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出现,让原本在汽车领域并不活跃的互联网企业,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这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谷歌,这家公司从2009年就开始了无人驾驶路测,迄今为止其无人车驾驶里程已超300万英里。而在国内,目前家喻户晓的四大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百度和腾讯也已全线入局,并已经有了相关的成果。 譬如京东的无人轻型厢式货车,日前被曝已经测试成功。阿里的YunOS操作系统,自去年以来先后在上汽的多款车型上进行了搭载,基于这一成就,阿里近期又发布了全新的AliOS。而百度,则以Apollo平台最受关注,据悉依靠这个平台,目前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已达70家,可谓阵营强大。比较而言,腾讯相对要谨慎一些,主要依靠投资和合作来切入这个市场,比如收购特斯拉股权,与广汽合作,一步步加大在这个领域的参与度……那么转战新阵地后,这些互联网巨头究竟谁能率先在汽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呢? 阿里巴巴:从车载系统做起 赋能互联网汽车 阿里的自动驾驶之路,从车载系统开始。虽然这家企业早在2010年就开始投入核心操作系统研发,但阿里正式进入汽车操作系统领域是在2014年。 2014年7月,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积极围绕“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展开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 其中,针对互联网汽车,根据早期的规划,将以最终用户体验为导向,集成阿里巴巴的“YunOS”操作系统、大数据、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虾米音乐等资源和上汽集团的整车与零部件开发、汽车服务贸易等资源,打通汽车全生命周期用车需求和互联网生活圈,让用户体验到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更加便捷的移动智能化生态圈。 作为合作方之一,阿里巴巴拥有自主开发的Yun OS操作系统、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平台和互联网大数据,构建了庞大的互联网内容、服务和生态圈,在电子商务、金融、地图和导航、通讯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和服务能力,而这些对于互联网汽车都是不可或缺的。 2015年3月,上汽与阿里巴巴共同宣布,将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打造“跑在互联网上 的汽车”。双方合作的首款互联网汽车将于2016年上市。 随后,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2016年7月,由阿里和上汽联合打造的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正式上市。该车融合了阿里的多项互联网技术,包括”YunOSforCar”智能操作系统,能用手表开启车门,地图能自动感知车速,可以自拍,车内不需要手机导航,语音成为第一交互方式等。系统供应商则是阿里和上汽合资的斑马汽车,因此车主个人数据也由斑马管理。而整车的研发、销售等传统汽车业务部分,由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负责。 该车上市后,仅5天时间销量就突破5000辆,之后近一年的时间里,荣威RX5月均销量长期保持在2万辆以上,成为上汽自主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款产品。伴随着RX5的巨大成功,2017年上汽又陆续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家轿” 荣威i6、名爵ZS等多款互联网汽车,带动上汽乘用车整体销量大获增长,上汽乘用车也因此成为“全球互联网汽车销量最高车企”。 最近,上汽继续坚持“趁热打铁”的策略,推出了旗下第三款SUV车型——荣威RX3。作为一款全新紧凑级SUV,该车依旧将搭载上汽与阿里联合开发的YunOS互联网汽车系统,最新互联网系统升级了智能语音交互、在线多功能地图、支付宝应用等互联网功能,同时还增加了美食地图、组队出行、自驾游管家等更多个性化和社交化的服务,并可实现不断升级迭代,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也宣布升级操作系统战略,发布全新的AliOS品牌及口号:驱动万物智能。新的阿里巴巴操作系统事业部将在IoT领域持续增加投入,面向汽车、IoT终端、IoT芯片和工业领域研发物联网操作系统,并整合原YunOS移动端业务。