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的国家战略,这一点在产业政策制定上体现的淋漓尽致,2009年到2015年,中国政策发布的数量、密集度、涉及面、力度等方面都远超美国、欧洲、日本。 特别是在2014-2015年间,从中央到地方,政策针对电动车产品技术、运营推广火力全开,中国也于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智电汽车结合8月召开的百人会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总体解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总体上可以分为环境型、供给型、需求型三大类,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属顶层设计,是所有政策的总纲,一切政策的出台均围绕总纲,形成一套组合拳。 环境型政策侧重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一个有温度、严厉并适宜产业发展的空间,典型的政策例如四阶段油耗法规,从油耗的角度倒逼车企向电动化看齐;又如国五排放法规,从排放的角度促使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 供给型政策强调的是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优质供给,供给类型包括电动车产品,动力电池、电机都零部件,“产品技术”提升是关键,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入巨资的“技术创新工程”就属典型供给型政策。 需求型政策目的是创造、扩大社会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需求,例如“十城千辆”,“示范运营推广”“免费牌照”等,都是通过政府补贴及优惠的形式刺激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中国出台新能源汽车政策的主体层次也非常高,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等九大部委,还成立了部委之间的沟通平台“部际联席会”,这在其它产业上鲜有前例。 中国十二五期间的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再到世界第一,毫无疑问最大的驱动力当属国家政策。 二、十三五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三大趋势 任何一个时代的政策都带有鲜明的阶段需求,如果说十二五的政策驱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上量,那么确保产业发展的质量必然是接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课题。 百人会夏季论坛的主题是“安全保障,创新引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在产业政策呈现三大趋势。 1、继续营创更加严厉的倒逼环境 油耗和排放法规历来都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工信部即将主推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新能源汽车积分同步管理办法和发改委最新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是倒逼环境中最新的两把火。 “你不干,环境就倒逼你干”,在倒逼性的环境中,适者才能生存,不存在观望的可能性,企业必须像北汽、比亚迪一样拿出真功夫、真诚意全力发展电动车。 2、供给侧政聚焦安全性、可靠性 骗补让国家对当前企业产品技术良莠不齐的现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特别是随着电动车保有量增大,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可能会让整个产业遭到毁灭性打击,未来中央政策的焦点一定在供给侧,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骗补事件不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收紧和调整的导火索,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央部委工作职责分工,十二五期间核心的两个项目“技术创新工程”、“十城千辆”(运营推广)均由科技部主抓,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技术研发体系将继续由科技部推进。 而工信部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环节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聚焦的是准入、销售、使用三个核心环节。 最近出台的政策中,《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提高标准门槛只是第一把火,未来还将建立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等因素挂钩的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在使用环节,加强监管是确保安全性的后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管平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动态掌握车辆的生产、销售、安全运行、充电设施的运营情况。 供给侧另一个的思路是引入“鲶鱼”加剧竞争,2015年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出台《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后,最初的说法是引入2-3条“鲶鱼”,今年以来主流的信息是10条“鲶鱼”,这是更多真心想干电动车企业的福音。 3、需求端逐步面向市场化 竞争才是市场化的灵魂,2020年,政府补贴全部退出后,国内电动车企将面临国内外燃油及电动车同行的全面竞争,产品、服务、价格、商业模式才是决胜之道。 普惠性的补贴政策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在产业度过起步期后,面向竞争的补贴政策是必然,百人会夏季论坛上工信部工业司司长李东“提高进入新能源汽车推荐车型目录的条件,对现有目录进行动态调整,提高补贴产品的先进性水平”,这将确保面向市场供给更优质的电动汽车。 私人充电桩的破局是新能源汽车面向市场化的基础,电网准入和物业准入的两个痛点也将逐步得到解决,但这只是服务的一个方面。 面向市场化竞争,就现状而言,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4、未来会出台什么政策? 总体来看,“环境倒逼”、“安全可靠”、“市场化”是中国十三五新能源汽车政策三大趋势,后续政策的酝酿及出台都将围绕这三方面。 预测未知的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出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了解以及很多朋友的期望,智电汽车在后续将推出专门文章对未来可能出台的政策进行预测。 结语 中国有句谚语“千岁的爹娘保不了百岁的儿”,共和国长子又从反面印证了这一观点,只有在优胜劣汰环境中存活下来的车企才来真正地参与丛林竞争,哪怕最后只有2-3家。 如果您喜欢电动车、智能汽车、燃油车,准备购买,或已购买,推荐加微信公众号 ievbook ↑↑↑↑↑↑↑↑↑↑↑ 一群汽车博士24小时在线为您解决认车、选车、比车、买车、用车、换车的各种问题,分享汽车最前沿科技、车型、市场、产业资讯。 本文来源【智电汽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