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宁德时代,万亿市值再也回不去了

观察汽车(稿源) 2022-5-16 08:36 No.1506

“我们不是太在意短期的市场波动,不管是股价的波动还是份额的波动,我们专注的是长期做好技术研发。”

就在宁德时代一季度报披露的那个晚上,央视财经邀请了宁德时代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蒋理,在线为网友解答了一些关于财报的问题。

当被问及 “如何看待宁德时代2022年Q1在国内市占率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时,蒋总给出了这样一个看似正确的“长期主义”观点。

诚然,产业的复苏发展需要时间;但面对宁德时代Q1季度净利润不足15亿,同比下降23.62%的成绩,一句“长期主义”是否太过云淡风轻了些?

宁德时代,万亿市值再也回不去了

放眼未来,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动力电池的发展,都存在着光明的未来,这种可以预见的确定性赋予了新造车、动力电池企业,甚至锂矿主们无与伦比的高潜力。

也正是这样的背景前提下,资本们趋之若鹜,炒预期、炒逻辑、炒估值,引得股民、基民们蜂拥而至,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最终落了个“关灯吃面”的下场。

讲道理,风口的存在,确实将许多“猪”吹到了天上;宁德时代的万亿市值,也是如此这般,在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大势下,应运而生。

只不过需要明确的一点,风口、浪潮、大势等积极因素的存在,虽然能够助力企业腾飞,但也应该知道,没有真材实料,只会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宁德时代,万亿市值再也回不去了

不难发现的是,当宁德时代Q1净利润不足15亿的结果出来,就有不少人忍不住跳出来开脱道:行业大环境不好,上游原材料暴涨,增收不增利是一种普遍现象。

而且与之迎合的还有,在宁德时代Q1业绩解读会上,宁德时代官方就“是否依旧掌握议价权”的问题,解释说明道:公司现在没有赚超额利润,不是没有话语权,是为了维护产业链,不是说短期加价赚死下游的钱,公司提价是很温和的。

舍己为人确实令人敬佩,只不过引人疑惑的却是,既然有问题出现,不是应该先明确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为什么要将盈利不足、间歇涨价等,粉饰成维稳产业链?

换句话说,如果左右都是赚,那么谁亏了?

凝视裂缝时 ,裂缝也在凝视你

不得不说,在动力电池这个周期性强、重资产的行业中,马太效应的作用被不断放大;属于宁德时代的利益雪球,也借着一开始的先发优势,越滚越大。

万亿帝国来之不易,一路走来的宁德时代,常常被认为底牌很多,包括邦普材料回收、钠离子电池、CTP技术、换电、广泛的客户群体,以及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链布局。

但属于宁德时代的护城河,真的足够深吗?

宁德时代,万亿市值再也回不去了

总结一下,宁德时代露出的底牌无外乎两种,一种属于行业内的规模效应,强者恒强;另外一种则是电池技术上的创新,毕竟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现在的行业风向变了。各大车企寻求二供、三供的消息早已是屡见不鲜,虽然具体的调节方式未知,但蛛丝马迹中却能察觉到那双“看不见的大手”。

今年2月份,蔚小理三方联手增资欣旺达的消息曝出,不仅使得欣旺达的股价攀升,更是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甚至有人将这次投资行为称作是,反抗宁德时代“绑架”的第一枪。

蔚来、理想、小鹏三家强势新势力的主要电池供应商当然还是宁德时代,只不过如此这般旗帜鲜明地去投资宁德时代的竞争者,恐怕也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

宁德时代,万亿市值再也回不去了

据了解,小鹏汽车与中创新航存在合作关系;理想汽车与弗迪电池有所关联;至于蔚来汽车,除了卫蓝新能源供应的半固态电池之外,也有了新的预备电池供应商。

不久前,国轩高科发布了2021年财报,其中“开发支出”一项中显示,国轩高科正在为蔚来的75kWh (DJ1953) 项目开展研究,研究资金投入2039.15万元。

诚然,整个动力电池的研发、适配需要时间,但未来的市场格局,已经因为各方的落子,发生了改变。就连宁德时代的老主顾特斯拉,也自研了4680电池,并开始进行装车试生产。

这些变化,可以当做宁德时代合作伙伴“反水”的佐证吗?虽然有些牵强,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动力电池市场,宁德时代并不是车企们的唯一解。

宁德时代,万亿市值再也回不去了

宁德时代长期养成的规模效应,例如与各车企合资建厂的操作,牵连了各方利益,错综复杂。但车企们并不是提线木偶,它们需要更稳定、更优质、更物美价廉的电池供应。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广汽扶持中创新航,长城内部创业蜂巢能源的情况出现。

事实上,与其说是车企们对宁德时代的“背叛”,倒不如说是市场对利益的重新分配。

行业市场不会放任某家企业一家独大,尤其是当市场发现它的壁垒不够高,同等的规模其它电池厂商也能达到,创新技术百家争鸣的情况下,谁又能保证不会出现下一匹黑马呢?

