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宁德时代之外的新能源汽车牛股,似乎又出现了。 5月20日,长城汽车发布了一款中高端电动车-欧拉芭蕾猫,这是当下市场中唯一的女性专属车型,价格直接来到了20万级别,而此前欧拉的热销车型 黑猫(参数|图片)、 白猫(参数|图片)均价都在9万元左右,在成本上涨压力下不得不停止销售。 欧拉(参数|图片) 芭蕾猫(参数|图片)的发售,象征着长城欧拉品牌向上,也是长城这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在这一领域落下的又一子。在此之前,长城已深入布局新能源产业链了。 几乎同时,长城汽车的股价在经历大起大落后,再次反弹。从5月10日开盘的22.43元,涨到5月19日最高36.93元,8个交易日的合计涨幅高达64.6%,之后继续在高位,5月26日收盘报35.23元,成了A股汽车板块的一支“妖股”。 长城汽车的野心,是要执中国新能源汽车之牛耳,这与比亚迪王传福有得一拼。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说,“中国汽车品牌领跑的机会,只有新能源这一次”,那么,他抓住了吗? 新明星股 在近几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中,长城汽车占据了一席之地。 长城的纯电动品牌欧拉,2021 年销量达 13.5 万辆,凭一己之力担起了整个集团97%的新能源车销量。这使得长城汽车成为A股电动汽车板块中,除了比亚迪外的又一明星股。 不仅造车,长城汽车从底盘、动力系统、电池和自动驾驶等核心零部件领域,都构建了研发、生产体系,魏建军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来思考布局的。 尤其是在行业中关键的电池和自动驾驶领域,旗下的蜂巢能源、毫末智行,是长城汽车的底牌,在供应链紧缺的大环境下,长城可以更加从容。 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榜中,蜂巢新能源排在第九,2021年在长城汽车配套装机量占比达到 94%。 根据2021年底发布的「领蜂600战略」,其全球产能计划于 2025 年提升至 600GWh,与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同期670GWh的产能目标不相上下。 自动驾驶方面依托于毫末智行自研,在电子电气架构、智慧线控底盘、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领域均有技术布局,并与华为、高通、Momenta 等科技公司在智能化领域达成合作。 这一系列较早的规划与转型,让资本市场对长城汽车的“新能源”概念有了认知。2021年长城汽车股价大涨,从去年5月21日开盘的30.48元,涨到同年10月29日最高的69.73元,涨幅高达约1.3倍,市值也冲到6400多亿。 那段时间,魏建军成为王传福外,第二幸福的传统车企掌门人。 但从去年年底,新能源板块调整,长城汽车从2021年10月最高达69.7元,一直跌到今年4月29日最低的21.2元,市值蒸发近4500亿元。 这其中,机构的“釜底抽薪”是股价下跌的导火索。 2021 年三季度开始,投资长城汽车机构数量就在不断减少,从 2021 年中报的 517 家,减少到 2021 年报的 62 家,持股市值从 2454 亿元减少到 46 亿元,持仓比例从 92.69%,减少到了 1.57%。 不过,5月份以来,在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等消息刺激下,长城汽车股价又开始反弹。 截至5月26日,申万汽车版中长城汽车以3259亿的市值排在第二,上面是市值8344亿的比亚迪,下面是2012亿的上汽集团。 光环背后 不过在全栈自研的明星光环下,长城汽车仍暗藏隐忧,它的行动没有跟上计划,理想照不进现实。 去年6月底,魏建军在长城汽车「2025战略」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只有在这三至五年的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领跑。而且,中国汽车品牌的机会,只有一次。” 为此,长城汽车计划要在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400万辆的目标,其中80%将是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 1000 亿元。 口号喊得震天响,但现实很骨感。 截至2021年底,长城汽车销售新车 128.1 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 13.91万辆,同比涨幅达137.29%。但新能源车占总销量的比例仅有10.86%。 并且,这售出的13.91万台新能源车中,绝大部分是低端的车型,财报显示,期内新能源车营收为110.98亿元,折合单车售价不到8万元。 其中价格从5.98-10.68万元的黑猫、白猫车型,全年累计销量超8.8万辆。但随着电池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补贴退坡以及碳积分价格下调,黑猫、白猫这两款平价车面临卖一台亏一台的窘境,不得不在今年2月停止销售。 今年的销售数据依旧低迷,据其产销快报显示,今年1-4月共销售33.73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累计销售3.93万辆,占比为11.65%,还不如广汽埃安的5.5万辆,更不用比累计销售近40万辆的比亚迪。 长城汽车的销售目标完成率也堪忧。根据去年5月发布的《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显示,2021-2023年三个会计年度,长城汽车的销量考核目标分别为149万辆、190万辆、280万辆;净利润考核目标分别为68亿元、82亿元、115亿元。 参照2021年财报,长城汽车当年的销量和净利润实际完成度分别为99.7%和86.0%。而今年的目标完成起来依旧困难,1-4 月累计销售 33.73 万辆,同比下滑 21.67%,参照今年190万台的销售目标,前四个月仅完成了17.75%。 虽然拥有行业一流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但如何将其转化成车辆销售才是长城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否则在这轮意外的暴涨之后,长城的股价还能坚挺多久? 长城也想努力用自己的经营和业绩支撑股价,重点是撕下低端的标签,推出中高端车型。 单车价格的提高,不仅能带动品牌向上,还是推高利润率的关键,这有利于长城新能源产品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时也是目前主流汽车品牌一致的增利做法。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也在一季度业绩会上提出类似看法,“国内自主品牌占领消费者心智并向中高端市场挺进,智能化和技术创新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竞争格局将会加速洗牌,并且有利于竞争力突出的龙头公司扩大领先优势。” 2022 年一季度,长城单车均价达到 11.9 万元,同比增长 11.4%。根据2021年财报,今年除了已发售的芭蕾猫,欧拉系列还将会有3款纯电车发布,价格覆盖了20-40万级别。 不过,新能源汽车的外部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友好,竞争白热化了。在去年的历史性爆发之后,今年的电动车进入了深水区,整个新能源车赛道正变得越来越拥挤。诸多新老玩家上场发力,除了新势力们,还有老牌车企如 BBA、科技公司如小米、华为、百度也加入了混战。留给长城的“蛋糕”和时间,已经不多了。 长城汽车会不会“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还是将成为“比亚迪第二”?时间会给出答案。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自主品牌纯电动车型实在是太卷了!”没错,很多小伙伴都有这样的感慨。在这个利好新能源市场的节骨眼上,比亚迪、极狐、蔚来、小鹏等等自主新能源品牌旗下的车型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对于挑花了眼的消费者来说 ...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也带来了虹吸效应,将京津冀的资源归其使用,同样包括“人”,这也让北京成为了特大型城市,自2011年北京采取摇号政策以来,北京市内的机动车依旧以疯狂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