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精灵#1一经公布收获了不少年轻女性的喜爱,精致的外形配上不错的空间,在加上奔驰出品,让精致代步车这个行列中又有了新的选项。眼看着它似乎是盯准了女性消费市场,但根据最近的申报信息来看,伴随着之前预售的后驱版一起来的,还有四驱性能版车型。 全新的四驱性能版除了用上多种配色装饰,相比普通款车型,还多了额外的前唇/侧裙等包围以及红色车顶和蜂窝格栅等细节,因此看起来运动感比普通版强上不少。根据之前曝光的内饰谍照显示,它有极大可能来自于奔驰御用改装品牌“巴博斯”打造。与此同时结合官方发布的动力信息,其前电机最大功率为115kW,后电机最大功率为200kW,对于一款车身长度为4.3米左右的小型SUV来说,这个动力表现可谓强劲,想体验更酣畅的动力表现,势必要付出点“代价”。很多主打性能表现的燃油车养起来都不便宜,像丰田的新款SUPRA即使是2.0T的版本一年养车的费用都能买一台五菱宏光MINIEV了。那性能版的smart精灵#1买了还负担的起吗?下面我们结合保险、保养以及能耗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性能版车价更高,5千多的保险费是下限?由于车价对于保险价格有着直接影响,同时目前smart精灵#1性能版的价格并没有曝光。所以我们以车型中价位最高的 Premium版作为参考,它补贴后预售价为23万元。性能版在增加一个电机,因此价格方面肯定是要高于预售价为23万元的高配单电机车型。 在购买300万三责、车损险、交强险三个主要险种后,Premium版车型首年保费约6150元。如果后期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事故,保费会进一步递减,我们以标准保费第二年8折、第三年7折计算,三年保险费用总成本大约为15375元,平均一年约5125元。这其中300万三责大概2200元,车损险参考同价位的其它纯电SUV:例如大众ID.4X和广汽埃安V,费用基本都在3000元左右。像三者险大家也可以自行选择,实际保险费用受到品牌、投保地区、保险项目、以及不同保险公司的影响。而性能版车型由于价格有一定上涨,因此目前的费用只是一个下限,未来性能版车型的保险费用大概率将高于5000多元。 动力更强,年均保养预计也能在1千左右?从目前来看,多数纯电SUV会在3000公里或5000公里左右进行免费首保项目,之后的保养间隔也会在10000公里左右,少数品牌例如特斯拉的保养间隔会在20000km或12个月。还是以同样20多万元价位的大众ID.4X和广汽埃安V为例。根据我们之前的调查,ID.4X的首保在5000km或6个月(以先到为准)进行,后续的保养周期为每10000km或12个月,常规小保养的价格在350元左右。因为刹车油和冷却液更换频率较低,只需要每20000km进行更换,因此以一般家用车三年行驶60000km为用车周期计算三年的保养费用,它大约需要3755元,平均一年大约需要1250元。 而广汽埃安V首保时间为5000km或3个月,之后每隔10000km或12个月需要进行常规保养,价格为300元左右。刹车油、防冻液以及齿轮油的更换频率比大众ID.4X更低。像防冻液和刹车油需要在40000km或24个月的时候进行更换,齿轮油只需要在60000km或36个月进行更换,所以三年行驶60000km的保养费用只需要3200元左右,平均一年约1066元。 介于smart精灵#1是合资车+豪华品牌的身份,像常规检查费加上配件的更换这种小保养的费用预计会在300-500元左右。所以以一个家庭三年行驶60000km的周期计算下来,smart精灵#1性能版三年的保养费用大概率能维持在3000元左右,平均每年1000元左右。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水平,具体费用要等到新车上市之后再看。 能耗稍高,但电费比燃油性能车的油费低多了相较于预售的两款后驱车型,性能版车型的动力得到较大提升,那么其百公里能耗大概率也将随之提高,毕竟纯电车型的能耗也和动力系统有着直接关系。根据之前推测的普通版单电机车型,百公里电耗约为15kWh来推算,如果性能版采用双电机的四驱模式,那么实际情况下电耗会有所增加,但要比两倍小。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以只用家用充电桩补能的方式计算电费。目前家用电约0.56元/ kWh,同样以三年行驶60000公里的周期计算下来,smart精灵#1性能版三年所需的电费约10080元左右,平均每个月大概在280元左右。当然目前是以最高电耗进行推测,实际上每月电费也能在280元以内。用电成本方面,它的费用可以说是很省了。起码比起燃油性能车的油费来说,这点电费基本不值一提。 总结我们将以上预估的保养费用、保险费用和电费相加,可以计算出smart精灵#1性能版三年行驶60000公里的用车成本大约为28455元左右,平均每月的用车成本约790元。和同级的燃油车相比都算的上省,更别说和燃油性能车比了。所以想要体验性能车的操控快感,又怕养车太贵,纯电性能车几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文章来源【路咖汽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4月26日,随着一台南极星蓝的ET7驶出检测线,蔚来第20万台量产车在江淮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正式下线。回顾蔚来的第一个10万台,是在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用时三年完成量产;第二个10万台,从去年4月至今,量产时 ...
大约在两三年前,中国车市的马太效应就开始逐步加剧。直观表现在蛋糕做不大的情况下,一线头部车企吃掉了大部分,二三线车企只能饿肚子。如今,伴随着芯片短缺以及一线车企的产品下压,二三线车企的日子过得更是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