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中科电气公告称,拟耗资25亿元投建“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这成为锂电产业链加快投资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锂电公司不断加快扩张步伐,百亿级投资不断。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前景向好,这让大手笔扩张产能的锂电公司吃下了“定心丸”。 投资热情不减 5月11日,中汽协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1.2万辆和29.9万辆,虽然同比分别增长43.9%和44.6%,但环比分别下降33.0%和38.3%。 即便如此,锂电产业链公司的投资热情依旧丝毫不减。今年以来,宁德时代、中创新航、派能科技、贝特瑞、亿纬锂能、杉杉股份等龙头公司纷纷宣布加码锂电池产业链投资,百亿级投资不断。 以中创新航为例,5月11日,公司宣布与武汉市经开区签约武汉基地3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扩产项目,总投资为120亿元。该基地首期项目于去年5月签约,规划产能为20GWh。此次扩产后,中创新航在武汉市的规划电池产能达到50GWh。 再以派能科技为例,5月10日,公司公告称,拟计划投资50亿元在合肥市肥西县建设10GWh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分二期建设,计划2024年建成投产。公司在近期的机构调研中表示,今年规划建设接近4GWh产能。 在锂电公司加快扩张的背后,2021年的定增潮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21年锂电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定增预案,计划募资总额近1500亿元,用于扩大产能、新技术研发等,这无疑为今年锂电公司的扩张准备了充足的“粮草”。 提升负极材料产能 在锂电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负极材料成为了投资的重点领域。 以贝特瑞为例,5月11日,公司宣布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在云南大理开工。公司称,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丰富公司的负极材料供应能力。不久前,贝特瑞刚宣布年产4万吨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在河北深州市启动,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 同时,另一家负极材料龙头杉杉股份日前宣布,拟在云南安宁市设立项目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97亿元。 除了直接投资,4月中旬,杉杉股份还公告称,拟对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增资30.5亿元,并引入问鼎投资、比亚迪、宁德新能源、昆仑资本四家战略投资者。 实际上,不光是负极龙头公司坚定扩产步伐,连场外的公司也忍不住“眼红”,纷纷跨界布局。比如,5月11日,水泵制造商君禾股份发布公告,拟以现金4.5亿元认购黑龙江哈工石墨的新增9000万元注册资本。君禾股份表示,公司在立足水泵行业主业前提下投资哈工石墨,积极拓展新能源负极材料领域,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再比如,从事油气田设备、技术工程服务及油田开发的杰瑞股份,2021年就切入了新能源赛道。日前,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位于天水市的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将于9月建成,年底投产试运营。 在投资升温的背后,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上游的核心环节,正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东吴证券表示,预计2022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为62.1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国内需求为38.3万吨。从中长期来看,预计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可达161.3万吨,三年复合增速达37.5%。 行业前景广阔 从产销数据来看,虽然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速有所下滑,但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160.5万辆和155.6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1倍,依旧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 山西证券研报表示,随着各地疫情的缓解,生产企业复产复工率逐步提升,5月汽车产销有望好转,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00万辆左右的概率较大。 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前景依旧广阔。德勤发布的报告预测,伴随着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同时加速发力,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与接受度正在逐步提升,2030年中国市场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将超过1500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动力电池的装车量水涨船高。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4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64.5GWh,同比增长104.1%。 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中长期前景依旧向好。根据EVTank预计,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在2025年正式进入TWh时代,并在2030年达到2661GWh,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6%。 文章来源【中国财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