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为159.5%和157.5%。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呈现出在总乘用车中占比提升、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以及质量品牌快速提高的趋势。而据EV-Volumes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近65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08%。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多年蹒跚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渐从政策驱动向消费驱动型市场转型。但同样值得警惕的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歌猛进的势头下,大量涌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对汽车售后维修带来巨大的转型压力,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保人员,另一方面也对他们的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01 新能源汽车紧缺人才发生变化 早在2018年,汽车人才研究会就启动了新能源汽车三电人才研究,彼时该课题负责人陈丹表示,企业在三电人才领域最为缺乏的是中高端人才,各领域短缺人才不尽相同,集中在电池电芯及BMS研发、电池制造工艺工程师等领域。 经过几年快速发展,随着行业对三电人才的持续投入与培养,新能源汽车上游研发领域的人才短缺状况逐步有所缓解,但在下游后市场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引发大量的售后维保需求,使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人才成为紧缺人才,这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普遍问题。 美国全国汽车经销商协会曾表示,美国汽车市场中零售汽车行业每年需要约7.6万名新技术人员来填补预期的职位空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销售和售后人才缺口已达70万。在中国电池工程师年会暨电池产业链技术精英交流会上,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技术总监张旻昱推测,新能源汽车的售后人员,包括储能的售后、维修和定检人员的缺口,一年有10万人。值得强调的是,新能源行业人才紧缺呈现结构性紧缺,一是地域性紧缺,二是岗位性紧缺。 地域性紧缺主要集中在工厂一线人员。众所周知,汽车行业建厂不太可能在大城市,尤其基于占地面积大以及物流、安全、消防各方面的要求,一般选在比较偏远的地区,这属于地域性问题,决定了一部分人员不愿意去这种地方。 岗位性紧缺的原因在于,随着汽车产业发展链条越来越长,导致对人员的综合性要求更高,从产品到实操,需要从业人员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实操经验。产业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造成很多岗位出现了人才紧缺的情况。 据有关专家表述,目前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短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电池检测及维护技工短缺,传统汽车的维修技工无法满足电动车电气化检测、维护维修的需求;其次,充电桩故障维修技工短缺,充电桩专业人才市场呈现出井喷需求,充电桩安装、检验专业或将成为新工种;第三,大数据分析工程师短缺,新能源车相对于传统燃油车,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电池相关数据,但能够进行这些数据分析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 02 智能电动汽车对维修人员知识和能力提出新要求 随着汽车新四化转型以及核心技术升级,行业和市场对汽车检测、维修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燃油车除少量零部件系统涉及软件外,整体上仍以物理性质的机械形态运转。而现在新能源汽车是复合型的电池+电子产品,电池系统涉及到化学、电子、信息领域,电子控制系统则涉及到电子、信息领域,再加上现在新能源汽车上搭载更多智能网联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的维保需求也随之增长,因此对维修人员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 新能源汽车的内部结构与传统燃油车不同,使得传统燃油车的维修技师以往积累的技术经验,大部分已不适用。比如新能源汽车涉及的电压很高,现有的主机厂基本都规定从事该类维修保养的维修技师,必须要持有“电工证”才能上岗操作。汽修行业机电分离是老传统,而现在汽车产品越来越高级,智能化零部件被广泛应用,单纯的机电分离很难搞定高端车维修,机电一体逐渐成为主流。另外,新能源汽车以化学、电子、信息为核心的零部件检测维修,需要使用更为精确、严密、零差错率的检测工具和测量方法。 随着智能汽车辅助自动驾驶水平提升,售后技术人员还需要具备处理和掌握最新迭代的空中下载通信系统(OTA)、信息娱乐硬件、软件编程和发动机力学等能力,以及汽车计算机系统、先进传感和通信系统的技术。比如未来自动驾驶汽车配备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单目摄像头等大量传感设备,以感知和收集实时路况,因此在车辆维修中,应用在保险杠上的喷漆厚度必须仔细检测,否则会影响到组件内置的传感器和摄像机的灵敏度,进而影响行车安全。 可以说,在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双面夹击下,智能电动汽车维修人员面临双重挑战。维修人员需要具备机械维修、电子维修,信息系统维护检修,以及高级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系统检修等多重复合型能力。 03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评价势在必行 客户决定是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维修保养配套措施,但是目前掌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技术的人才缺口极大,给消费者造成极大的不便,将阻碍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普及。 而《中国汽车后市场维保行业白皮书》推测,2025年我国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催生274.6-549.2亿元的售后维保产值规模。这意味着,2030年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保产值将有望突破1000亿元。为迎接未来5-10年巨大的维保市场,汽车行业亟需创新改进维修技术和提高维修技师水平。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培训,主要分为生产厂家、职业院校、社会培训三大渠道。企业自身培养技师进度较慢,主要通过与部分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形式获取。但企业间培训标准要求不统一,培训成效有待提升。张旻昱认为,应当统一培训标准,提高技师水平,并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培训要成体系,评价是必要的。现在很多企业都有内部的培训机制、人才培养和晋升机制,但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差,迭代性有限,大部分企业缺乏标准化的人才培训和评价机制,她认为必须要做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和评价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应行业之需,汽车人才研究会正联合国内主要的15家整车企业共同开展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行业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建设工作,旨在建立汽车行业技能人才统一的行业标准,实现技能人才在企业间互认、在地域间互认,从而有助于技能人才的使用、培养、流动与共享。经过一年多的走访调研、大纲讨论、规范编撰、规范评审等工作,目前“规范”已经进入教材编写环节。 二是在产业集中地区,引入第三方,争取相应福利。有了人才培训和评价机制之后,通过行业人才评价的认可,企业可以跟地方社会保障机构争取相应的福利和补贴。比如,某些企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解决了地方一半的就业问题,那么这个职业在地方可以和政府争取相应的补贴政策。以江苏苏州市为例,紧缺职业的高级技师可获得4500元的补贴。 三是重点培养售后、维修、定检岗位人员。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保人才开展大量的培训工作,有的放矢,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岗位需求的问题和职业能力人员缺失的问题,这也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评价工作的一个拓展方向。 本文来源【汽车人才研究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