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作为新能源行业的最难啃的一个项目,却又是重中之重,是每辆新能源车必不可少配套设施。按理说当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时候,也会带动充电桩的发展,但是事实却并不是如此。 而在此之前,充电桩的扩建经历了两波热潮。 第一波建设热潮是由政策驱动,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建设的集中式充电站为主。 第二波则是资本驱动,以公共充电桩建设为主,充电桩的密度有了很大的增长,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的民营充电桩以及特斯拉、小鹏为代表的主机厂超充站在城市公共桩的建设。 然而时至今日,在服务区一桩难求、排队时间比充电时间还长的事件并没有减少或消失。今年国庆期间就有新能源车主,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排队充电花费了5个多小时,其中单排队就用了4个小时。 为何现在充电桩还是缺少,究其根本是因为充电桩行业的特性:资产投入大,收入单一且回报周期漫长。运营商盈利困难也导致资本的对这个行业不感冒,而投资也只会看中头部企业。 例如一家头部运营商星星的董事长邵丹薇曾自豪地透露:“星星充电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持续盈利的充电企业。”足以见得,充电桩想要盈利有多难。 充电桩在利润上不存在高利润,只能靠规模取胜。收入单一,主要靠充电产生费用。所以经营和盈利的难度都非常大,需要不断优化选址、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资产也必须能应对漫长的投入期,以逐渐获取市场地位。 因此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国内充电桩生产商和运营商共有300多家,到2019年底,全国的充电桩企业仅剩下100多家,淘汰率超过60%。剩下的没有倒闭的企业,也是在盈利边缘挣扎,日子并不好过。 而公共充电桩规模效应强,是典型的资本主导型的生意,需要在资本驱动下才能占领城市的优质点位也导致公共电桩非常烧钱。以上问题都导致充电桩建设节奏跟不上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以至于出现一桩难求的情况。 最后充电桩仅靠烧钱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或许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文章来源【不正经的电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海外充电桩在政策补贴、新能源汽车驱动刺激下有望于2023年进入需求拐点,国内充电桩产品陆续通过海外认证与试点。不同于国内同质化竞争激烈,海外认证标准规范,要求具备售后服务能力,进入门槛较高,中国产品有望以 ...
由于两个多月来的持续高温和干旱,以水电为主要电力来源的四川在8月15日开启了限电措施,而公共充电桩大多都在限电范围内,因此在开启限电措施的前一晚,成都各充电站竟出现了纯电车车主排队充电的现象。在包括比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