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时代,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国内形成了以长春、十堰、重庆、广州、上海、北京、保定、杭州等为代表的汽车重镇。 伴随着汽车“新四化”加速推进,再加上国家“双碳”目标的大战略引领,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席卷中华大地。直观表现在上述燃油时代汽车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一大批“新能源汽车之都”悄然成型。 由于占据产业和人才优势,江浙沪、粤港澳大湾区和北京汇集了一大批智能网联、芯片以及无人驾驶企业,并且各自拥有在市场上占据话语权的强势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上,这三地明显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除此之外,被称为“最牛风投城市”的合肥走出了一条“逆袭”之路,其不仅成功投资蔚来,还投资动力电池企业、电池管理系统(BMS)企业、新能源电机企业,更是引来了比亚迪这艘“巨轮”,打造出不逊色于以上三地的新能源全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继合肥之后,近期另一中部省份河南豪掷百余亿,组建了新能源国家队,加入这场新能源“争夺战”,让本就有点刺鼻的烟硝味儿再度弥漫开来。 撬动千亿市场? 据多家行业头部媒体报道,注册资本30亿元的河南省汽车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近期成立,股权穿透后可以发现,其国资背景显露无疑。 还有不少媒体做了进一步披露,其实在河南省汽车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之前,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集团总经理缪文全曾在某发布会上提出要设立150亿元新能源汽车基金,整合河南汽车行业产能,组建河南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投资运营公司,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大项目招商落地。 30个亿的注册资金对于重资产模式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或许算不上什么,但有了1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加一起还是能做一些事情。 如果没记错的话,河南在之前已经释放了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2025年“小目标”。直观来看,届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要突破150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的比例超过40%,努力建成30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力争推动全省汽车整车产值达到5000亿元、零部件及配套产值达到5000亿元、销售及增值服务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 百余亿资金砸进去,能否做到上述千亿级数据的杠杆级变现?复制合肥当年的风投奇迹?只能说这个投资胆量很让人佩服,况且时间还有三年,一切皆有可能。 河南亟待发力? 或许有人会说,上面那个小目标一点也不小,这个举措怎么看都透露着一股紧迫感。 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燃油车时代的河南,手里起的牌不算少,整个汽车年产值也做到了两千个亿级别,但从含金量这个维度来看,很难谈得上优秀。 除了宇通在商用车市场有一定的话语权之外,基本上没有孵化出属于自己的本土强势乘用车企,唯一一个寄予希望的海马汽车如今战略方向已经放在了海南,而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东风日产郑州工厂、奇瑞汽车开封基地目前还是生产工厂的角色,郑州日产也只是聚焦在体量十分小的皮卡领域,成气候的基本没有。 但不可否认的是,河南这些年积累的产业链倒是实实在在的。从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车、配套设备,河南扎扎实实地形成了汽车全产业链,这在全国并不多见。再加上河南地处中原,交通四通八达,城市集群密集,这也是大多数省份无法比拟的。 另外,还有一个河南最大的市场优势,这在全国也是独一份。参考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3月底,河南省汽车保有量2133万9098辆,占全国3.07亿汽车保有量的7%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66万7255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5%左右。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河南9940万人口数据计算,相当于每5个河南人拥有一辆车。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3月中旬,郑州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7.8万辆,郑州、濮阳、洛阳等多个河南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超过30%,高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河南要汽车底子有底子,要市场有市场,并且资本也筹划好了,眼下缺的是孵化出几家有知名度的新能源乘用车企。因此,河南绝对不能再走燃油时代的老路,在新能源这条新赛道上要一改曾经大而不强的现状,走出一条崭新的路。 资本强势赋能? 河南组建的新能源国家队会是怎样的运作模式?想必这是很多吃瓜群众关心的。 有业内人士分析该公司经营范围后发现,其主要以投资、资产管理为主,并不包含整车制造,有点类似于当下新能源车企背后的诸多投资机构或企业。 咱们理性地看待这件事情。首先必须承认造车很烧钱,现实情况绝大多数车企也都缺钱,所以钱能解决很多燃眉之急。但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仅仅有钱是万万不够的,因为钱堆不出来强大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以当下国家队进场新能源为例,摆在我们眼前的有红旗汽车、岚图汽车、极狐ARCFOX、广汽埃安、上汽智己、长安深蓝、阿维塔等等。这些国家队和河南省汽车产业投资集团又有所不同,他们都有相当深厚的造车经验,并非只是国家队往内部注入资本那么简单。 所以,对于河南省汽车产业投资集团来说,资金这一方面是没啥问题,但如何盘活手中现有的资源,孵化出有竞争力的车企,又或者引入国内有知名度的车企,打造出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这才是重中之重。 还有一点也值得一提,那就是新能源研发和制造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做支撑。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江浙沪、粤港澳大湾区和北京为何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新三极,和当地的人才密切相关。而对于河南来说,虽然高校数量不少,但211院校仅有一所郑州大学,这也是其在人才层面的劣势。 【结语】无论如何,河南展现出了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眼光和魄力,并且眼下正在一步步的落地,无论是内部百余亿投资整合,还是外部牵手宁德和比亚迪,都能看出这个中部大省逐鹿新能源汽车的决心。诚然,探索未知的道路注定充满艰辛、风险和挑战,我们还是期待能够完成2025年的宏伟目标。 文章来源【汽车情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巧梅 北京报道在5月24日提出促消费和有效投资、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6月22日提出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活跃二手车市场后,7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促进汽车消费的举 ...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7月27日,为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预测产量的机构AutoAnalysis警告称,由于关键零部件的全球短缺,英国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恢复每年生产100万辆汽车的水平,比预期晚了两年。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