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圈里,存在一条大家默认的技术鄙视链:纯电驱动优于插电式混动,插电式混动优于增程式动力。从目前各种驱动类型车辆的市场份额来看,这一排序也是成立的,纯电驱动车辆的保有量遥遥领先,插电式混动发展势头较为强劲,增程式动力目前仍属于小众,但这是否意味这条鄙视链就是合理的呢?咱们不妨先来剖析一下三种驱动形式的优缺点,再来进行验证。 1.纯电驱动 纯电驱动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技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车型级别跨度大,选择非常丰富。在自主品牌中,下到三五万元一辆的微型车,上到四五十万元一辆的高端纯电车型,不同价格区间都能找出不少能打的车型。在当前电价下,纯电汽车的使用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此外,大部分车型都拥有较高的“速价比”,即同等价位下,拥有较为出色的加速能力。比如二十多万的汉EV性能版零百加速时间仅需3.9秒,三十多万的特斯拉Model 3性能版加速时间为3.3秒,在燃油车领域,想要达到这样的性能水平,售价至少在百万级别。 (比亚迪汉EV) (特斯拉Model 3) 同时纯电车型也有着较为明显的缺点,补能不方便,容易给客户带来里程焦虑,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充电站的数量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特殊时期会遭遇充电排队的尴尬情况;二是充电时间长,这在大多数微型车中普遍存在,受成本限制,无法搭载快充技术,即便是具备快充技术的车型,最快也需要20-40分钟才能将电量充至80%,并且对充电桩的要求较高。目前也有企业开始尝试大规模建设换电网络,但是想要达到或接近加油站的数量水平,恐怕还需要较长时间。 (蔚来ET7) 2.插电式混合动力 混动其实分很多种,但目前归纳在新能源领域的只有插电式混合动力,要达到上绿牌的要求,纯电续航至少在50公里以上。插电式混动可以看作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既可以当做纯电车型使用,但是没有里程焦虑,也能当燃油车使用,而油耗水平基本会比同级别纯燃油车好很多,在油价上涨时期,这一优势会更加明显。另外,采用这一驱动形式的车辆,售价相对于同级别的燃油车会高一些,但是相比同级别纯电车型又会便宜一些,属于折中的选择。 (比亚迪宋PLUS DM-i) 受限于成本,插电式混动车型大部分售价都集中在15-30万价格区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另外,前面也有提到,这一类型的产品大多是基于燃油车进行了改动,所以在安全性能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隐患,有数据显示,插混车型的故障率要高于纯电车型。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插混技术研发赛道,这些弊端会逐步得到改进。人们对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的提高,是近期插电式混动车型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魏牌摩卡DHT-PHEV) 3.增程式动力 从技术路线的根本属性来看,增程式动力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插电式混动的一种。只是增程式动力的车型,发动机只负责发电,担任增程器的角色,不参与驱动车辆,相当于比常规的插混车型少了发动机直驱等驱动模式,所以才被视为落后的技术。从产品使用的角度来看,增程式动力汽车没有里程焦虑,在不充电的情况下可以当“油车”使用,但是驾驶感受依然是“电车”,除了多了台发动机,其余部分与纯电车型基本一致。 (理想ONE) 因为增程式动力并没有做到“去汽油化”,增程器工作时还会带来一些噪音和振动,所以被不少人批评是“伪新能源车”,在车型选择上比插混更少,基本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另一方面就是馈电状态下的油耗水平参差不齐,多数车型会沦为与燃油车差不多的水平,理想ONE、岚图FREE等明星产品皆是如此。这其中涉及到增程器的能量转化效率等方面的问题,相信后续能够有更好的技术手段进行优化。 (问界M5) 从上述介绍来看,三种驱动形式各有优缺点,谈不上谁比谁更好,鄙视链的形成更多地是因为汽车厂家之间的宣传骂战,贬低对手以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从技术角度来看,三种技术路线的核心都是围绕电能展开的,都要面对电池安全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多专注技术创新,少打嘴仗才是正确姿势。对于用户而言,更不用在意所谓的“鄙视链”,选择最符合自身使用需求的车型才是最重要的,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文/优视汽车 驭风)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文章来源【优视汽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加,一辆私家车已经成为了现代大多数家庭的标配,但对于这些车主来说,很多都是一个家庭只拥有一辆车,那这个预算该如何花也很重要,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下12-55万值得买的6款车。12万 ...
最近一段时间试驾的混动车型有点多,从吉利的星越L雷神智擎Hi•X油电混动版,到魏牌的拿铁DHT PHEV,从比亚迪的驱逐舰05,到吉利的帝豪L雷神Hi•X超级电混,可以说以亲测的方式对中国品牌三强的混动技术进行了一次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