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多重因素推动海外充电桩市场起飞,国内企业出海前要做哪些准备?

围观能源(稿源) 2022-11-9 15:16 No.1790

(文/程文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这个行业在国内已经发展了很多年,虽然国内玩家很多,但真正从中赚到钱的并不是很多,这跟国内的产业现状息息相关,大家相互之间都太卷了。不过最近有人发现,海外的充电桩市场开始要进入快速发展期了,而海外充电桩的硬件价格,商业模式相比国内要好不少,如果能将充电桩产品卖到海外市场,对企业的营收和利润率都将有更好的贡献。



多重因素推动海外充电桩市场起飞,国内企业出海前要做哪些准备?


为何最近海外充电桩市场受到人们的关注了呢?一是因为9月14日美国第一批价值9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法资金将用于在35个州建造电动汽车充电站,而这仅仅是美国在今年2月份通过的5年内拨款50亿美元,用于建造数千座充电站计划的一部分而已;二是目前大部分国家在汽车的变革方面选择的电动汽车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三是随着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经济性正逐步显现;四是各大车企已经发布了停售燃油车,增产电动汽车的发展规划。


海外充电桩市场规模

虽然国内充电桩基础设施发展的已经算是不错了,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2022年1~9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87.1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106.3%,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352.6%。截至2022年9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448.8万台,同比增加101.9%。另据统计,截止9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149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为926万辆。也就是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比例约为2.56:1,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比较起来是很好了。



多重因素推动海外充电桩市场起飞,国内企业出海前要做哪些准备?


比如欧洲市场,2021年欧洲的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约为44万台,新增不超过10万台,今年上半年累计已达50万台,预计今年新增20万台。其新能源汽车与公共充电桩的比例约为10~15:1。而且欧洲整体充电桩的布局不均衡。北欧与西欧的建设情况要好于其他地区,其中荷兰公共充电桩的保有量超过了1.8万台,平均每平方千米有一个公共充电桩;英国、德国、法国等发炸较慢;南欧、东欧等则更为滞后。


不过正是因为滞后,其市场前景更加广阔,因为英国和德国等地均推出了相应政策推动充电桩的建设。10月中旬,德国政府批准了一项计划,2025年之前将投资63亿欧元在全德范围内迅速扩大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数量,预计到2030年,德国的充电站数量将增加近14倍,从现在的约7万台增加到100万台。英国也计划在2030年前投资16亿英镑,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数量增加到30万台。并且还曾在2021年底出台规定,从2022年起,要求新建住宅和办公场所、超市等建筑安装电动汽车充电站,这包括哪些正在进行重大翻修的建筑。


美国市场方面,目前美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约200万辆,公共充电桩在10万台左右,新能源汽车与公共充电桩比为20:1。在政策方面,前面有提到美国政府计划5年内拨款50亿美元用于充电桩建设,平均每台充电桩建设补贴约为0.5万美元。该部分投资主要集中于州际高速公路充电桩需求,明确目标为充电桩距高速公路不超过一英里,且每个充电站至少布局4个充电桩。2030年政府投资部分充电桩数量预计达50万台,结合特斯拉等运营商投建计划,预计2030年全美充电桩保有量将达100万台,年新增充电桩需求量约为10万台。


此外,印度、韩国、东南亚、南美和日本市场的充电桩需求量也在逐年提升,未来市场发展潜力不小。


国内充电桩企业出海注意事项

海外市场看起来很大,但国内充电桩企业要想在海外打开市场,还是需要提前做些功课,需要在产品端、品牌端、渠道和售后方面提前布局。


首先,从产品端来看,国内企业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认证标准、网络安全和金融支付安全等方面的信息,提前做好准备。


据了解,目前国内出海企业仅在公交市场保有一定市占率,持续新增需求的运营商场景未实现突破。


主要原因在于:

