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的“新能源汽车骗补”一事终于有了最新消息。财政部9月8日曝光了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和河南少林客车等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骗补国家财政补贴超10亿元,苏州吉姆西已被取消整车生产资质。 5家电动车企恶意骗补被严处 2015年底,媒体曝出新能源车骗补现象严重,财政部等四部委于2016年年初组织力量对93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 其中,查处新能源汽车有牌无车3547辆,涉及骗补金额101,021万元;有车无电19,158辆,金额187,510万元;关联方闲置涉及33家车企,共30,414辆;终端用户闲置涉及54家车企,未提车6093辆,已提车15,269辆。 而据中汽协公布数据,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33万辆,上述涉嫌骗补和违规谋补的车辆总数达到76,374辆,涉案车辆总数超过去年总销量的四分之一。而涉及补贴总金额92.707亿元,已占总补贴额334.35亿元的27.7%。 尤其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通过编造虚假材料采购、车辆生产销售等原始凭证和记录,上传虚假合格证,违规办理机动车行驶证的方式,虚构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业务,虚假申报2015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131辆,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6156万元,是被公布5家恶意骗补情节最严重的公司。为此财政部给出了最严的处理结果: ——对恶意骗补情节最严重的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取消其中央财政补贴资格,2015年生产的全部车辆中央财政不予补助,追回2015年度预拨的全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取消其整车生产资质。 ——对另外4家企业,追回2015年度2416辆违规上牌车辆获取的中央财政补助预拨资金,并按问题金额50%处以罚款。同时,自2016年起取消上述4家企业中央财政补贴资格。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其问题车型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予以剔除。 此外,对存在“有车缺电”和“标实不符”问题的企业;对车辆虽然卖给终端用户,但在获取财政补贴后闲置的(不含租赁公司类)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视情节给予不同的处理。 扎紧“篱笆”以防骗补再发生 为杜绝骗补事件再发生,相关部门改变了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的拨付方式。即从201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资金由事前预拨改为事后清算。具体步骤为年初由地方将补助资金数额上报,随后科技部等多部门核实后由财政部拨付资金。 这就给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了不小压力,如何制定合理的价格成为企业最大困扰。 同样,补贴准入门槛的提高也让企业感到了压力。准入门槛主要表现为:在2016-2020年补贴方案基础上,准入门槛指标增加整车能耗、续驶里程、动力电池、安全性以及企业诚信等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设企业诚信要求,对不按公告生产车辆、违规谋补、恶意骗补的企业视情节追回补贴、罚款或取消补贴资格。 除了财政部降低补贴,8月中旬,工信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公开征求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稿提高了新能源车企业技术门槛。 企业准入资格由以前的掌握车载能源、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三项“核心技术”之一变更为应具备控制系统的开发能力,以及车载能源和驱动系统的集成、匹配能力,要求企业必须掌握控制系统开发的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技术门槛的提高有助于控制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过热的局面。同时,也有助于杜绝骗补情况的发生:车企必须掌握系统开发的能力,各厂家为了制造符合标准的电动汽车而“苦修内功”,此前某些企业买零件组装的方式就行不通了。 将取消新能源补贴九成车企出局 “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引发网友强烈关注,许多网友认为,该到了取消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时候了,网友强强的车表示:“这些年来,虽然财政补贴对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功不可没,但续航里程等许多问题并没有解决,许多车企对补贴有了依赖性反而不愿意积极进取了。” 8月21日,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表示:“着眼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环境的变化,财政部近期将对补贴政策有所调整。” 事实上,早在年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就给出了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时间表。楼继伟称,为防止新能源企业长期依赖政府补贴,2017-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今后将每年减少补贴20%,2019-2020年度减少40%,2021年补贴政策完全退出,一个行业不可能依靠政府补贴来实现增长。 业内专家认为,一旦纯电动汽车的补贴取消,那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纯电动汽车不仅与传统汽车赛跑,还要与市场化水平更高的混动车型赛跑。激烈的竞争必将导致许多电动车企淘汰出局。 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飞快,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仍然没有形成规模。据悉,去年我国共生产34.04万辆新能源车,销售33.1万辆,这与普通小客车去年产销均超过2000万辆相比相去甚远。 续航里程是制约购买的首要阻碍。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300~400公里才是让消费者放心使用的续航里程。 因此,未来新能源汽车想要发展,除了完善充电设施之外,提升产品性能是摆在车企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在补贴逐渐降低甚至完全消失之后,车企在前期加强技术方面的投入,形成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后期成本的降低。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没有了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像特斯拉一样真正研发一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要么放弃新能源汽车业务,自动出局。而因为失去补贴无力再支撑下去的电动车企业必将占绝大多数。 也许正如彭博社近期作出的预测那样:九成电动汽车初创公司面临出局、未来该行业只剩10家企业。 本文来源【之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