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的价格,越来越贵了。 手握30万预算一定可以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中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车型,SUV、MPV、轿车甚至钢炮随便挑。 传统燃油车造车工艺、技术储备非常成熟,这意味着产业链的发展很难受到限制,而且技术种类繁多,技术路线较多,各家品牌相互制约。 燃油车的成熟,造就了买一台不错的燃油车不需要太多价格的消费环境。 但新能源市场则完全不同。 且不说我们是否真的享受到新能源车型带来的利好,单单说目前新能源车越来越高、越来越离谱的定价,已经让无数人开始清醒:新能源车带来电动化使用体验的同时,也让人们的购车成本直线飙升。 比如说,50万的蔚来、30万的小鹏、40万的理想L9,这些产品敢把自己放在高定位的同时,却没有带来“完美”的产品使用感受。 续航问题以及充电补能效率问题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思路。 原因是,新势力企业具备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1、技术同质化严重 新势力之所以称之为新势力,是因为他们作为全新的企业,原本从事的就不是汽车制造业,只是在风口下闯入了造车领域,通过零部件采购的方式来生产车辆。 背后的产业链决定了不少品牌的新势力车型底层供应链相同。 相同的供应链一定会带来垄断问题,成本高、议价权弱是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问题,成本被供应链死死拿住,本质上企业丧失议价权是一个非常悲哀的事情,说明企业核心研发能力弱,对产业依赖明显。 同时基于相似度极高的产业链,其实本质上新能源的产品同质化很强,不选小鹏,你可以选择零跑或者威马,而且体验感都差不多。 2、财务吃紧明显 财务吃紧是另一个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赚钱仍然是新势力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让单车利润更高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设计定价来在波动较大的供应链上创造丰厚的单车利润,通过卖出更多的产品来让财务报表缓解压力。 所以,新势力的价格都在用服务、芯片、中控屏幕、雷达来支撑。 尺寸越大、芯片越高端、雷达越多、屏幕越多、座椅越宽大,越能够卖出高定价,对,我说的就是理想L9,在40万以上市场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均摊较低生产成本之后,更能让企业延续下来。 但本质上来说,新势力到底掌握了多少技术?自身有多少的制造、生产、设计能力? 比如说比亚迪,拥有调动百万生产能力的大规模实体制造经济,可以控制芯片的设计、研发,可以调整电池生产线,推出更加主流的电池技术,同时也能设计出更合理的混合动力架构,创造不同的平台。 所以我们再来看,电动车领域中比亚迪的价格反倒是没有那么虚。 因为,比亚迪拥有调控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同时比亚迪本身估值高财务报表良好,不需要通过高定价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但并不是所有的新势力都拥有这种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因为新势力起步晚,“寄生问题”严重,所以必须要通过噱头、豪华、服务来包装出自身比肩BBA的实力,才能够在市场中获得销量。 但核心的问题是,你们今天几十万支持的新势力,是硬实力推动高定价,还是取巧的设计装裱高定价? 目前,新能源汽车早已是资本收割市场的镰刀,造车的目的不是为了造福百姓,而是为了让自己的资本飞的更远一些。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