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AliOS总裁胡晓明表示,阿里集团将持续深耕汽车操作系统领域,携手斑马网络和更多汽车全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随后,在10月13日的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了AliOS新的合作伙伴——神龙汽车。未来,AliOS、斑马网络与神龙汽车三方将联手推出搭载AliOS的智联网汽车,首款车型将落地东风雪铁龙,于2018年正式推出。 而伴随着此次合作的宣布,斑马网络还在AliOS峰会现场发布了互联网汽车上市一周年以来的最大的一次OTA空中升级——斑马智行2.0。与1.0版本相比,斑马智行2.0新增了副驾驶语音控制,并进一步丰富了情景语音功能,升级了地图引擎,支持外接更多智能设备。同时依靠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高德地图、众安保险、虾米音乐等企业,以及云计算、语音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构建了包括支付、地图、音乐、票务、旅游、保险以及云服务在内的完整生态链,提供传统车机远达不到的服务完整性,再次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百度:押注“阿波罗” 开启自动驾驶freestyle 在互联网造车这件事上,百度或许不是最早的一家,但绝对是发展最迅速的企业之一。 从2013年7月百度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并启动无人驾驶研发项目,过去四年,百度在无人驾驶项目上实现了多次重大跨越。包括2015年底首次实现无人车在城市道路、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2016年底18辆百度无人车首次在全开放城市道路的复杂路况下实现自动驾驶试运营,2017年4 月发布“阿波罗计划”,7月开放阿波罗平台,以及与众多知名车企、零部件企业和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如今,提及百度自动驾驶,业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2017年7月阿波罗计划的正式发布,让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再上一个台阶。 7月5日,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集团总裁陆奇公布了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Apollo(阿波罗计划)生态正式诞生。陆奇透露,百度的AI开放生态架构包括: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DuerOS和自动驾驶Apollo开放平台,以及百度大脑和智能云。 同时,陆奇还宣布正式开放阿波罗计划1.0版本。陆奇表示,Apollo 1.0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百度开放了封闭场地循迹自动驾驶能力、自定位能力和端到端等非常有价值的数据。更为重要的是,Apollo会快速地开放越来越多的能力,每周都会更新,每两个月左右都有新的版本和总体能力的提升。 而基于阿波罗平台,截至7月5日,百度已经和超过5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15家全球知名的整车厂,13家国内优秀的制造商,以及10家全球领先的零部件供应商,还有众多的一流芯片企业、传感器生产商、地图商、云服务提供商、研究机构和城市合作伙伴等,可谓阵容强大。 两个月后,即2017年9月,百度如约发布新的阿波罗版本——Apollo 1.5。此次开放的新版本,具备五大核心开放能力——障碍物感知、决策规划、云端仿真、高精地图服务、端到端的深度学习(End-to-End),其中前四种能力均为首次开放。此外,Apollo1.5支持昼夜定车道自动驾驶,可实现夜间环境下的障碍物识别,以及非典型交通场景下的异性障碍物识别。国内新锐创业公司Momenta和智行者科技成了Apollo1.5的首批合作者。此外,全球顶尖激光雷达制造商Velodyne、ROS、硅谷在线教育平台优达学城也于同期与百度建立了合作关系,百度阿波罗平台合作伙伴阵容进一步得到扩大。 不过,也有声音透露,虽然百度对外宣称的合作伙伴很多,但真正愿意参与其中的车企很少。因为使用百度的无人驾驶软件平台,便意味着车企要放弃自己原有的路线,让其他企业来做主导,这显然是实力雄厚的整车企业们不愿意的。再者,根据阿波罗计划开放原则,合作伙伴只有贡献更多的数据资源,才能得到平台更多的帮助,而数据在自动驾驶时代,恰恰被认为是“像石油一样珍贵”的资源,因而想让车企们开放这些数据显然很困难,尤其是测试数据的开放。还有就是安全问题,开放阿波罗1.0时,陆奇曾这样介绍——凭借1.0版本,一个人花三天时间就可以完成整车从组装到测试的所有内容,打造一辆属于自己的、有强大能力的自动驾驶汽车,仅从表面看,该平台确实大大加速了自动驾驶研发,但产品背后的安全问题不能不让人担忧。正因为如此,尽管技术先进,真正愿意使用该平台的整车企业并不多。至于后期通过百度技术上的不断创新、系统方面的不断优化,是否有更多的企业“打心底”愿意接纳这个平台,后期会持续关注。 京东:后来居上 无人轻型货车开始路试 京东作为国内电商巨头之一,其无人车研发自然而然是围绕物流展开。 