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T观察02丨问界M7能否精准狙击理想ONE/L9?

我在车城(稿源) 2022-7-5 19:16 No.1688


出品 丨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作者 丨 李德辉


编者按丨「T观察」是搜狐汽车推出的一档聚焦汽车行业前沿的评论栏目,围绕电动、智能、网联、共享等赛道的焦点议题,从战略、行业、技术、市场、管理、用户等视角出发,对照各个领域的不同案例,剖析观察对象的操作方式与内在规律,以现象为点、规律为线,构建信息价值网,为读者提供有价值且可供参考的观点。


2022年7月4日,AITO品牌旗下的第二款车型问界M7正式发布。这也是华为和小康合作的第三款车型,前两款分别是赛力斯SF5、问界M5。


相对于销量惨淡的赛力斯SF5,问界M5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分别实现了销量连续突破3000辆、5000辆和7000辆的成绩。甚至还有传闻说,为了能够在7月份交出月销过万的成绩,华为故意压低了6月份的交付量。表面上看,华为主导的AITO问界系列势能渐起。


实际上,问界M7的出现,才露出了华为凶狠的“獠牙”。


业界有这么一种说法,华为学谁,谁死。意思是说,华为进入一个领域,会给该领域带来较大的冲击,比如近在眼前智能手机领域。其实,这是对成熟行业的降维打击,实现市场收割的目的。


仔细对比一下三款产品,不难发现,华为对产品卖点的提炼,越来越清晰,从技术和性能导向越来越接近功能和需求导向。SF5和问界M5发布之后,其实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这两款车的使用场景是什么,泯然众人矣。但是M7发布之后就完全不一样,经过昨晚一晚的酝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将其与理想ONE/L9对比。不管是否存在华为的主动引导,但终归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更清晰一些。


熟悉华为产品和市场策略的人应该对此做法并不陌生,成分品牌加比附营销。在华为手机异军突起的过程中,徕卡三摄的产品卖点功不可没,一举锁定了消费者的产品认知,与其它品牌形成高壁垒的差异化。在汽车领域,原本华为就是最大的成分品牌,但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效果已经衰减。问界M7的一系列使用场景设计都暗戳戳的把消费者的认知引向理想ONE/L9,主打车内空间和使用场景。


主导品牌和营销之后,华为的“狙击战”开始找到自己的节奏。


尽管数据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从理想和华为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理想L9在72小时订单到3万个、问界M7在4小时订单破两万,两者之间多少存在着较劲的气味。同时,问界M7的售价定在31.98-37.98 万元,理想ONE 34.98万元、L9 45.98万元,三款车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有消息说,在发布会之前,去门店看过理想L9之后,余承东是笑着离开的。


余承东的底气来自哪里?外界认为,华为的技术实力很强;余承东感觉,自己带的团队很能打。余承东有“余大嘴”的称号,暗示其喜欢吹牛的说话方式。但是,在组织能力方面的自信,业界还是比较认可。同时,组织能力也是华为能够打赢“狙击战”的有力保障。2021年的时候,李想就提到,随着企业规模变大,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组织和管理能力。在组织管理上,他们正在向最好的榜样学习,比如华为IPD模式。


华为,并不高明,只是智慧,按照规律办事。


收割成熟市场,前有理查德·布兰森创办的维珍集团,专挑存在软肋的领域进入;现有马斯克领导的特斯拉,利用第一性原理,直击本质,将成本降低到市场现有水平的几十分之一。甚至还有现阶段被抨击不思创新的库克率领的苹果,从引领创新到现在跟随安卓的功能更新。


供应链资源整合,前有小米的雷军,以平价的方式进入智能手机及其生态,改变了原有的市场格局;后有李斌创办的蔚来汽车,以代工方式重塑了汽车领域的生产与运营方式。


即便是组织管理方式,华为也曾向IBM学习,实现跨越式的改变。


每种方法都有适用环境和使用边界,找到最佳的组合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本文来源【搜狐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车城圈
买车、用车、养车等有关车交流的小圈子,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