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00万”年薪造芯 ,稀缺的人才如何填补?

汽车智慧(稿源) 2022-5-25 20:17 No.1750

近日,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到 2023 年前后,国内芯片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6.65 万人左右,其中人才缺口将达到20万人。

“200万”年薪造芯 ,稀缺的人才如何填补?

芯片行业的火热,直接带动了芯片人才的薪资水平。浙江宁波某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巩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道:“像MCU(单片微型计算机)这一块,架构师这个岗位,以前的起薪大概是100万元左右,现在起薪竞争到至少是200万元起了。”

毫不夸张的说,这样的薪资已经让很多车企高管望尘莫及。有资料显示,2021年,江铃汽车的董事兼副总裁金文辉的年薪大约是201万;而好几位一汽解放的副总经理甚至没有达到200万的年薪。所以能开出200万聘请架构师这个职位,足以肯定汽车行业对芯片疯狂的程度。

那么究竟芯片短缺到什么程度让企业能开出如此高昂的年薪?

在芯片领域那就不得不提“光刻机”,也是我国“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是制作芯片的关键技术,被称为“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一直被世界各国重视和研究,渴望突破这项技术壁垒。而目前只有荷兰的阿斯麦能够造出光刻机,所以该公司只要一经制造成功,就会吸引各大芯片厂商争相购买。

“200万”年薪造芯 ,稀缺的人才如何填补?

前段时间,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的总裁Peter Wennink在企业财报会上透露,有个大型企业集团,大量购买洗衣机,将洗衣机中的芯片拆出来,再用于本企业产品的生产。虽未提及是哪家企业,但也侧面验证了芯片短缺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在全球芯片短缺的背景下,汽车芯片也同样迫在眉睫。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2022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汽车用半导体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份额高达12.4%,成为仅次于计算机(31.5%)和通讯领域(30.7%)的第三大重要应用领域。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9日,全球范围内因芯片短缺导致的汽车减产已达585万辆,中国市场已减产112.2万辆。据目前统计,这种由缺芯所造成的影响将有可能会持续到明年。

但全球疫情以及不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影响下,自2020年以来,上游稀缺原材料价格上涨,工厂间歇性停产停工等导致汽车芯片的生产速度下降。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整车企业为维持利润不得不提高汽车价格,从而转嫁给消费者。

国内企业也意识到了芯片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问题。在3月份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指出,在汽车芯片中,最短缺的是MCU芯片,这一类芯片几乎被外国芯片厂商垄断,除比亚迪外,中国厂商的市场份额几乎为0,造成了国内车企的被动局面。

在持续被动情况下,国内车企开始纷纷布局芯片产业链。从早期成立半导体子公司的比亚迪,到今年2月份吉利对外宣布,自研的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多媒体芯片“龍鹰一号”,再到前不久传出,理想汽车将牵手三安半导体布局车用SiC芯片、模块市场。

似乎印证了在芯片行业持续短缺的情况下,车企开始布局自主芯片供应链,以应对全球芯片短缺和成本高的窘境。这也就导致芯片人才需求量的快速提升。

然而,数年前芯片产业和我国人才就业处于供过于求的关系,使得大量这方面人才跨行跨业。突如其来的爆发式增长,显然与当下人才储备量不匹配,又何况是这种稀缺的“高精尖”芯片人才。培养人才的进度无法满足需求量急剧上涨,让市场饱和度被稀释。

“200万”年薪造芯 ,稀缺的人才如何填补?

另一方面,芯片人才流动性强,让车企缺乏安全感。抛开汽车行业芯片来说,芯片行业本身对专业学科的要求就非常高,要涉及数学、化学、物理、图像、光学等多学科背景。

加之现在手机、电脑等消费级芯片已经严重抢占芯片生产线。世界各国地区和车企都在积极布局芯片产业,加紧造芯。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国内顶级人才更加稀缺,即便实在全球范围内,这些主流学科的顶级人才,都是十分抢手的。

根据国外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在美国芯片材料领域顶级专家排名前五的都是华人。但是,最为可惜的是这么好的人才最终为其他国家的科技事业服务。

为此,国内企业开始加快吸引人才的步伐。2020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提出了“天才少年计划”,预计华为将从全世界吸纳20-30名天才少年,第二年这一名额将扩大至200-300人。随后阿里云也在2020阿里云峰会上,其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阿里云今年再招5000人,大规模引进顶级科技人才,重点吸引服务器、网络、芯片、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攻坚人才。

正如芯片本身的供不应求导致整车价格上涨一样,供需关系永远是影响价值的关键因素。这样来看,为了招募稀缺人才,芯片企业重金求贤甚至为相关人才开出很多企业高管都达不到的 “200万年薪”,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章来源【智阅汽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车城圈
买车、用车、养车等有关车交流的小圈子,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