2016年5月,京东成立专注于物流领域科技研发的“X事业部”。根据当时的规划,该事业部在未来将专攻三大产品——无人机、无人车和无人仓,其中无人机,主要用于提供偏远农村地区飞机“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无人车则是现在行业热议的无人驾驶汽车,主要用于城市内无人配送解决方案。 2017年“618”,京东“无人车”高调投入运营,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完成了首单配送任务。据悉,当时无人车从人民大学的京东出发,将货物送到几百米外的教学楼,在此过程中,位于无人车车顶的16线激光雷达和车身的数个视觉传感器等配置,会帮助无人车感知周围的路况与障碍物,并根据高度智能化和自主学习算法,不断优化配送能力。 如果无人车发现前方有障碍物,会根据距离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若前方障碍物的速度过慢,无人车会自动停止;若障碍物前行速度尚可,无人车会调整自己的速度,进行尾随;若有障碍物静止在无人车前方,在道路宽度允许的条件下,无人车会选择绕行通过。虽然在有些人看来,京东的此次尝试“尬点”满满,但不可否认,这是京东在无人驾驶技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之后,9月底,京东的无人驾驶汽车再次闯入大家的视野。与6月份“小巧”的造型不同,这次京东展示的是真真正正的“无人驾驶车”。 据了解,京东此次公布的无人车定位为轻型无人货车,共有两款,分别基于上汽大通EV80的新能源无人货车和东风电动无人货车打造。车上搭载了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定位系统以及高精地图,可以自主完成运行路线规划,实现主动换道、避障、车位识别、自主泊车等诸多功能。如行驶过程中,车辆检测到前方有障碍,即使远在150米以外也可以被感知,从而给予车辆足够的时间重新进行道路规划与障碍规避;而遇到信号灯时,车辆的前视摄像头也可以准确感知,以保障无人货车安全有序的平稳前行。 伴随着无人车的亮相,同日京东分别与上汽大通、东风汽车两家整车企业达成合作,将与两者共同研发新能源无人驾驶货车。未来,京东将提供AI技术和物流运输场景,这些是京东在多年电商运营过程中积累的资源,上汽大通和东风则负责无人货车的硬件平台以及整套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如果从“入行”时间来看,相较于其他几家企业,京东的确算晚的,毕竟2016年5月份的时候,百度的无人车已经进行了路测,阿里的YunOS系统也已经搭载在上汽的车上,准备开售了。但京东却选了一条最快捷的无人驾驶商业化道路——无人货车。因为,物流运输货车已经被很多人认为是无人驾驶技术未来最可能率先落地的应用场景之一,特别是在园区、景区、机场和大学等较封闭环境中,推广使用无人驾驶的接驳车、观光车、运输车,比开放的公共道路更容易。从这一点上来讲,京东想要“后来居上”,也不是不可能。况且,京东还手握着大量的消费数据,这对于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也不可或缺。 腾讯:汽车业务多点开花 广撒网谋市场 同京东一样,腾讯对于自动驾驶,也属于“慢热型”。尽管这家科技巨头在汽车领域早有布局,且业务范围广泛——其涉及的领域包括车联网、车载硬件、智能出行、二手车服务、P2P租车、汽车后市场等多个领域,但腾讯正式开始将研发自动驾驶提上日程,要从2016年下半年算起。 2016年下半年,腾讯成立自动驾驶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在360度环视、高精度地图、点云信息处理以及融合定位等方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承担了腾讯在无人驾驶领域积累全套核心技术、牵引产学研合作的任务。 同年底,腾讯与上海国际汽车城签署合作协议,前者自动驾驶实验室将入驻上海国际汽车城创新港,充分利用上海国际汽车城的资源优势,以及腾讯本身在高精度地图、自主驾驶、自主车技术验证与评估、自主车运营测试等方面的技术储备,共同推进自主驾驶相关产业技术发展和商业化应用。 同时,腾讯自动驾驶实验室和上海国际汽车城还将基于UIC联合创新中心、Imec智能汽车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实施实验室对接,共同在无人驾驶领域探索更多新技术。不仅如此,腾讯旗下科恩实验室、腾讯车联等相关业务也将合作支持上海国际汽车城示范中心,共同探索汽车智能网联的相关标准。可以说,此时的腾讯已经默默地在心里绘制了一张自动驾驶宏伟蓝图。 进入2017年,同其他所有看好自动驾驶汽车产业未来的企业一样,腾讯也加速了对自动驾驶的产业布局,通过与蔚来汽车、特斯拉、广汽等整车企业合作,一方面弥补互联网企业在整车制造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看好这些企业在自动驾驶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7年3月,腾讯对新兴汽车公司蔚来汽车进行投资,彼时的蔚来汽车已经获得美国加州无人驾驶测试牌照,并以257公里的时速创造了无人驾驶车的最快纪录,实力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作为新造车势力中的翘楚,蔚来汽车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有望率先量产的。 