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崛起背后的大国谋略

新能源汽车(稿源) 2022-5-10 16:17 No.1724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制造商不仅仅是传统的车企,还有众多企业跨界参与。百度、华为、恒大等等企业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1年3月31日小米也宣布由雷军亲自带队展开智能电动汽车业务。4月6日晚间,媒体突发曝料称滴滴正式启动造车项目。


从传统的燃油汽车到新能源汽车,变量不仅仅是汽车动力来源,参与者的变量更是让市场瞩目。政策扶持、资金蜂拥的火热现象不仅让投资者感受到了新能源汽车必成为未来的趋势,更让企业感受到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空间。


把目光放在更久之前,我们能发现造车的跨界企业还有更多,不止上面所说的那些。


如上表显示,新能源汽车业务早已经进入了一些巨头的发展版图中,有自主造车的宝能,也有与传统汽车合作的阿里、腾讯等公司。但参与新能源汽车的巨头远不远不止我们所列出的公司,还有一些巨头也以投资收购等方式布局了新能源、智能驾驶、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行业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引起众多巨头纷纷跨界进入?


新能源汽车的魅力在哪里


有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消息越来越频繁出现在社会消息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断上升,可能会有人质疑,新能源汽车是否临近其发展的天花板?或者会产生新能源汽车的空间到底还有多大的疑问?


1.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总体来看持续上升。在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在前三个季度的销量虽是负增长,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销量便开始回暖,在第四季度更是再次出现正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8.9万辆,同比累计增长319%。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中显示,在2020年汽车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3万亿的规模,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曾表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是4.7%,2020年或有望达到5%。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规模仅为千亿,而汽车的整体消费规模已经超过了3万亿,现阶段可以明确地说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远远还没有到天花板的位置,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空间还有更大的增量。


新能源汽车存在的巨大的增大空间,这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魅力之一。汽车从燃油汽车时代进入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个趋势面前,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跨界车企都选择下场分这块大蛋糕。


2.新能源汽车行业利好政策


一时间,仿佛所有500强都在焦虑,不造车,是否就会被风口抛弃?而当这些土豪们扎堆涌向风口时,另一个问题出现了,风就那么大,能吹得起一只猪,或几只猪,但吹不起一群猪。


除了庞大的消费规模这个魅力之外,政策的扶持发展是更大的魅力。


2020年11月国务院便已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中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是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大利好政策纲领,更是会持续不断的推动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规划》不仅明确的指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方向,更是为企业指明了新能源汽汽车行业将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除了中央发布新能源发展规划之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上海也出台了有关新能源的政策。


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实施计划》关键内容包括:自2023年1月1日起,对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不再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50%;在公共交通领域基本全部电动化,网约车电动化率50%以上等。


《实施计划》的颁布,为新能源产业在2025年之前指明了方向,也彰显了上海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决心。


从中央到城市,纷纷出台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新能源汽车已经稳站在政策利好上,在配合上新能源汽车规模未来的增长空间,新能源汽车或也只是站在正要起步的线上。《规划》以及《实施计划》都指明未来五年才是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的时期,这也印证了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将会有庞大的增长空间。


新能源汽车的魅力吸引了那些公司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新能源汽车在规模及政策形成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公司参与。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导者之一,在政策的利好下,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动作频频,在今年年初比亚迪弗迪电池生产提上了日程,据内部招聘的消息了解,其将筹建海外首座电池厂,彰显了比亚迪加快布局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决心。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供应商,作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在政策的吸引下也展开了关于“投资建设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肇庆”的新项目,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需要的产能布局。


在政策与市场规模的吸引下,原有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加速发展,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也不断通过转型升级站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风口。


上汽集团作为传统的车企,通过自主研发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已经掌控国内领先的电池、电驱、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将会在新能源汽车上谱写出属于上汽的新故事。


除了上述公司以外,还有很多公司处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如下图列表显示:


