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铅酸蓄电池容量下降过程理论分析新方法

新能源说(稿源) 2022-10-6 20:36 No.1997

铅酸蓄电池由几只12V的电池串联组成,通常采用【恒流+恒压+浮充】三段式智能充电

配置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车:新电池续航里程远,充电器正常转灯;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续航里程逐步下降,恒压期充电时间逐步延长;续航下降超过60%以后,蓄电池被充鼓的概率增加

借助【欧姆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单体电池物理参数的动态变化趋势,就可以清析地发现

铅酸蓄电池【容量下降快】的原因是【充电不足】单体与【过度充电】单体共存

铅酸蓄电池产生充电【热失控】的原因是恒压充电期【转灯无望】

【恒流】换成【恒功率】,变成【恒功率+恒压+浮充】三段式充电:单体充电电压差别小于0.4V;最低大于14.55V充电足,电池零硫化【容量提升】;最高小于14.90V过充电少,内阻上升慢【容量下降慢】;恒压期电流正常下降,不存在【转灯无望】充电安全有保障

【1】充放电过程物理参数

物理参数:时间,电流 I ,电压U,储电位{电动势}E,内阻R,温升

充电电压U=E+IR,放电电压U=E-IR;方程式:PbSO4+2H2O+PbSO4==PbO2+2H2SO4+Pb

1)随着充电时间增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方程式右边的物质增加,储电位E上升,H2SO4浓度上升,内阻R上升

2)电压上升到析气电压Ux{常温14.10V},H2O开始析气;析气功耗大,析气失水量多,H2SO4浓度上升,内阻R变大

3)能量损耗【内阻损耗+析气功耗】转化为热能;电池温度上升的后果:储电位下降,内阻上升,析气电压下降

【2】充放电过程能量转换

充电量=放电量+充放电内阻损耗+析气功耗


铅酸蓄电池容量下降过程理论分析新方法

1)充电量=储电量+析气功耗+充电内阻损耗

充电功率P=IU=IE+I²R,∫IUdt=充电量

∫IEdt=储电量+析气功耗,∫I²Rdt=内阻损耗

析气功耗=∫I²(U-Ux)dt,常温Ux=14.10V

储电量=∫IEdt-析气功耗=∫IUdt-能量损耗

能量损耗【内阻损耗+析气功耗】转化为热能

2)放电量=储电量-放电内阻损耗

放电功率P=IU=IE-I²R,∫IUdt=放电量

∫I²Rdt=内阻损耗转化为热能

【3】 充放电次数增加电池容量下降

铅酸蓄电池由几只12V的电池串联,通常采用【储电+恒压+浮充】三段式智能充电

恒流储电模式6020充电器参数:储电期电流3.0A,转恒压电压72.5V,恒压期电压73.5V,转灯电流0.6A

恒功率储电模式6020充电器参数:储电期电流3.2A➡️2.6A,转恒压电压72.5V,恒压期电压73.5V,转灯电流0.7A

1)充电次数增加单体内阻发生变化

充电电压U=E+IR,充电时间和电流相同

内阻和储电位差别引发电压和温升差别;电压和温升差别导致储电量和内阻差别;电池内阻大能量损耗大储电量减少;电池硫化储电能力下降储电量减少

2)放电次数增加充电起跑线发生变化

放电电压U=E-IR,放电时间和电流相同

内阻大单体发热多,电池温升高,储电位下降多,内阻上升多,放电电压下降快放电量少,放电后储电位高

内阻小单体发热少,电池温升低,储电位下降少,内阻上升少,放电电压下降慢放电量多,放电后储电位低

充电起跑线=储电位E+电流 I ×内阻R

【4】储电期电流影响蓄电池储电量

充电电压U=E+IR,充电功率P=IU=IE+I²R

储电量=∫IEdt-析气功耗=∫IUdt-能量损耗

1)储电前期:储电位低H2SO4浓度低,内阻小温升低,单体电压小于析气电压14.10V,析气功耗为0⃣️,充电电流大∫IEdt大储电量多,后续储电位上升快,蓄电池储电多

