进而拥有更多话语权,在车型导入和执行新战略等方面可以更快速地切入中国市场。此前,在50比50的股权架构下,不少合资车企经营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股东双方沟通成本较高,内部程序复杂,导致决策效率较低,新品导入速度较慢,从而错失了中国车市出现的新需求和新商机。 股比放开之后,外方掌握更多话语权的合资车企将向中国市场导入更多车型,毕竟没有一家跨国车企会无视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的巨大潜力,中国汽车市场的产品将因此更加丰富,竞争也将日趋激烈。这一趋势必然会对自主品牌的长大带来压力,但也会倒逼自主品牌做大做强。 从近年来的市场表现来看,只有抓住市场消费的新需求,跟上汽车产业发展大势,坚持自主创新,拥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自主车企,才会成为市场中的强者。特别是从去年的销量表现来看,有的头部自主车企在销量上已经赶超了某些主流合资品牌,发展态势越来越好。 所以股比放开无论是对合资车企还是对自主车企来说,都是一次再提升的机遇,它将使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新起点。 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