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充电桩行业来说,2019年是难忘的一年。 这一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已突破100万台。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计保有量为121.9万台,同比增长50.8%。 2020年,受“新基建”概念影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社会热度大涨。截至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相继更新充电桩补贴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加快充电桩企业技术创新攻关,提升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水平,2020年6月19日,《新能源汽车报》在北京举办“2020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创新峰会”。会上,罗兰贝格执行总监徐虎雄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企业50强榜单》解读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榜单是如何产生的 徐虎雄介绍,《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企业50强榜单》由《新能源汽车报》组织评选,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对榜单评选结果进行解读。《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企业50强榜单》评选根据行业专家推荐与企业实力评选打分综合考虑,以评选打分为主,专家推荐为辅。 在评选打分方面,从企业竞争力、技术创新力、市场影响力等多维度进行加权测算,从120家充换电企业中初步筛选出60家充换电企业,再以企业主营业务范围、主要产品构成、市场占有率等作为评价标准,最终筛选出充换电企业50强。 在行业专家构成方面,由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赛迪研究院以及《新能源汽车报》共同组成。 本次《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企业50强榜单》共评选出50家行业内充电运营商、设备生产商和换电企业。充电运营商和设备生产商方面,包括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特来电)、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星星充电)等47家企业入选。换电企业方面,奥动新能源、伯坦科技、时空电动三家企业联袂入选。 企业规模上升明显 徐虎雄表示,从上榜企业在各维度表现来看,整体企业规模上升明显,体现出较强的研发和创新实力,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上榜的充电桩生产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形成完整产品体系和下游客户覆盖,头部企业年营收超十亿元人民币规模。专利数超千件,体现出较高的生产制造研发实力,尤其是在充电模块、电池监控等核心技术的专利。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和地位,头部企业市值/估值已超百亿元人民币规模。 上榜的运营企业方面,充电桩保有量门槛进一步提升,排名前三企业平均保有量超10万台,头部企业规模进一步提升。拥有较强的应用发明创新能力,领先企业充电相关专利数达数百件,体现出运营环节创新技术的重要性。全国业务覆盖城市数量平均超100个,排名前三企业均超200个城市,市场覆盖能力进一步提升。 从上榜的换电企业来看,平均拥有换电站数量约100个,头部企业超200个,在目前换电行业中占据主流。上榜换电企业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方面均具有大量专利,且获得多项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上榜企业在合作主机厂、出行服务商与行业主流企业均获得合作,行业集中度高,行业影响力较高。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在徐虎雄看来,充电桩生产与运营行业在竞争格局呈现较大差异,生产企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更为激烈;运营企业格局趋稳,头部玩家规模效应显著。 充电桩生产行业目前玩家数量众多,未来将进一步整合,大功率技术将成为重要技术方向,行业领先企业应寻找差异化优势定位。充电桩生产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中小型玩家或被淘汰,具备规模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将胜出,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大功率充电技术将成为充电桩市场重要趋势,充电桩生产企业应重点提升规模化采购、核心产品技术投资/收购与技术合作等能力。 在行业竞争趋于激烈、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充电桩生产企业需在产品差异化、业务模式、新市场开拓等方面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充电桩运营目前呈现出产品单一、格局趋稳、模式同质等特点,未来产品服务供给、跨界玩家参与和多元模式盈利均存潜在变局机遇。 徐虎雄指出,目前中国公共充电桩慢充桩比例较高,未来交流慢充将不断提升智慧化程度,大功率直流快充、换电模式等产品占比将不断提升。基于零部件技术、出行运力、服务入口、业务场景等优势的跨界玩家也不断以新模式进入充电桩运营,对现有行业格局带来冲击挑战。 盈利模式多元化 徐虎雄表示,传统模式强调硬件投入以获得规模效益,盈利模式较为单一;新基建模式下,充电桩与其他技术的有机融合带来盈利模式多元化可能。 由于充电桩利用率较低,收入模式几乎全部依赖服务费,所以目前整体盈利水平较低,投资回报期长。 在新基建背景下,充电桩与通信、智能电网、车联网等技术有机融合,不仅利用大数据优化位置布局、提高利用率,而且围绕充电桩将出现更多的商业模式以及应用场景。 换电行业面临变革 “换电行业目前仍处在行业发展初期,近期受政策鼓励将迎来行业发展提速期,在车辆类型、玩家类型、商业模式等方面将面临变革。”徐虎雄说。 未来,主要主机厂未来三年将不断推出换电车型产品,更多个人车辆换电模式将进入市场试水。充电桩生产/运营企业、电池生产/梯次利用企业、经销商、城市运营商等多类行业玩家进入,推动产业发展。通过换电技术升级、梯次利用价值挖掘等方面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落地,换电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另有峰会讨论群,欢迎扫码加入 商务合作:153 0131 7881;139 1023 0369 媒体合作:132 6191 1007 关于我们: 新能源汽车报V,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赛迪研究院主办的新能源汽车报官方公众号,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为己任,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与产业共成长。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fanzhegao@ccidmedia.com 文章来源【新能源汽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