反之,储电前期电流小蓄电池储电量少

2)储电后期:储电位高H2SO4浓度上升,内阻上升内阻损耗大,单体电压大于析气电压,析气功耗转为热能,温度上升快,储电后期充电电流大,能量损耗多,蓄电池储电少

反之,储电后期电流小蓄电池储电量多

【5】储电期单体充电电压主动上升

单体电压上升速度取决于充电起跑线

1)充电起跑线高:充电电压上升快,析气失水多内阻上升快,电池温升高能量损耗大,储电量随着内阻增加而下降

2)充电起跑线低:充电电压上升慢,析气失水少内阻上升慢,电池温升低能量损耗小

电池零硫化内阻小:恒压前期电压上升多,储电量随着内阻缓慢增加而缓慢下降

电池硫化内阻小:恒压前期电压逐步下降,储电量随着电池硫化加深而快速下降

【6】转恒压储电位{6020为例}

储电位之和ΣEi=72.5-I·ΣRi,转恒压时电流高,能量损耗大,电池温升高,内阻之和ΣRi上升‬,内‬阻‬分‬压‬I‬·ΣRi更‬大‬,储电‬位之‬和‬低‬

反之,转恒压时电流小储电位之和高

【7】恒压期充电参数{以6020为例}

电压U=73.5V,电流 I =(73.5-ΣEi)/ΣRi

1)恒压期单体充电电压被动升降

单体电压Ui=Ei+IRi,电流下降温度下降,储电位Ei上升,内阻Ri下降,电压上升量=储电位上升量—内阻分压 IRi 下降量

储电位高电压上升多,温升高电压上升多

储电位低电压上升少,温升低电压上升少

2)恒压期电流下降速度

储电位之和ΣEi大‬电‬流下降‬快‬,单体内阻和温升差别小电流下降快

储电‬位之‬和‬‬‬ΣEi小‬电‬流‬下降‬慢‬,单‬体内‬阻‬和‬温度‬差别‬大电‬流下降‬慢‬

【8】恒流储电模式充电过程分析

【恒流+恒压+浮充】三段式充电:新电池储电位高内阻差别小,单体充电电压差别小于0.30V;随着充放电次数增加,单体充电电压差别逐步变大;最低小于14.45V充电不足电池硫化;最高大于14.85V过度充电失水更多

充电不足单体和过度充电单体共存蓄电池组【容量下降快】;恒压期时间【逐步延长】发展到【转灯无望】,转灯无望电流逐步上升到2.0A出现【充电异常】,异常继续充电的结果产生【热失控】,充鼓过度充电严重的电池

下面以6020为例分析充电过程

1)储电前期电流小3.0A,∫IEdt小后续储电位上升慢,蓄电池组储电量少

2)储电后期电流大3.0A,电池温升高能量损耗大,蓄电池组储电量少

3)储电期单体电压,内阻和温升差别大

过度充电单体:充电起跑线高,充电电压上升快,内阻大析气功耗大,电池温升高,恒压后期电压快速上升,储电期时间缩短

充电不足单体:充电起跑线低,充电电压上升缓慢,内阻小析气功耗小,电池温升低,转恒压时储电位更低,充电不足增加

4)转恒压时电流大3.0A,储电位之和ΣEi低,单体电压,内阻和温升差别大

5)恒压期单体充电电压差别继续拉大

充电不足单体储电位低,内阻小温升低,恒压前期电压上升少,后期电压平稳上升

过度充电单体储电位低,内阻大温升高,恒压前期电压上升多,后期电压平稳下降

6)恒压期【逐步延长】发展到【转灯无望】

储电位之和ΣEi低,单体内阻和温升差别大,充电电流下降慢,过度充电单体失水更多

随着充电不足单体硫化程度加深,恒压期充电时间【逐步延长】发展到【转灯无望】

【9】恒功率储电模式充电过程分析

【恒功率+恒压+浮充】三段式充电:新电池储电位高内阻差别小,单体充电电压差别小于0.40V;随着充放电次数增加,单体充电电压差别还是小于0.40V;最低大于14.55V充电足零硫化;最高小于14.90V过充电少正常失水

电池充电足储电多,正常失水内阻上升慢,蓄电池【容量下降慢】;恒压期电流正常下降,不存在【转灯无望】充电安全有保障

下面以6020为例分析充电过程

1)储电前期电流大3.2A,∫IEdt大后续储电位上升快,蓄电池组储电量多

2)储电后期电流小2.6A,电池温升低能量损耗小,蓄电池组储电量多

3)储电期单体电压,内阻和温升差别小

内阻大单体:内阻大储电位比较低,电压上升比较快,析气功耗比较大,电池温升比较高,恒压后期电压快速上升

内阻小单体:内阻小储电位比较高,电压上升比较慢,析气功耗比较小,电池温升比较低,恒压后期电压上升快

4)转恒压时电流小2.6A,储电位之和ΣEi高,单体电压,内阻和温升差别小

5)恒压期单体充电电压差别缩小

内阻小单体储电位高,温升比较低,恒压前期电压上升多,后期电压平稳下降

内阻大单体储电位低,温升比较高,恒压前期电压上升少,后期电压平稳上升

6)恒压期电流正常下降不存在【转灯无望】

储电位之和ΣEi高‬,单‬体内‬阻‬和‬温升‬差别‬小‬,充电‬电‬流‬下降‬快‬,内‬阻‬大‬单‬体正常‬失水‬

储电位下降不受硫化影响,储电位之和ΣEi下降‬正在比‬于内‬阻‬之‬和‬ΣRi上升‬,恒‬压‬期电‬流正常‬下降‬,不‬存在‬【转‬灯无‬望‬】充电‬安‬全有‬保障

敬请参阅【铅酸蓄电池充电新方法】和【铅酸蓄电池充电热失控过程说明】


文章来源【DUI结构新型变压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车城圈
买车、用车、养车等有关车交流的小圈子,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