换电和CTC的故事,并不美好

从技术方面来讲,宁德时代做了电池材料方面的创新,钠离子电池更是其万亿市值的重要推手。但也必须承认,距离钠离子电池商用还有一段距离,而且定位在储能领域,于整车上应用的概率并不大。

另外一方面是电池结构上的创新,诸如CTP、CTC技术的迭代发展。

不久前,便有消息传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车控领域总经理蔡建永已经离职,并加入宁德时代,负责CTC电池底盘一体化业务。而CTC正是近期业界的热点所在。

宁德时代,万亿市值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凭借CTC技术与4680电池结合,实现了新型底盘制造,现在已经在德国工厂进行试制造;零跑汽车不久前也推出自己的CTC技术,号称可以综合提升整车续航里程10%,并在零跑C01上率先量产应用。

至于宁德时代发展CTC技术,其实与开拓换电业务具备相同的意义——寻找增量市场。

CTC技术,顾名思义,底盘集成电芯一体化的意思。形象一点形容,电池厂商们在传统动力电池阶段卖的是电芯、模组,CTP技术阶段卖的是电池包Pack,CTC技术阶段卖的则是底盘Chassis。

逐步技术升级,电芯变得愈加集成化,相应的话语权分布也变得更加明朗。

换言之,如果车企选择宁德时代的CTC技术,则会与宁德时代绑定得更深,甚至整车的制造也会对CTC的底盘进行妥协,主动权交到了宁德时代的一方。

宁德时代,万亿市值再也回不去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车企有了自己的CTC技术,则会进一步削弱与电池厂商之间的捆绑,化被动为主动。

到了那时,车企只需要向电池厂商采购电芯,甚至可以自己敲定电芯标准,通过更多的供应商联合生产制造,以降低供应不足的风险。

明白其中利害且稍微强点的车企,恐怕并不会接受宁德时代的“好意”。至于宁德时代今年推出的换电业务也是如此。

4月27日,宁德时代正式官宣了与爱驰汽车达成换电合作。根据合作框架协议,宁德时代和爱驰汽车将以爱驰旗下首款车型爱驰U5为载体,共同开发组合换电版车型,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将整车产品推向市场。

请注意,“共同开发组合换电版车型”的意思并不是只提供“巧克力换点块”,而是真正参与到了底盘设计、甚至整车设计之中。这次合作,对于宁德时代来说,可以当做新商业模式的范本;但对于某些车企而言,也算是另外一种警钟。

宁德时代,万亿市值再也回不去了

倍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电池成本飙升的整车企们,只能选择提价,将多出来的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而换电业务的聪明之处,便是车电分离,电池成本由第三方承担,明晃晃的阳谋引诱着车企上钩。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利益分配不均时,就很容易出现乱子。不难发现的是,此时的动力电池行业正经历一轮新的洗牌,只不过究竟是强者恒强,还是“瘦一人而肥天下”,依旧需要经受时间的洗礼和考验。

万亿市值,昨日黄昏

To B的企业,很容易受到行业的影响,宁德时代也不例外。至于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除了行业内的风向之外,相应的投资逻辑也尤为重要。

平心而论,宁德时代之所以能够拥有万亿市值,便是因为足够好的投资预期,以及次次高盈利财报的背书。

但请不要忘记,在金融市场之中,还存在另外一条规则:因为高成长预期上来的,终将会因为高成长预期下来。

宁德时代,万亿市值再也回不去了

从宁德时代市值跌破万亿,到Q1季度财报远低预期,矛头均是指向了2个问题,而这2个问题正是宁德时代是否能够回归万亿市值的必要因素:

宁德时代还能实现利润高增长吗?

宁德时代的市场占有率还能保持第一吗?

首先,利润高增长的金身已经在宁德时代Q1财报发布的那一刻打破。不足15亿元的净利润,对于一家如此大体量的企业来讲,太“可怜”了些。

除此之外,可以佐证的还有,宁德时代去年450亿元的天价定增,大部分花在了产能扩充,但工厂建设需要时间,短期很难盈利。

关于上游原材料的布局,例如印尼高达400亿元的产业链铺设等,已经是将去年的净利润挥霍一空,而且同样是短期难以见效。

再加上换电业务的推出,换电站的大范围铺设,也是需要长期的投入,如此这般,一头巨型吞金兽正逐渐成型。

宁德时代,万亿市值再也回不去了

其次,关于宁德时代的市场占有率,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现在的全球市场份额为35%,依旧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

但事实也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宁德时代的主要客户已经开始生出“小心思”。

特斯拉自研了4680,并开始量产装车;小鹏汽车与中创新航有所合作,如火如荼;蔚来汽车左手卫蓝新能源的半固态电池,右手勾搭了国轩高科,预研75度电池;理想汽车也不示弱,早在2020年就开始与弗迪电池不清不楚……

诸多迹象表明,宁德时代市占率的降低,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诚然,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不断扩大,动力电池市场也是一样,但行业的体量变大,受益的是所有玩家,而不是只与某一家企业挂钩。

宁德时代,万亿市值再也回不去了

文章的最后,突然想起了马云和俞敏洪的一次争锋。彼时,两人言辞激烈的谈及阿里巴巴、教育,以及新东方的存在问题。结果显而易见,时间证明马云一语成谶:“100年后教育会在,新东方未必在。”

当然,同样的谶语放在宁德时代身上也不为过:“100年后,新能源行业、动力电池行业会在,但宁德时代未必在。”

已经有太多的企业将“时势造英雄”归结为自己的能力,所以每当大潮退去,总能看到一群人裸泳。

事实上,我们当然相信宁德时代的规模优势依旧存在,只不过宁王的万亿市值,也已经变成一抹斜阳、昨日黄昏。

文章来源【汽车公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