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每一种交通工具,如果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就会带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汽车的数量过多,显而易见的是带来了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而电动车的数量过多,没有带来拥堵,但却带来了较高的事故问题。 拥堵问题只是影响通行效率,没有那么棘手,但事故问题却带来了人身伤亡的后果,解决电动车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当下交管部门十分重视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电动车在近2年频繁迎来了相关规定,其中,把电动车身份再定义,成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电动车一直都被认知为非机动车,应该享受非机动车的“权利”,行驶的道路也是非机动车道,但作为非机动车,其实是没有持有驾驶证、购买保险的要求,但随着现在的电动车产品的丰富,越来越多时速快、动力强的电动车问世,而时速快、动力强的车型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要提高门槛。 在2019年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就明确把电动车身份“再定义”,对它的非机动车身份进行了重新明确,让电动车主了解,电动车其实并不只有非机动车,它包括了:“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类,后两者属于电动摩托车,而电动摩托车也是摩托车,所以同属于机动车。 这意味着,只要购买时速超过25公里/小时的电动车,就属于机动车,需要持有驾驶证、每年缴纳保险费,但问题就来了,当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后,屡屡看到一些网友表示: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为啥不能在机动车道行驶,甚至一些车主认为这样并不“公平”,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小行家用3大理由告诉你,电动摩托车也是摩托车,为什么却不能在机动车道行驶? 理由一:时速相差大机动车道都是一些机动车,常见的有汽车、公交车、出租车,这些车辆的时速快、动力强,而电动摩托车,只要超过25公里/小时都属于机动车,如果车辆最高时速只有30公里/小时,行驶在机动车,而其他车辆在不限速的情况下一般都能保持在时速60公里或80公里,明显的时速差距,不仅影响了通行效率,还会导致因为后者想超车带来的追尾、剐蹭等事故。 而燃油摩托车则不一样,它无论是在起步的动力,时速基本都能赶上小汽车,摩托车的时速在80公里/小时都是很正常的一个时速,所以,在同时速的道路行驶,对道路的通行效率不会有太大影响,也能尽量避免因为被超车带来的一些事故。 理由二:容易存在视觉盲区电动车是出了名的小巧轻便的交通工具,这样的特点让它在拥堵的道路环境下占了很大的优势,但如果在机动车道路行驶,却要“吃大亏”,机动车道行驶的车辆基本上都是庞然大物,即便是电动摩托车在他们面前,也都是“弱不禁风”的小交通工具,很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夜晚行车,更容易因为存在的视觉盲区,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实摩托车也因为体积小的特点,被一些机动车主认为不应该行驶在机动车道,所以,交通法第35条就明确规定:摩托车在机动车道行驶,必须走最右边车道。但即便是摩托车也存在体积小的特点,但摩托车因为在发动的时候会有“轰鸣声”,这比“无声”的电动车,其实还是多了一道安全防线。 理由三:电动摩托车数量太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两轮电动车数量在3.8亿辆左右,而时速超过25公里/小时的电动车有2亿辆左右,而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也仅有2.7亿辆左右,可见道路上的电动摩托车数量占比并不低,这也是一到上下班高峰期,无论大小城市,非机动车道几乎都被电动车“塞满”的原因,而如果一旦时速超过25公里/小时的电动车可以在机动车道行驶,那么,原本就拥堵的机动车道,通行效率会更低。 虽然我国也有9000万的摩托车,但别忘了我国的主流城市都是有“禁摩”措施,能够行驶在城市道路的摩托车数量并不多,尤其是一些道路拥堵的大城市,基本上很难见到摩托车的身影,所以,摩托车在机动车道行驶,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电动摩托车则不同。 探讨:电动摩托车只能走非机动车“公平”吗?最后,小行家在和大家探讨一下电动摩托车只能走非机动车“公平”吗?一直都有人认为,电动摩托车既然属于机动车,就应该行驶在机动车道上,这样更能体现“公平”,但小行家认为,看待问题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如果是从纯粹的“路权”来理解的话,电动摩托车确实应该拥有在机动车道行驶的权利,但如果换了一个角度,电动摩托车就没有在非机动车道行驶的权利,这样看,只是把机动车道的权利和非机动车道的权利做了一个互换,对于车主来说,我认为是公平的。 而且,之所以不少地方不允许电动摩托车在机动车道行驶,出发点还是结合上面的3大理由,是为了保障广大电动车主的安全,毕竟电动车和汽车发生事故,很明显电动车会是事故中的“弱者”,这样看似“不公平”的规定,其实是为了保障车主自身的安全,我们应该要理解,也不是带有抵触情绪单纯的认为,伤害到了自己的机动车“路权”。 那么,对于电动摩托车应不应该在机动车道行驶,您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关注电动车小行家,每天分享电动车相关资讯和观点。 本文来源【电动车小行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