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思维悖论:不搞新能源还有出路,搞了新能源可能连活路都没了!

汽车资讯(稿源) 2022-11-11 11:25 No.1916

中国企业不搞新能源,是不是就没出路?

看着大量的中国企业深陷“电动化泥潭”,倍感焦灼,我们的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刚刚走过第一个十年,完成了基础制造业的升华、基础工人的技术培育、产业文化的沉淀,完成了发动机、变速箱、质量控制体系的优化。

还没有来得及在第二个10年中做出成绩,电动化浩浩荡荡而来,大有一种不搞电动化就没有出路的意思。


思维悖论:不搞新能源还有出路,搞了新能源可能连活路都没了!

电动化这个议题很多年前就有过,100多年前的汽车,有内燃机,也有电池,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淘汰了电池,这说明电动化本身就不是一个太新鲜的产物。

把技术向下放一放,电机配电池的电瓶车在国内也发展了几十年。

国内的电动化布局,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在双积分的严格控制下被迫发展的,两年前的双积分单价在4000元-5000元,赶超一台整车的利润。


思维悖论:不搞新能源还有出路,搞了新能源可能连活路都没了!

不做新能源,就要花钱买,做了新能源,分担精力、物力最后还赔钱。

就在今天,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大胆直言,目前电动化产业遇到巨大的阻力,缺芯、馈电让长安汽车损失了超过60万产能,同时每台车成本最高上涨3.5万。

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我们还没有迎来真正意义上的问题,电池回收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未来5-10年电池报废之后该何去何从更是问题。

电动化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路径,但过分搞电动化对于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压力。


思维悖论:不搞新能源还有出路,搞了新能源可能连活路都没了!

目前中国乘用车市场中还没有真正几个实现自我盈利的电动化企业,几十家企业搞电动化,集体堆出来今年的600万新能源车销量。

但能够盈利的企业只有比亚迪、特斯拉两家,其它企业搞电动化都是“交个朋友”。

比亚迪的盈利也比较吃紧,其半导体、电池、芯片产业能够贴补造车,实现整体盈利,但要知道的是,比亚迪单车售价已经逼近20万,20万的电动车都难以实现良性盈利,可见压力多大。

比亚迪都这样,更别说其它一年只卖10万、20万的电动车品牌,对于企业来说发展电动化已经被拖入泥潭中。


思维悖论:不搞新能源还有出路,搞了新能源可能连活路都没了!

新势力可以不要利润,为了资本市场热度而搞一波所谓的“性价比”,但传统企业需要通过“卖车赚钱”来存活,传统企业的发展周期是几十年,但新势力赌一把不行就撤退。

越来越便宜的电动车背后是越来越高的成本,所以朱华荣才坦言“非常难”。

我们发展新能源的本意,是为了绕开传统造车专利壁垒和封锁线,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向全球良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为了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压力。


思维悖论:不搞新能源还有出路,搞了新能源可能连活路都没了!

的确,在这个时代转型的过程中一定会让企业感受到压力,但永无止境的电动化转型并不现实,从技术路线来看,未来还是应该以纯燃油车、混合动力、电动车为综合体系的发展路线。

让传统企业搞全面电动化,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电动化不仅仅会提升产品价格,让消费者无力承担,还会让企业放弃原有所有的体系架构,毕竟供应、销售、生产、配套产业都是围绕燃油车来进行,全部迭代为电动化,相当于再创造一个新的产业出来。


思维悖论:不搞新能源还有出路,搞了新能源可能连活路都没了!

碳中和是一个方向,我们只需要努力向这个方向发展,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守住此前市场和需求,尽力而为即可,毕竟每家企业情况不同。

小鹏、蔚来能够全面电动化,是因为他们不需要承担稳定汽车市场的使命,长城、吉利全面电动化,以后的汽车都是20万,谁去照顾工薪阶层的需求?

中国企业不搞电动化不行,但全部搞电动化更不行。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车城圈
买车、用车、养车等有关车交流的小圈子,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