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必须严查严惩、彻底整治,才能遏制这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电动车行业健康发展。 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危害极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电动自行车在生产时,均经过整体、统一的设计,如单独改动某一部件,会破坏电动车的整体性能,给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我国2019年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也就是“新国标”的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5km/h,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些车主为了满足快速通行的需求,会将电动自行车的电机、电池等进行改装。但擅自改装或加装大容量电池,会给电动自行车带来电气风险,更容易引发车辆自燃,给骑行者带来安全隐患。此外,不少商家为增加骑行的舒适性和载人数,将鞍座长度加长,而这改变了整车设计的承重受力位置,加大了车架的承重量,会使车架更容易发生断裂,隐藏巨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7月份开始,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百日行动”,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重拳打击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销售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等质量违法行为,规范公众的安全用车行为。 可见,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面临着使用风险与法律风险,一旦发生意外,只会得不偿失。但尽管如此,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的问题依然泛滥,屡禁不止。不少消费者心存侥幸,为追求“速度”而铤而走险。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如快递员、外卖员等,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私自改装车辆以提高时速、增加续航里程。而一般非法改装的电动自行车难以从外表上进行辨别,且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巨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监管的难度。 从维护公共安全的角度出发,消费者仍需不断提高对电动自行车安全的重视程度,增强安全出行的意识,自觉抵制非法改装,同时,更要积极举报非法改装行为,共同营造平安有序的交通环境。毋庸讳言,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并非个人可以完成,绝大部分情况下由商家代劳。“先买裸车上牌,再去改装”,是非法改装的惯用套路。于此而言,除了加强消费者安全教育以外,更要加强电动自行车销售与维修市场的监管,斩断非法改装的黑色产业链,聚焦源头进行治理。 此外,无论是骑行非法改装车的消费者,还是提供非法改装服务的商家,都要加大处罚的力度。只有严惩不贷,提高非法改装的成本与代价,才能达到更强大的威慑效果,减少非法改装现象。 奥一新闻评论员 林思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