新能源汽车背后的大国谋略


十四五规划中刚刚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目标渗透率20%,2030年目标渗透率40%。面对如此坚定的支持,我们仍旧站在资本的角度去看待新能源汽车是远远不够的,会被局限在技术、市场、利润这些指标上。


所以今天我们把视野打开一点,来聊一聊新能源汽车背后的大国谋略。


1.推广新能源汽车就是推动能源安全战略


中国在能源结构上的典型特征是富煤贫油少气,而煤最主要就两个用途,发电和炼钢,但最贫乏的石油却是大名鼎鼎的工业血液。


除了我们开车加油感知到的成品油汽油和柴油,石油还是塑料、橡胶、化纤布料等化工产品的上游材料,甚至各种护肤品、牙膏、口香糖的原材料追根溯源都来自石油制品,基本上衣食住行全部都和石油挂钩。


没有石油,我们日常用的80%的生活用品可能都要消失了。这样,在中国国内能源结构与需求错位的情况下,要用石油就只能花钱外采了。


下图是我国原油产量及进口数据图,可以看到进口量逐年上升,产量有减无增,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原油需求主要由进口来满足,原油自给率逐年下降,到2020年中国原油自给率仅为29%。


对比美国2019年原油自给率89%,我国工业血液石油对外的依赖性太高了,大国体量让中国稳稳地站在原油进口第一大国的位置!欧盟的原油自给率同样很低,2019年仅为12%,所以在高喊新能源车的路上,欧盟和中国喊得最响。


全球石油出口国主要是中东、俄罗斯、西非等,2019年中东各国合计出口占比高达41.2%。同时美国也位列原油出口前十大国家,2019年原油出口138万吨,占世界原油总出口的6.15%。


在中美关系如此紧张的背景下去向美国主导的原油定价体系来进口原油不是长久之计。


一方面原油价格不稳定,最便宜的时候一桶大概10美元,最贵的时候一桶要140美元,价格的波动对国内企业的制造成本影响巨大,没有品牌溢价的生意,大部分都要依靠成本优势来参与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原油与美元挂钩,石油以美元计价并结算,这就迫使每个国家都储存美元,从而人为制造了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在央行中积累了大量的美元。


这些储备美元用来购来安全性和流动性较高的美国债券,从而间接帮助美国政府、企业及家庭以较低的成本借到钱。


通过石油和美元的挂钩,成功地薅全世界的羊毛。


总之,长期依赖石油进口,可能是比芯片卡脖子更危险的事情,降低石油的进口依赖度是推动中国能源安全的重中之重。


降低石油的进口依赖度,一方面是需求端改变能源的消费结构,比如推广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是供给端改变最原始的能源形式,比如支持光伏、风能发电等除了煤炭和原油之外的替代能源。


下图是成品油的下游需求结构,公路交通是最大的需求来源,占比超40%。并且燃油车的保有量每年仍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如果不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可预见的未来公路交通产生的石油需求仍会逐年增长。


所以如果能减少公路交通对石油的需求,就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原油进口的依赖,对能源安全战略是很好的促进,因此中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从来不曾动摇过。


未来还有一种美好的想象,电动汽车可能成为储能装置,用电低谷时电力系统给电动车充电,用电高峰期让电动汽车给电力系统放电,不过这个大家且作为饭后甜点品一品吧。


经济快速发展和能源禀赋特征导致国内的原油进口依赖度过高,而依赖哪个石油出口国都不是长久之计,汽车又是石油需求的头号行业,因此有必要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以降低原油进口依赖,促进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2. “车技”上要弯道超车


现在的汽车强国无非是德美日,德国人发明了汽车,美国和日本发展了汽车。


19世纪德国人就发明了发动机,戴姆勒奔驰公司诞生,德国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制造最悠久的国家。


20世纪美国和日本的汽车产业陆续起势。福特公司引入汽车生产流水线,极大地提升了汽车制造效率,美国成为汽车强国。


日本因为资源匮乏主推低能耗的经济实惠型汽车,在石油危机的压力下,成就了丰田、本田、马自达等大型整车厂和电装、爱信精机等零部件公司。


燃油车时代,中国在汽车工业发展上落后了一大截。20世纪末中国才决定大力振兴汽车制造业,以市场换技术,引入各种合资厂,但始终在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技术上无法实现赶超,接近百年甚至超越百年的差距想要在短时间内追上太难了!


