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驱动力是技术迭代,短期驱动力是产能或资本,两个力量互相作用,呈现螺旋上升的特点。 1)上游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尤其是碳酸锂价格在一季度加速上涨,算是锂电产业链上下游失衡与冲突的集中爆发; 2)受下游需求刺激,锂电企业自身产能利用率/良品率达到了上限,通过自身努力再难内生消化材料成本压力; 3)锂电池价格从局部开始逐渐涨价,通过下游客户来外生消化材料成本压力,但幅度及广度仍不及上游成本涨幅,价格传导不易且滞后; 4)近年锂电新增产能逐渐投放及潜在爬坡,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及潜在产能利用率不高叠加影响。 这些因素最终导致锂电企业毛利率下滑及盈利能力变差,并在一季度得到充分体现。 02 业绩盘点体现在财务方面,一季度,锂电行业几家典型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 宁德时代营业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154%,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99%,扣非净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42%,毛利率14.48%,去年同期27.28%。 国轩高科营业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20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45%,扣非净利润979万元,毛利率14.49%,去年同期24.96%。 孚能科技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317%,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05%,扣非净利润-2.97亿元,公司毛利率6.81%,去年同期3.89%。 可见,锂电企业营业收入受下游需求刺激均大幅增长,但毛利率总体下滑或较低,盈利能力较弱,其中材料成本上涨被认为是首要影响因素。 去年中至今年一季度末,碳酸锂涨幅约500%,氢氧化锂涨幅约400%,三元材料涨幅约130%,磷酸铁锂材料涨幅约220%,电解液涨幅约40%,负极材料和隔膜价格也略有增长。 尤其是锂资源价格在今年一季度大幅上涨,从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来看,赣锋锂业一季度营业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234%,扣非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956%,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67%和57%。 天齐锂业一季度营业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481%,扣非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1883%,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85%和53%。 在上游材料成本整体上涨的背景下,下游锂电池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也逐步涨价,磷酸铁锂电芯价格从约0.60元/Wh(不含税,下同)上涨到目前约0.90元/Wh,上涨约0.3元/Wh,涨幅约50%;三元电芯价格从约0.70元/Wh上涨到目前约1.10元/Wh,上涨约0.4元/Wh,涨幅约57%。 对比而言,电芯销售价格涨幅50%-60%,而四大材料成本涨幅90%-100%,电芯综合成本涨幅在65%以上。 总体上,电池成本涨幅大于电池销售价格涨幅,且电池价格上涨滞后,盈利能力自然受到冲击。 当然,由于各家企业在技术水平、产能利用率、产品结构、客户质量、供应链管理、议价能力等方面表现不同,材料成本上涨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会存在差异,头部企业抵抗能力相对更强。 03 未来走向本公众号一直强调,锂电行业的产业逻辑与光伏行业相似,有两个重要的驱动力,一个是长期驱动力,一个是短期驱动力。长期驱动力是技术迭代,短期驱动力是产能或资本,两个力量互相作用,呈现螺旋上升的特点。 理解这个产业逻辑,就可以总体洞察锂电行业发展的核心脉络。具体而言,基于目前的锂电产业格局,有五个趋向值得把握: 第一,材料成本的影响因素预计将不会变得更坏 影响一季度锂电企业盈利能力变差的因素,包括材料成本、产能利用率/良品率、价格创导不畅、新增产能逐渐投放及潜在爬坡等,其中材料成本因素确实居首。 但是,目前上游材料成本尤其是资源类价格已经大幅上涨,同时锂电企业已经向下游部分传导成本,加之锂电固定资产投资较重,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材料成本消化能力。 目前,下游电动汽车企业已经大范围涨价,部分储能电池需求已经与上游锂资源价格挂钩,产业链上下游仍在不断博弈以寻求平衡。但是,要指望短期变好,也不现实。 第二,产能利用率将成为下一阶段重要影响因素 近两年,锂电池产能增长迅速,固定资产折旧逐渐形成,这是材料成本之外另一重要的成本要素。 如果因为客户质量、销售价格、供应链管理、良品率、爬坡速度、产品结构等因素造成产能利用率不高,也会直接冲击企业盈利能力,尤其是在产能投资迅速转固的背景下。这个因素,现阶段尤其值得重视。 第三,锂电行业产能竞争已经拉开序幕,现阶段只能追求最低合理毛利率,很难谋求超额利润率 锂电行业初期确实“产能为王”,但规模效应是有限度的,突破某个阈值,边际效应递减。 从产业链上下游博弈的角度来讲,上游材料价格和下游需求方价格会一直变动到中游锂电池企业承受力(毛利率)的极限才会罢休,也就是只能有合理毛利率,不可能有超额毛利率。 市场经济就是这么残酷,没有情怀可讲。 目前,部分储能电池需求已经与上游锂资源价格挂钩,锂电企业价值向代工厂转变,正是这个趋向的外在表现。 第四,只有技术迭代也就是另辟新赛道,才能摆脱内卷困境,获取超额收益 锂电已经很久没有突出的技术迭代了。这会导致什么结果?技术路径不切换,现有技术路径下的竞争就越来越同质化、白热化,毛利率越来越低,没有超额利润,行业发展逐渐陷入沉寂,长期将变成一个传统制造业,这就是目前看到的趋向。 锂电行业迫切需要新一轮技术迭代,给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技术挑战旧势力,淘汰旧产能,创新者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奖励,并带动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激发更多应用创新,而不是死水一潭。 无论是特斯拉的4680电池,还是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无非都是想另辟路径。 第五,微创新也可以获得局部定价权,获得局部超额收益 大的技术迭代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有,但局部微创新可以不断涌现。 锂电池的产品特性涉及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次数、低温性能等众多维度,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材料、设备和工艺等方面实现,在现有技术框架下,每个维度或方面都具备持续创新的空间,这也是目前锂电企业主流的创新路径,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蜂巢能源的叠片电池,瑞浦能源的零台阶模切技术(SCL)等,无不如此。 微创新,无论是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次数、低温性能等任一维度的提升,或者是材料、设备和工艺等任一方面的改进,都可能在日渐庞大的市场需求及日渐丰富的应用场景中形成局部定价权,进而获得局部超额收益。 总之,现阶段的锂电产业,两大驱动力正处于交替状态,一方面长期技术迭代滞缓,另一方面短期产能投资扩张太猛,同质化竞争日渐激烈,产业链上下游充分博弈下行业陷入短期内卷之中,材料成本上涨只是外在表现,这种状态短期很难改观。 在这种局面之下,锂电行业总体将陷入最低毛利率水平当中,部分企业依托微创新等局部优势获得局部超额利润,个别企业甚至可能实现大的技术迭代进而走出困局甚至弯道超车,而部分企业则可能陷入同质化产能困境中不得自拔。 本文作者:Mr蒋静,来源:Mr蒋静的资本圈,原文标题:《锂电一季度盘点:长期技术迭代滞缓,短期产能对峙激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