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闻】:(12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公告,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2017年是中国汽车高端震荡的一年,新车型上市不多,中期大改款车型不少,汽柴油车不少,新能源车型上市则层出不穷。 2017年里,我们在汽车市场感受到了传统化石燃料汽车的“寒冬”,我们听到了新能源车渐行渐近的脚步声,其中,既有欧洲国家扎堆宣布纯汽柴油车的终结年份的预告,也有美国这样的汽车大国始终不为新能所动的肯定消息。当然,我们最关心的还是中国,抱歉!时至今日,无论是从工信部还是环保局,我们依然没有看到“关停并转”传统动力汽车的确切年份的官方新闻,只有一则绿色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推广普及的通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发放和普及,是一个信号,意味着国家将加大力度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以电动汽车为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将越来越多的来到我们中间,也许,未来我们将更多的谈及电车而不是汽车。 随着即将过去的2017年,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中央政府补贴趋向于减少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各地地方政策或许也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我就此给大家做一个展望和预测,希望能够给在2018年入手新能源汽车的朋友们一点帮助和启发。 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总体形势 近日,有关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下发的消息再度在业内不胫而走,预计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政策或踩着2017年的尾巴发布,最晚2018年初。但国家补贴总额估计还会继续减少,各地政府随着环保紧箍咒的收紧,新能源汽车的地方补贴应该不会有大幅降低,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厂商的指导价格会进一步降低,因此消费者真正的到手的综合补贴后车价只会持续下探,而不会上扬。 一部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可能会体现在运营活动当中(针对运营车辆),即将购置时的补贴分散、分批转变为营运补贴。 具体预测分析: 1.2018年新能源汽车的中央政府补贴(国家补贴)下降已基本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据网传的2018年补贴调整政策显示,地方补贴上限不变,依旧为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的50%。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申领地方补贴需要提供已取得国补的相关材料,所以对非个人用户来说,国补和地补都存在周期长的问题,对个人用户的影响不大。 2。很多地区已经出现对微型车的补贴少于其他常规电动汽车的动向。2017年,杭州、武汉、郑州、济南等地市对微型车的补贴已经显现渐行渐少的趋势。地方政策有着向高端电动车倾斜的苗头,预计2018年国家和地方更加会体现做大高端车市场的明确可能。 3。自国家将3万公里列为企业获取补贴的必备要素,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时也会强调这一点。由于这一门槛给各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所以业内对政策调整的呼声还包括放宽3万公里门槛。地方政策反映国家意志,从这一逻辑推断,明年或继续保留非个人用户3万公里这一要求,有望增加申报窗口,因为2016年国补清算进行了两次。 4。地方一般都规定车辆在一定的年限内不得转让给外地用户,或者个人用户的不得转让给非个人用户,而温州的政策中还明确了一点,以是否在当地运营作为营运车辆申领地补的依据。据网络资料的检索了解,杭州、西安也已经有这方面的规定,而深圳正在研究运营补贴,预计后续会衍生出更多地区加强对营运车辆的监管,当然也有值得期待的地方,非个人用户的购置补贴减少,或产生营运补贴,或者今后的购置补贴直接转变为营运补贴,从最终端入手,刺激终端用户使用新能源汽车。因为,新能源汽车的个人因私用户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爆发性增长,大量的新能源汽车用户仍将会集中在营运个体或集团用户群体上。 二:已经公布和未公布的相关政策 已经公布的政策是:就在今日(12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公告,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将通过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实施管理。 公告指出,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实施管理。2017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对其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继续有效。据了解,2018年1月1日起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二)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三)通过新能源汽车专项检测,达到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标准。 (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新能源汽车经销商(以下简称企业)在产品质量保证、产品一致性、售后服务、安全监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方面符合相关要求。 但是,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具体补贴政策,则至今迟迟尚未出台,因此各地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尚未“闻风而动”。