(1)认证标准:随着充电桩市场发展与认知需求提升,充电桩标准与认证门槛逐步提升。而产品海外认证取决于企业技术积累与经验,若二者均处于较高水平,1-2个月可完成认证,但若未达到要求,需要6个月至1年时间。世界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北美UL体系及其余国家所采用IEC体系。IEC标准体系对应CE、CB认证,UL标准体系对应UL认证。国内均有对应认证机构,随着产品认知度不断提升,未来各国将采用适用于本土市场需求的发展标准。不过,随着欧美市场热度的兴起,认证费用也在攀升,据业内人士透露,前些年做一套CE认证收费在20~30万元,这两年需要50~60万元才能做下来。


(2)网络安全:充电桩运营需要联网,欧美对于中国企业联网产品有一定抵触性;


(3)金融支付安全:充电桩运营需将支付系统接入该国金融支付系统中,涉及国家金融安全。


二从品牌力方面来看,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低,品牌溢价性差。国内企业贴牌情况较差,未绑定稳定品牌方,订单持续性差。部分国内充电桩企业已与海外车企采取贴牌合作方式,但总量依然较小。


三从渠道方面来看,线下渠道受疫情影响前期出海进程停滞;充电桩应用场景众多导致其需求渠道众多,现阶段各企业主要围绕某一特定渠道。国内企业出海需依靠经销商、代理商等合作方,如汽车经销商、代理商、电力公司等具备当地服务能力企业。


四从售后服务方面来看,充电桩作为工业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成本更受关注。产品售后服务、使用过程稳定性及故障率成为更多用户关注因素。


国内充电桩企业出海主要出售产品,无法从事运营业务。国内充电桩企业出海需结合自身技术实力、渠道,关注售后服务,深入海外细分市场打开需求。国内企业在欧美公交市场中占比约20%~30%,后期存在较大增长空间,运营商端目前尚未突破,参与比例仅为个位数,缺乏持续稳定订单需求。


国内有哪些企业在海外有布局

在充电桩市场,参与的企业其实有不少,一些全球化的企业也参与其中,比如ABB和西门子等。ABB作为综合性企业,具备技术基础,充电桩作为工业服务型产品对售后服务要求较高,ABB等全球化的企业在各地都具备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渠道,竞争优势比较明显。


也有一些区域性的企业,比如美国的Charge point和Blink、欧洲的EV Box、澳洲的Traditions,以及韩国的大洋,他们主要面向本土市场,同时辐射周围区域。


国内的充电桩企业已经出海的企业也有不少,比如星星充电、特来电、盛弘、易事特、道通科技、追日电器、科士达、永联、科陆电子、罗宾森等等。



多重因素推动海外充电桩市场起飞,国内企业出海前要做哪些准备?

图:部分国内充电桩企业的营收情况(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


其中,追日、星星充电,很早在欧洲布局,做了很多项目,在海外有知名度。早期欧洲电动化从商用车开始,追日做了很多电动大巴的项目。星星充电是国内比较大的充电桩企业,在海外市场研发与产品投入力度较大,对海外应用场景使用需求熟悉度高,当前发展情况较好,但产品仍未实现重大突破。


盛弘股份的产品业务线全,可借助原有业务基础、技术与规模优势,海外渠道拓展较为顺利,面向壳牌、BP、道达尔等运营商集中式快充站。


道通科技主营业务为汽车检测服务,并无充电桩业务基础。该公司去年开始进入充电桩市场,并将其充电桩业务定位于国际化产品发展方向,充电桩业务发展目标对标ABB。


特来电则是今年通过贴牌方式进入了海外市场。总的来看,国内充电桩企业的主要打法就是找到海外相关企业共同开拓市场,或者自身在海外有多年的名气积累。


结语

目前海外充电桩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有很多的机会,国内充电桩企业也在积极出口,经过国内多年的拼杀,其实在国际上竞争也是有很大优势的。特别是硬件方面,对国内企业来说基本不是什么问题,但也有一些短板存在,主要的就是软件,毕竟充电桩是要和用户交互的,存在支付安全、信息安全、车辆充电安全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挑战。不过,相信随着行业更加成熟,这些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的。


文章来源【核芯产业观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车城圈
买车、用车、养车等有关车交流的小圈子,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