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订单式的传播有多少水分,问界M7的热度,多半是奔着华为去的。 与首台车型问界M5不太相同,问界M7是一台非常纯粹,且定位更高的“华为SUV”,毕竟问界M5更像是赛力斯SF5的改款车型,在设计、生产、制造上都有SF5的影子。 其实说白了,问界M5就是SF5的升级车型,外形进行了改款,换上了大批量华为的技术。 华为技术,自然是好的,至少要比小康优秀许多,即便华为不在汽车圈,但科技层面的技术储备仍然是让很多车企汗颜的存在。 此次问界M7登场,官方表示订单已经突破5万,按照这种热度,订单突破10万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有独立思考价值的人,订单式的成绩有水分,而且水分未必不大,对问界M7这台车的看法,我们应该从背后的产业群思考。 严格意义上来说,华为在问界M7中充当的是一个技术提供商的角色。 所以我们看,问界M7这台车其实非常有意思,科技是顶级的,且座舱的设计方向、智能体验都使产业格局足够高大。 但,它缺少一个好的设计师。 就像是给赫本穿翠花衣服的感觉,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根本意义上是源于背后的生产方式,问界M7的设计、生产、制造全权交付小康来做。 所以说,问界M7的抬头,是小康汽车。 在问界M7官网的备注上,这台车来源于“重庆金康赛力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简单来说,就是小康。 但在外界的认知上,问界M7似乎与小康没有太多关系。 背后的逻辑,是为了保护问界M7的市场认知,将华为推向主导,小康战略后退,所以我们看到了问界M7放在了华为新品发布会上,而且为了更好的进行销售,问界M7放在华为的销售店中。 甚至,为了卖车都贴上“华为汽车”的标签,而不是赛力斯和小康汽车了。 华为有自己的需求,小康更像是科技的载体,问界M7设计成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台车在智能、科技方向按照华为的预想去走。 HI战略合作伙伴有很多,北汽、长安、广汽都有战略规划,但唯独小康成为了核心伙伴。 原因是与那些大型国企相比,华为这个跨界大佬成为小康的大腿,所以甘愿成为华为打进汽车圈的“壳体”。 那我们来看问界M7的卖点是什么? 鸿蒙系统、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零重力座椅、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一台新车的全部亮点都来自于供应商,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是完全不同意的,反客为主这种情况只会顺理成章的出现在小康&华为的合作模式中。 因为华为太强了。 它具备研发座舱系统的技术储备,具备研发高精度电驱系统的底子,同时也拥有自动驾驶辅助最需要的数据网络、硬件基础储备能力。 当代是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发展路线,时代需要的技术,小康都没有,它只有一个能够帮助华为解决生产问题的工厂,而这是华为最需要的。 理性来看,问界M7订单多少,能卖多少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华为通过小康打通了成为汽车核心、主流供应商的通道,在HI南北齐发力的战略构想下,华为进入汽车市场的决策已经落地。 这才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猴年春节将近,2015年汽车行业的明争暗斗也已经尘埃落定。据乘联会数据统计,今年国内十大乘用车集团分别是: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一汽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集团、华晨汽 ...
出品 丨 搜狐汽车研究室6月,我国汽车产业受疫情影响的供应链已全面恢复,企业加快生产节奏弥补损失。在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地方政府促汽车消费政策叠加下,6月乘用车市场批发量表现良好,终端市场也有明显起色,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