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理新源首席科学家孙逢春:新能源汽车融合AI、大数据,已 ... ...

新能源热点(稿源) 2022-2-6 22:53 No.1400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北理新源首席科学家孙逢春


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孙逢春: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在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新能源汽车便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全国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


如今,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同时,技术水平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非常好。我国还率先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大数据平台,构建起新能源汽车车联网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三级监测与管理体系,这是全球首创。


问:为什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走在世界前列?


孙逢春:从产业发展路径来看,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这是汽车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


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是生产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只要国家和地方提前布局,科技界与企业同步开展研究,充分激发内在因素去创造、发展,中国就会自然就走在许多国家前面。


此外,中国有着超过十三亿人口。庞大人口基数不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支撑着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培养了全球最多的汽车从业者。这些从业者既包括生产制造领域的,也包括技术研发领域的。


用奖励代替补贴让市场来定标准


问:目前国内哪些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它们具备哪些共通优势?


孙逢春:总体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现以大中型中心城市为主、逐渐向其它城市辐射的趋势。我国最早的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是在大城市进行。2009年,国家有关部委以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为试点,推出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对于上述城市而言,无论是产业自身的发展还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这些城市都具备了相应的产业发展优势,例如雄厚的科技研发力量和制造生产力量,且国内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开发、生产单位也都在这些城市。


不可忽视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基础设施配套也有较高要求。在大城市建基础设施有集中利用效应。比如充电桩,在小城市只有极小部分人使用,但是在大城市会有很多人使用。所以对基础建设的高效利用和示范作用,能够支撑新能源汽车前期的示范运行。


问:有很多声音提出新能源汽车已经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不应再主要靠政府补贴扶持。对上述观点,你怎样看待?


孙逢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处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前的示范阶段,即示范运行到商业化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是合适的。


但是我认为未来国家的补贴政策退出市场是有必要的。产品发展要尊重市场规律。依靠补贴生存下去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靠补贴生存下去的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产品。如果一个行业仅靠补贴生存,就不用发展了。


不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期,由于设计研发投入巨大,我认为在形成盈亏平衡点之前进行适当补贴是合适的。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对于节能减排有突出贡献,国家应该给予补贴。


其实除了中国以外,美国、日本和欧洲也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给予支持和鼓励,但其他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举措和我国存在些许差异。如欧洲采用减税和碳排放制度来支持,我国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


我一直倡导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共性关键技术给予开发支持,以项目的形式给予企业和科研院所鼓励。从“八五”规划至“十三五”规划,我国一直在鼓励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使得我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一席之地。客观来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都已有所建树。


我认为,未来国家可以奖励或碳交易方式代替补贴,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以产品质量、智能网联应用范围、节能减排效果等作为衡量标准进行判断,然后进行奖励。


以智能网联为方向攻克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问:此前您提议在新能源汽车上发展智能网联化,你认为这两者应该如何结合呢?


孙逢春:国家大数据战略已经形成,各部委都在此方面做了部署。新能源汽车融合AI、大数据,已是大势所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定义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勾勒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上,或者说新能源汽车再往前发展就是智能网联汽车,所以有的叫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有的叫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


因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汽车上具备一定比较优势,中国智能网联共享汽车的发展是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基础上,同时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和共享汽车具有很好的结合度。传统汽车与物理机械联系更多,新能源汽车与电动化联系更多,汽车驱动控制与数字化挂钩,它跟互联网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本文来源【机工汽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