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火爆,带火了一大片产业链。但是这其中赚大发了的不是整车厂,也不是动力电池厂商,而是上游锂矿资源供应商。 当下,碳酸锂的价格依然在55万元/吨左右的历史高位徘徊。而在矿山产量低于预期、锂价只增不降的情况下,有机构就预测今年四季度的供给将会更加紧张,不排除碳酸锂价格会在年内涨至60万元/吨。 碳酸锂价格的“暴力”上涨,带来的后果除了整车的价格上升之外,就是锂矿企业的“暴利”。 根据截止目前已披露的16家锂矿概念企业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的财报,这些锂矿企业的利润和增长率简直让人咋舌。 第三季度净利润最高的赣锋锂业达到了70-80亿元左右;前三季度净利润最高的天齐锂业最高预计达到169亿元。 可怕不止是利润,还有增长速度,几十倍的增长率在锂矿企业里似乎屡见不鲜。净利润同比增长最大的融捷股份,第三季度同比增长达到5106.78%,前三季度同比增长4700.24%。 这也难怪整车企业的高管们总是在抱怨给上游供应商打工。 要摆脱上游原料供应商的掣肘,只有两条路,要么自己家里有“矿”;要么开辟一条不依赖锂原料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所以我们看到现在不管是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游,还是下游的整车制造商,都在满世界的买矿。 但一劳永逸的办法其实还是布局其他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以减少对稀有原材料的依赖。我们不妨来看看,未来能有哪些新的动力电池技术有望替代锂电池的。 氢燃料电池 最具代表性的无锂储能技术就是由现代、丰田和本田牵头的氢燃料动力电池。然而,昂贵的氢燃料动力电池材料,阻碍了该技术的快速商业化。 氢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碳纸等“三大材料”,以及双极板、膜电极等“两大部件”。其中,膜电极被称为氢燃料电池的“芯片”,决定了氢燃料电池的性能、寿命和成本。但目前阻碍氢燃料电池普及和商业化落地的最大问题就是成本。 根据相关测算,当前每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平均单价为数十万元。氢燃料电池汽车平均每百公里用氢成本为30至80元,而电动汽车每百公里耗电成本一般不到20元。 但作为目前业内普遍认可的一个未来发展方向,氢燃料电池还是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的。今年7月,长安深蓝就发布国内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轿车——SL03氢电版,为氢能的商业化落地开了一个好头。 硫系全固态电池 硫并非稀有资源,储量大,非常适合替代锂。蜂巢新能源最近研发出了硫系全固态原型电芯,这让蜂巢成为中国首家具备20Ah级硫系全固态原型电芯研发的公司,采用不同于现在动力锂电池的硫化物技术路线。 固态电池是业内普遍公认的下一个发展趋势。对比锂电池,硫系全固态电池优势非常明显,该电芯的能量密度高达350-400Wh/kg,比锂离子电池高出30%以上,并已顺利通过针刺、200℃热箱等实验测试,各方面性能都有非常大的提升,不仅续航里程可以轻松达到1000公里,充电速度要比传统锂电池快一倍,并且更加稳定。 但目前蜂巢能源官方并没有说明具体的量产时间。 钠离子电池 去年宁德时代发布了全新的钠离子电池,同样有望成为一条有竞争力的技术路线。 钠盐原材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大于100Wh/kg,可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媲美,但是其成本优势明显。虽然目前钠离子电池还存在循环寿命较短等缺点,但是从成本和储量丰富度来看,钠离子电池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耐低温的特性,让其拥有被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 短期来看,钠离子电池还不能全面取代锂电池,但有可能先从低速新能源车、储能电站等方面切入。而宁德时代也正在努力补足钠离子电池的短板,加速商业化进程。在最近的一场电话会议上,宁德时代表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顺利,供应链布局上需要一些时间,已与部分乘用车客户协商,明年将会正式量产。 结语: 随着碳酸锂矿价格的不断上涨,锂资源的供需矛盾中短期内还会继续恶化。中下游厂商们只有加速新技术路线的商业化,才能摆脱对单一稀有资源的依赖。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好事,这可以推动新能源车向着更长续航,更快充电以及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最终收益的还是消费者。 文章来源【优视汽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2022年10月25日,杭州】极氪009以“自在,豪华自得”(Luxuryat Ease)的核心理念,开启豪华MPV设计新纪元。基于人与空间关系的未来趋势,极氪009打造更加科技和高效的移动“空中大平层 Penthouse” ,将于11月1日 2 ...
好消息!近日国家财政部发布公告称:2023年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实施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对于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如此一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势必将继续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