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周春林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转,到了必须高度重视的时候了。 自3月以来,受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的影响,一些地区出台了严格的封控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先后有13个省份因疫情防控关闭了数十个城市的部分高速公路出入口,或对货车司机设置了各种限制。 从媒体的公开报道以及社交平台的短视频看到,大量货车在高速公路上排起了长龙,一些司机被困在驾驶室里,有的被贴上了封条甚至被铁丝网围了起来,有的吃完了方便面靠野外钓鱼填饱肚子。一些保障生产、生活甚至抗疫的物资,由此滞留无法顺利运达目的地。 卡车物联网数据平台G7显示,在3月20日至4月9日期间,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同比下滑幅度在-20%至-30%区间波动。另据统计,4月以来,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均值为80.6%,显著低于3月的111.8%;疫情严重的上海和吉林,货运流量指数4月中旬仅为16%和15%,均为2020年7月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低值。 如果把以货车为代表的物流比喻成负责为供应链输血的血管,那么消化上游原材料、为下游提供配件设备的制造业则是负责为产业链造血的心脏。疫情之下,它们面临的是供应不畅、产能受限、进出受阻、不确定性和成本增加等多重挑战。 以近期备受关注的上海等地汽车产业为例。不久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和华为高管余承东都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如果无法找到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5月份国内所有车企都可能面临停产停工。 这话有点夸张,但也不是危言耸听。据统计,上海及周边城市不仅贡献了全国超过10%的汽车产量,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几乎都在该区域设厂,规模较大的供应商有千余家、微型供应商有2万多家。上海还是绝大多数主流车企及造车新势力的研发中心所在地。受疫情的影响,3月下旬以来,上汽、特斯拉等多家车企一度停产或减产,蔚来、长城坦克品牌等也相继宣布将临时停产或暂时停产。 有机构统计称,今年3月份,因疫情导致上海整车产量损失达17.2万辆,此后每增加一周,将额外损失4万辆的新车产能。克服这次上海等地的疫情影响,是汽车行业自去年“缺芯”之后又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分析此轮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的原因,不容回避的一点是:部分地方以疫情防控为由,没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精准”的原则,层层加码,简单粗暴“一刀切”,把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本来应该是“既要⋯⋯又要⋯⋯”,结果变成了“只要⋯⋯不要⋯⋯”。 以物流为例。尽管交通管理部门一直强调“一断三不断”,即在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的同时,保证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但到了个别地方,具体执行就扭曲变形了:关停高速公路,不认外省的核酸检测结果,在高速公路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忽视滞留司机的合理需求⋯⋯ 在产业链方面,一些地方出现了因为害怕承担防控责任而让企业停工停产的现象,这势必殃及辖区内的企业乃至经济民生。 一个不应忽视的情况是:如果不尽快解决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问题,国际订单将向疫情防控逐步放松的地区转移,前两年我国因为疫情防控成效显著获得的出口红利,将外溢流失到东南亚等地区,可能削弱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 如何在稳定经济和防控疫情之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的是决策部门的智慧和勇气。只有经济形势稳定了,才有长期抗疫的实力和底气;只有防控措施得当了,经济才有回升发展的空间。综合来看,保证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运转是当务之急。 应该看到,一季度“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在工业领域表现依然突出,后续工业稳增长面临新情况新挑战,需要加强前瞻性研判,做好跨周期调节,实施精准性对冲。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结构政策接连出手。4月18日召开的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改善物流从业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并给予延期还贷等金融支持,要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内全国互认,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 一周前的4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提出严禁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航道船闸;不得擅自关停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码头、铁路车站和航空机场,或擅自停止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 针对疫情影响,工信部从3月份启动了建立防疫物资、民生保供、春耕备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的相关工作,大力协调解决物流受阻、零部件供应中断等问题。目前已经发布4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总量为2000多家。 据了解,这2000多家企业大多是产业链龙头,在产业链上还有与他们相关的几千家企业。现在各部门与相关地方政府建立了一个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供应链产业链上的堵点和痛点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国已积累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经验。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出台的各项工业稳增长政策效果正在持续显现,组合式减税降费、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内需等政策红利还在释放过程中,支撑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累。最新的消息是,包括上汽集团、特斯拉在内的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复工复产。 我们坚信,只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坚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警惕疫情带来的次生伤害,一定能夺取这场双线作战的最后胜利。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