同月,腾讯通过旗下公司黄河投资,以17.78亿美元在公开市场收购了特斯拉816.75万股股票,占股5%,成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东。众所周知,特斯拉作为新造车领域的“新秀”,同时又是全球电动汽车、辅助驾驶、共享车辆、数字化现实世界信息、可持续能源发电和可扩展能量存储等新技术的先驱,其自动驾驶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业内一直被广为称道,腾讯此时“示好”,在有些人眼里自然是大有深意。 况且,3月份收购特斯拉股权时,轰轰烈烈的“互联网造车”运动已经行至中场,譬如百度、阿里、谷歌等科技巨头都已纷纷入局,身在同一阵营的腾讯又岂能落下步伐。因此腾讯这一举动便被部分业内人士看做是加码自动驾驶的重要举措。 之后,腾讯大约沉寂了近半年的时间,于9月份再度传出重磅——牵手广汽,发展智能汽车。9月18日,腾讯与广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车联网服务、智能驾驶、云平台、大数据、汽车生态圈、智能网联汽车营销和宣传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同时探讨在汽车电商平台、汽车保险业务以及移动出行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资本合作,以共同推动双方业务的共同发展。 腾讯选择广汽是有道理的。首先就广汽而言,除去传统的整车制造技术及相关服务,广汽在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驾驶等新兴领域,很早就开展了相关的技术研发。早在2013年,广汽就开发了首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汽车,并掌握了多项无人驾驶技术。2016年,广汽无人驾驶汽车两次参加国家级竞赛,均名列前茅。 智能网联方面,广汽集团在车联网、电子电器、行车电脑、新能源等方面已形成了自主技术积累,如广汽自主研发的In-Joy交互系统,拥有远程控制、车况定位、紧急救援等18项强大功能,已实现自主驾驶、自主泊车功能。此外,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也已经于今年4月动工建设,一期20万辆/年产能项目预计明年年底投产。 其次,作为国内五大汽车集团,目前上汽已经和阿里达成了合作,京东牵手了东风,长安和一汽则拥抱了百度,剩下的就只有广汽了。至于此次两大巨头强强联手将结出什么果,后面还有待继续观察。 总而言之,针对自动驾驶,目前腾讯的布局已经涵盖了云端、算法、高精度地图、整车制造等多个方面,这每一项都是决定将来自动驾驶能否落地的关键。因此虽然起步晚,或许由腾讯主导的自动驾驶汽车真能够率先落地也未可知。况且,以腾讯目前针对汽车领域的“广撒网”策略,其在车在硬件、智能出行、二手车服务、P2P租车、汽车后市场等领域的经验、数据,在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真正量产落地,汽车由传统的交通工具转变成大型移动终端的新时代,也将是一笔宝贵的资源。 盖世小结:互联网企业作为汽车产业的新进入者,虽然他们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上拥有成熟的技术,但由于本身没有造车经验,其汽车产品想要最终落地,很大程度上还要倚重合作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从这一点上来讲,如今阿里已携手上汽和神龙汽车,百度有一汽、长安、奇瑞等后援,京东则牵手了上汽大通和东风,腾讯选择了广汽、蔚来汽车和特斯拉,这些互联网巨头之间的较量,很大程度上也是与他们合作的车企之间的较量。 此外,足够的资金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这一点从老贾造车就可以看出。不过上面四家显然不担心这个问题,像阿里巴巴,旗下簇拥着支付宝、淘宝、天猫、聚划算、阿里云等一干猛将,腾讯则有微信、qq以及众多的游戏产品成为其摇钱树,不差钱。所以究竟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和腾讯,谁能率先在汽车领域抢占高地,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本文版权为盖世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盖世汽车)及作者。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7-15万,算是国产车的热门价位区间,也是选择国产车最多的消费群体,也是国产SUV更为侧重和产品更为集中的领域。在这其中有不少代表性产品,比如哈弗H6或者是吉利博越、荣威RX5等等,也有很多后起之秀,今天我们就来 ...
2016年开始,有喜欢搞事情的车企,率先喊出了互联网汽车的口号,现在结局不怎么样,销量一般、口碑一般,都挺惨的。再到后来,特斯拉Model 3这种车从2019年开始大杀四方,越来越多车企开始发力智能化。当然,这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