但在地市级政府中有一个特例,这就是浙江省温州市政府已经率先出台了2018年地方补贴政策。我们不妨就近日温州发布的政策来反推2018年国家政策的倾向性,可以尝试一窥全豹。 温州政策规定: 1。消费者在市区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按照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的50%给予地方补助,其中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每辆补助最高不超过3万元;微型纯电动汽车(轴距2000-2200mm)按照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的25%给予地方补助,每辆补助最高不超过1万元。 2。单位消费者购置的新能源汽车申请地方补助,须在本市运行,不得异地驻点营运。 3。单位消费者应是在市区注册登记的各类法人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申请补助车辆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作业类专用车除外)。 温州作为曾经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也是长三角地区的富裕城市之一,虽然近年来经济有所下滑,但民间财富的积累与汽车购买能力应该具有一定代表性。 从温州市的地方补贴具体条文中可以看出,其与国家补贴的互动性和关联性较强;对于微型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最高额度相应较低;对单位购置新能源汽车和营运的新能源汽车控制力度较强;对个人购买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不设任何门槛,持鼓励态度。 在国家政策尚未出台的前提下,且在国家政策可能要调整的声浪中,温州市率先发布2018年的政策,颇有一番意味,当然也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三:总结、回顾与展望 2018年具体的补贴标准到底如何执行还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需要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那么行业门槛会提高,洗牌会加剧,企业自然也需要更上一层楼才行。 截至2017年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步入高速发展阶段,技术和市场成熟度不断提高、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行业整体发展繁荣。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 2011 年的区区 0.82 万辆到 2017年的近80 万辆,市场规模年增长900%。根据《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为,到 2020 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 500 万辆,按此发展目标计算, 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 100万辆。 从车型来看,新能源汽车从最先跟进国家政策的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启动,市场主要以比亚迪的 秦(参数|图片)和 唐(参数|图片)为主,2017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预计将超过十万辆,占了绝对主导地位,可以预计在全球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行榜上也将稳居第一位。对于纯电动乘用车市场方面,除比亚迪、北汽集团、江淮汽车、上汽集团(荣威)以及长安集团等大型传统汽车集团外,其他生产企业主要以微型纯电动汽车作为其市场推广的主打车型,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微型、小型化特征较为显著。 我们同时还应该看到: 1,相较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尤指纯电动汽车,仍存在一次性购置成本高、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网点少等弊端,导致目前仍无法有效打开私人消费市场。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私人市场的消费,深圳、杭州、合肥等城市推出了适合本地发展需求的商业模式,即多采取租赁的方式进行推广,以降低购置成本和提升消费信心。但是汽车租赁不同于自行车租赁,相关法律及监管模式并不健全,车损及交通事故的后遗症问题依然较多。 2,混合动力模式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存在着比亚迪一枝独秀的现状,这主要得益于比亚迪公司早期竭力推进政府公关,取得了插电式作为新能源汽车认定门槛的优势,插电的门槛具有很大的排他性,阻碍了许多其它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参与检验和竞争,例如,没有任何补贴的前提下以13万左右的价格进入市场销售的丰田 卡罗拉(参数|图片)\ 雷凌(参数|图片)。到目前为止插电式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证明是混合动力新能源车的最佳方式,相反,以插电为门槛排他,阻碍了混合动力新能源车型在中国市场上的合理有效竞争,仅仅成为比亚迪等少数品牌的政策保护伞。 我希望,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包括混动、插电式混动、纯电、氢能源、燃料电池等多品类多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中国的汽车市场展开有序合理竞争,百花齐放,在市场的筛选下,比对出最节能、最环保、最具性价比、最适合中国的新能源方式和车型,而不是在早期政府政策划定下的少数车型一枝独秀。 我更希望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的听众朋友们在2018年能够心想事成,成为新能源车车主,免缴购置税,挂上自己心仪的新能源车牌,早日实现环保绿色出行的愿望。 本文来源【老柳说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