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接棒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到底怎样才够格?她研究多年终找到方法

能源观察(稿源) 2022-7-27 15:35 No.1738

201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锂电池三杰”,以肯定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

但在锂电池之后,谁能成为合格的“继任者”?

许多科学家把目光聚焦在钠离子电池身上。

不久前公布的“第17届中国女科学家”获奖名单中,一位“钠离子电池”研究者就榜上有名。

她正是我国新型高效储能材料及器件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余彦。


接棒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到底怎样才够格?她研究多年终找到方法

余彦

锂电池不吃香了?

人们一边享受着锂电池带来的便利,一边琢磨着怎么把锂电池淘汰——这个听上去有些“渣男”的行径,说到底,是一种无奈之举。

锂电池之所以“横行”电池界多年,甚至拿下“一哥”位置,和它自身的优势分不开。

续航能力强、使用寿命长,拿下了这两个消费者最关心的点,几乎已经让它立于不败之地;再加上锂电池化学性质稳定,即便处于废旧状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都很小……在这些优点面前,让人想不选它都很难。

那么,为什么我们又要找锂电池的替代品呢?

这主要还是出于成本考虑。


接棒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到底怎样才够格?她研究多年终找到方法

目前许多新能源汽车选用的都是锂电池

事实上,用于锂电池生产的核心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一直在上涨。

最新数据显示,7月18日电池级碳酸锂的报价已经达到47万元/吨,较今年年初的31.15万元/吨上涨超过50%。

而在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整车及搭载三元电池的整车中,锂资源成本占比分别为8.42%、7.89%。据测算,锂价每吨每涨10万元,搭载磷酸铁锂电池整车成本上升3807元;搭载三元电池整车成本上升5363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化学性质相近、原材料更好获取、制备成本更低的“钠离子电池”,自然成为“替代品”的首选对象。

据有关数据,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成本仅是锂电池的40%左右。

只要攻克了钠离子电池的相关技术,还怕没有平价电池用?

就这样,走上钠离子电池研究之路

余彦的“钠离子电池”研究之路,大致可以追溯到2002年。

那一年,她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跟着导师研究“二次电池”。

所谓“二次电池”,是相对于我们以前使用的一次性电池来说的。可以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是“二次电池”最突出的优势。我们现在用的锂电池,包括仍在研发的钠离子电池等,其实都属于“二次电池”这个大类。

也就是在进行相关研究的时候,让余彦发现了钠离子电池的潜能。


接棒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到底怎样才够格?她研究多年终找到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景

除了化学性质、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外,最吸引余彦的,是钠离子电池所涉及技术的巨大空间。

直白点来说,各国相关方面的科学家研究了这么多年,仍没有完美解决钠离子电池电量存储能力不足、循环寿命较短的瓶颈问题。

针对这两个非常明显的“短板”,有些人觉得应该进一步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也有人觉得,不一定要让钠离子电池完全替代锂电池,可以先从对能量需求不那么高的领域做部分替代……

正是这些不同的观点,让余彦意识到,她能在这个领域发挥的,还有很多。

补齐短板,就要多管齐下

余彦是研究材料化学出身的,在确定了“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器件”研究方向后,她和团队,一直想找到一个新的思路,来整体提升钠离子电池的性能。


接棒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到底怎样才够格?她研究多年终找到方法

钠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构成。

“单打独斗”是做不下来的,余彦觉得,要想整体提升钠离子电池的性能,就得依靠“组合拳”——针对正极材料,她和团队成功揭示了电极材料“离子、电子、电荷传输协同增强”机制;面对负极材料,他们则提出了多相多尺度协同调控电极材料导电性、离子传输效率及体积效应的策略。

而在钠离子电池器件性能的优化上,余彦还进一步提出电解液辅助的钠离子嵌入策略,从而研制出整体寿命长、循环次数多、使用效率高的“钠离子电池柔性全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安时级软包电池”。目前,他们已经和业内多家公司进行了交流,为推进储能电池产业化发展做努力。

2021年7月,国内厂商宁德时代就用一场仅有10分钟的直播发布了其研发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并表示在2023年将实现产业化。而国内其他的电池龙头企业,如鹏辉能源、容百科技、长远锂科也早已将钠离子电池的研发提上日程。

余彦曾说:“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要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便捷和美好的生活,这是科研人员的使命。”

不论是谁率先将钠离子电池推向市场,都将无疑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文章来源【我是科学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车城圈
买车、用车、养车等有关车交流的小圈子,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