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秦PLUS DM-i超级混动媒体品鉴及上市发布会内·蒙古站在呼和浩特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开启!发布会现场高朋满座,群贤雅集,众多圈内精英、媒体大咖、比亚迪粉丝如约而至,共同见证秦PLUS DM-i这一颠覆时刻! 一场挑战 一段“秦”缘秦PLUS DM-i自全国上市以来收获众多专业车评人、汽车媒体、车主的好评,大家都在关注比亚迪DM-i平台在量产车上的首次搭载表现。5月18日,比亚迪特邀知名媒体进行纵横内蒙,共赴秦PLUS DM-i长测之旅,长测活动中,根据内蒙地域文化特色,设置景点打卡巡游路线,让媒体朋友们在畅享驾驶的快感,深度鉴享秦PLUS DM-i科技实力的同时,感受城市文化魅力,体验内蒙人文特色文化。 此次媒体长测全程180多公里,途径呼和浩特市内,京藏高速,包茂高速,抵达响沙湾风景区后原路返回,出发前,所有车辆的起始里程、能耗信息均被记录下来,并进行统一加油封箱。长测期间,秦PLUS DM-i在蓝天白云大草原的广袤天地中尽情驰骋,充分体现了自身的硬核实力,3.8L超低油耗与强劲动力让人赞不绝口。到达目的地后,媒体朋友尽享内蒙古大漠文化,体验响沙湾震撼的沙漠美景。 油耗挑战 全民共鉴活动当天,比亚迪组织内蒙古部分媒体又进行了“3.8L油耗挑战” ,真实记录 秦(参数|图片)PLUS DM-i在内蒙古城市路况状态下的革命性油耗实力,将燃油轿车颠覆者更形象、更近距离地带到媒体和消费者面前。 在随后的直播品鉴活动中,比亚迪蒙西大区经理刘志国先生与知名车评人杨颖泽做客直播间,数十位网红大咖全平台同步直播,与线上比亚迪粉丝亲密互动,将比亚迪秦PLUS DM-i最真实的测评数据与大家分享,同时也为本场上市暨媒体试驾品鉴会拉开了精彩序幕。 震撼上市 驭见颠覆实力在秦PLUS DM-i发布会现场,比亚迪汽车领导、核心媒体和首批秦PLUS DM-i尊贵车主共聚一堂,见证秦PLUS DM-i车型在内蒙古的闪亮登场。蒙西大区经理刘志国先生现场致辞:“今年2月国家工信部正式规定,202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需达到4.0升/百公里。从这个角度来说,百公里油耗3.8升的秦PLUS DM-i已提前4年达到了国家标准,是比亚迪科技实力全面进阶的又一次完美体现。” 随后,比亚迪乌兰察布盛世新景店总武海瑞从龙颜设计语言、性能颠覆、DM-i超级混动技术及在秦PLUS DM-i这款车型上的应用做了细致的分享。其3.8升革命性油耗、1245公里超长综合续航、7.3秒破百的三大颠覆性“标杆”,彻底颠覆广大用户的认知。 期间,比亚迪蒙西运营经理苏晨为大家揭晓了秦PLUS DM-i的上市价格及优惠政策 媒体证言 交车礼赞知名车评人杨颖哲先生作为媒体长测参与者,现场分享了试驾感受,以及他作为专业汽车媒体人对于秦PLUS DM-i全面超越同级实力的看法。 发布会现场进行了隆重的交车仪式,并邀请车主代表郭亚鹏进行购车分享,向现场的各位嘉宾介绍他购买秦PLUS DM-i的缘起,以及对比亚迪不断进步的自豪感。 三大标杆 指领潮流作为比亚迪2021年的首款力作,秦PLUS DM-i以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EHS电混系统和DM-i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为核心,创新定义“以电为主”混动技术,解决了亏电油耗高动力不足的插混通病短板,更以亏电状态下百公里3.8L,仅为同级别燃油轿车的一半的超低油耗,成为新车型的绝对优势,彰显了我们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实力。 续航方面,拥有极低油耗的秦PLUS DM-i在满油满电情况下,120KM版综合续航长达1245公里,55KM版综合续航长达1180公里,颠覆了续航认知,这是目前纯电动车甚至燃油轿车都望尘莫及的。且秦PLUS DM-i搭载DM-i超级混动专用刀片电池,采用全球首创脉冲自加热和全球领先冷媒直冷技术,实现超长寿命和可靠安全双保障,解除新能源用户的一大后顾之忧。 秦PLUS DM-i 120KM版零百加速可达7.3秒,比同级燃油车快2-3秒,随叫随到。还拥有直流快充技术,电量从30%充到80%仅需30分钟。提速、充电统统快人一步,让生活和工作更高效! 外观上,秦PLUS DM-i在沿用“Dragon Face”的设计语言之上融入了全新的设计元素,尺寸更大的前格栅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整体来看更加犀利。新车腰线设计凌厉,呈现出俯冲的姿态。新车配备了多条辐铝合金轮圈,看上去更加运动有力。DiLink 3.0智能网联系统、丰富的驾驶辅助功能以及其他智能科技配置一应俱全,营造了舒适便利且安全地用车生活。 比亚迪秦PLUS DM-i开创了“快、省、静、顺、绿”的驾乘新感知,彰显了比亚迪在插电混合动力技术上的领先实力。它的上市,不仅颠覆了用户对新能源车的习惯认知,更颠覆了用户对传统轿车的驾控体验,解决了传统燃油车动力不足、油耗高、驾控体验差、“双限”城市上牌难等诸多痛点,成为10万级家轿市场的价值新标杆。 本文来源【北方融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