不过追赶过程中出现了吉利、长城等优秀的中国车企,但这些企业目前也被卡在品牌上,品牌力不强,企业活得就不滋润。品牌力不强主要就是汽车起源于海外国家,起源决定了其舶来品的特征,不能埋怨国内车企做不出品牌,也不能埋怨国人在汽车消费时更喜欢外资和合资车,历史和人性使然。


但眼下电动车时代到来,中国一向很弱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些核心零部件被电池电机电控取代了,新技术面前,我们一下子与欧美日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在汽车产业上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


目前中国大力扶持的三电技术已经处于世界一线地位,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的宁德时代,连续4年稳居全球首位,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25%。


虽然不保证未来能一直位居像LG化学这样的企业之上,但至少证明中国在电动车的核心技术领域是不落后的,并且目前还有一些领先优势。


有了这样的产业链支撑,中国汽车有底气做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品牌,2020年蔚来总市值超越宝马就是很好的一个信号,就连马斯克都曾表示,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来自中国。也许相比德美日等传统汽车强国,中国更像是造车新势力吧,历史包袱相对小一些,向前冲的动力更大一些。


汽车百年发展史成就了欧美日汽车强国的地位,与其在燃油车上费力的追赶,不如借电动车和智能车实现弯道超车。


在电动车和智能车上各国起跑线相差不大,并且中国在某些方面已经占据上风,未来完全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汽车强国,彼时汽车产业链对国内经济的带动不可限量。


3.关于环保和碳排放


最后补充一点关于环保和碳排放的内容,并为后期光伏等新能源话题做一下铺垫。


说电动车环保的其实是只看到了猪跑的画面,没有看到猪饲料的环节。


电动车是否环保依赖于更上游的能源结构,2020年我国发电结构中火电占比57%,火电其实主要就通过煤燃烧进行发电的,煤炭在开采、运输及燃烧过程都会产生污染的问题。


因此提升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占比是从根本上提倡环保、推进碳达峰和碳排放政策。


电动车电池的生产和回收也会产生较大污染。所以现阶段的电动车对环保政策的贡献相对较小,但可理解为是打基础阶段,新能源车和碳中和在政策目标上两路并行,未来随着上游能源结构的改变,电动车长期优势巨大。


最后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产品本身,燃油车毕竟有一百年的发展历史,在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有优势。


但面对能源安全的国家战略,面对弯道超车的机会,以及面对未来更加清洁的社会,电动车尚存的弊端短期可以用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而长期可以逐步通过技术解决。


行业发展隐忧凸显,加强引导与规范迫在眉睫


不管是环保还是碳排放压力、还是产业发展要求、抑或国家政策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处在大风口上,各类经济现象风起云涌,但我们还要多说一句,“风口”之下,新能源汽车行业乱象日渐凸显。在3月1日举办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新能源汽车从技术上、品质上,以及消费者的感受上仍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制约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隐忧也遭到网民诸多吐槽。新华睿思·汽车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显示,“配套设施发展不足,充电难、充电慢”的网络热度高达94.69;“性能指标‘注水’”和“质量问题突出,频频召回”的热度分别为92.35、88.69。“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车企太浮躁”“请把好质量关”等评论凸显网民对新能源汽车“爱恨交织”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度。


对此,需要监管部门、行业、企业等各方合力推进解决问题,通过合理引导、规范管理、标准制定、技术创新、质量提升等,完善新能源汽车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构筑新能源汽车安全“生命线”。同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热”问题要始终保持警惕,尤其是在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等领域,要预防过度投资造成产能过剩,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之,规范的发展才是真的前进。




本文来源【恩泽能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