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研的评测体系是严谨、公开、公正的,我依然认为这是国内最完善的车辆安全评测机构之一。 但对于中保研近期评测的几款车型表现与评分,市场舆论竞争比较激烈,主要是围绕着“A柱”坚挺度来讨论。 比如说,问界M7在碰撞测试中遇到了A柱弯折问题,但评分却并不低,过去A柱弯折的车型并不少,比如说现代菲斯塔也都曾遭遇到A柱风波。 车辆结构安全和座舱安全紧密挂钩,强势的A柱能够抵御更大的碰撞力,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如何保证核心部件的强度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核心部件为ABC柱,抵抗前方、侧方、后方碰撞力,同时前方纵横双梁保证车辆碰撞时的冲击力。 中保研A柱碰撞的车型,基本上都是在小角度碰撞测试中出现问题。 原因很简单,小角度碰撞需要车辆用更少的面积承接碰撞力,一般来说碰撞测试都是左前方,车辆整体左前部分承受巨大的冲击力。 这里重点提及,A柱不弯和A柱变形是两个概念。 不弯折的A柱说明钢材强度还没有达到极限,可能距离极限还有很大的受力空间,也可能到了弯折的临界值,但弯折的A柱说明已经超过临界值。 中保研的碰撞测试是在规定下“低速”碰撞完成的,也就是说60km/h的速度。 60km/h车速下小角度碰撞测试A柱已经达到了弯折极限,如果车速再快极有可能挤压成员座舱空间,造成腿部、胸部、胯部的伤害,严重者造成车门无法打开、营救困难。 但在实验室中,中保研的测试评分是按照60km/h速度下的假人健康程度来分析,的确在测试环节中可能假人相对健康。 记住,实验室中的数据永远是实验室中的数据,他只是作为参考。 我的分析是,即便中保研给出了A柱弯折的车型全G评分,依然不要碰这种车型,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甚至连应试教育都出现了偏科。 实验室的G级评分只是一个成绩单,无法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带来更好的安全性,毕竟连60km/h的实验室速度都能发生小角度弯折情况。 日常情况下如果70、80乃至90km/h的速度下小角度碰撞,乘员舱是否就会被直接撕裂? 在我看来,A柱就是最后一道防线,它到达极限的速度越高越好,有的车型A柱强度高、用料足,可能弯折的极限速度是75km/h,那么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能够带来更好的安全性。 中保研的测试有一套自己的评分规则,我们无权评论好与坏。 但我们在中保研的结果中也要学会自己分析,连60km/h速度都扛不住的车身安全,实战中是否真正拥有强大的安全表现力? 毕竟我们日常的车速更快、路况更复杂,可能跟我们对撞的是一台飞度,有可能是一台雅阁,也有可能是一台奔驰大G、渣土车。 面对飞度、雅阁的时候可能还好,但如果遇到渣土车、大G的时候,实验室中都能弯折的A柱,谈何保护我们的安全?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在双积分的推动下,所有企业都在电动化的路上拼命奔跑,尤其是在今年600万量级新能源车发展的市场背景下,不搞电动化就活不下去的这种错觉愈发强烈。轿车、SUV电动化完全可以理解,作为提升生活品质、且将工具属性剥 ...
消费群体的逐渐年轻化,致使国内紧凑型轿车领域的发展越发迅猛,而要想在这一领域取得傲人成绩唯有拿出足够主流的产品力来面对消费者。至此,国内外各大车企都进入到了对于自家紧凑型轿车的疯狂“堆料”环节,以求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